子宮是孩子的宮殿,有着胚胎需要的一切,絶少缺少任何一環,其完美性難以人為複製。
觀察是幼教重要的一環,幼兒的一點一滴全是線索。
上天(大自然)安排的人類潛能決不是白紙。而人為的,對孩子來說才是一張白紙。
「成人首要任務就是關注環境。」——蒙特梭利《吸收性心智》
傳統教育利用考試排名競爭法去激發孩子學習動機,更令本來已承受着生活壓力的家長,集體患上「焦慮症」。
我們應把音樂藝術發展的機會留給孩子,不可將我們預期的成果強加給他們,這樣孩子才能享受此發展創造(教育)的過程,感受到音樂藝術的美。
夢見一天,香港教育能真正為學生服務, 研究人類怎樣學習,多參考科研(不是科技),汲取外國經驗,與各國交流活動……增加老師學習新知,顧及孩子的發展需要。
胎教的就是「教」胎兒吸收最複雜而又和諧的大自然,也就是要給胎兒透過母親,感受天、地、人之靈氣。
我們應做的教育是為了孩子的將來,而不是為了升上香港的小學這個單一的目標,重要是給小孩能力去迎接未來的挑戰。
男女都身體差勁、生活習慣混亂、日夜顛倒、飲食不周,又如何誕下健壯的孩子?
今天香港的遊樂場已不再是鍛鍊孩子的「好教室」。昔日的鐵鏈木板鞦韆、不銹鋼超高滑梯、氹氹轉、長木板鐵把手搖搖板、鐵鋼管組成的大立方體和水泥隧道,原來都是對孩子發展不可多得的設施。
中國教育部支持蒙特梭利教育在華發展,那就應該北上。但,我捨不得香港孩子!
請給予時間讓孩子年少時能憑自己自發積極的努力去壯自己,否則,日後家長成了老人家,孩子長大時就即是傷悲啊!
早睡早起的規律,能發展出日後的自律(自覺規律),更能把自律建構成自我管理(self-management ),自控能力,掌控能力得以呈現。
買棵菜都要貨比三家,看看是否貨真價實,但在資訊流通的今天,為何一些假教具、沒有認可資歷的老師、掛羊頭賣狗肉的教室仍然廣泛存在?
社會需要為孩子負責任,我們需要準備「善」的正常環境讓孩子健康發展才是。
幼教不是做給成人看的,是做給孩子日後用的。
謝謝當媽媽的特首。這是一切成功教育的始源。是「育」的德政,相信不到20年,定必見成果。
母親和孩子最基本的權益和福祉沒有了,市民怎麼敢生孩子?
尊重不單是語言上的禮貌,更是行為上的藝術。懂得尊重的人會是一個有內涵的人,思維及行為也是較高尚的人。
認清孩子所有發展所需,才能好好履行父母的天職,請多為孩子作思考,令本港小朋友的童年再現。
幼教的目的是培育人格,培養能力。但小學化後,幼教的目的竟是紙張作業?
老師尊重孩子,不強迫不催谷他參與團體活動,孩子就按自己的發展步伐融入群體,正常孩子自自然然就會如此,這是人的天性。
請耐心等候孩子生理、心理成熟,讓孩子自發處理,免卻一切負面過程而產生負面的影響。
世上沒有任何聲音美得過媽媽哼出來的搖籃曲,用口部發聲系統發出的旋律能令幼兒最能產生安全感及和諧感。
大部份園所只有幾天的適應期,家長可參考以下一些建議,與孩子共同邁向人生新的一頁。
幼兒是有權活在正常的環境,去過正常的生活來產生正常發展的。
現今某些新聞媒體愈來愈傾斜,幼兒儼然遭洗腦……
隔代育兒究竟對教育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當中過程對孩子的人格建立有什麼影響?
世界上最遲睡的孩子應該是香港孩子,有些不到20個月的小人兒,居然晚上11時才上床睡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