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5:47:17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玩物益志

科技創新和文化藝術有什麼關係呢?
作者:李大齊2023-08-29
第三代互聯網,之於藝術文化產業有什麼作用呢?區塊鏈相關技術對收藏家又有什麼好處呢?筆者覺得這些改變還是正面的,大家都需要認識。
為何傳承有序是國際拍賣市場的金科玉律?
作者:李大齊2023-08-22
歷史承傳最好就係知名收藏家或者名人企業家收藏過,有這樣的背書容易吸引眼球,因此受到資金追捧,拍出高價機會非常大。
香港欲成國際家族辦公室樞紐 和發展藝術品市場有什麼關係?
作者:李大齊2023-08-15
只有在市場進行買賣,才能夠體現藝術品真實價值,而一個繁榮的藝術品市場可以積聚財富。隨着科技發展,藝術品金融化、數碼化漸成趨勢,筆者建議港府完善藝術品買賣市場,也要提供其他專業配套。
藝術品能成為儲備資產嗎?實行起來有什麼問題要關注呢?
作者:李大齊2023-08-08
回顧歷史,國際儲備資產素來都是貴金屬和美元,它們都有存量稀少、不容易仿製、容易儲存、難以消失、搬運容易等特點。我們認知中的藝術品,如青銅器、書法書畫有同樣特性嗎?
收藏界朋友面對不獲承認的困擾
作者:李大齊2023-08-01
收藏屬於一種投資,並非一種隨意的玩意,愛好者在買入藏品時就應該考慮市場問題。一個專業收藏家應有全盤計劃,包括買什麼東西,要用多少資金,何時賣出,怎樣增加人脈資源和專業知識等。
春風大雅能容物──荷李活道文化區的歷史和吸引力
作者:李大齊2023-07-25
筆者希望在業界努力和政府支持之下,在不久將來荷李活道能夠成為一個文化街區,為本地人和遊客提供愉快的文化藝術體驗。
清麗其詞,端莊其品──千載才女李清照的跌宕人生和文學藝術成就
作者:李大齊2023-07-18
李清照出生於一個大時代,前半生享受北宋繁華,中年之後金兵南侵,靖康之難,國破家亡,人民流離失所。她的作品可以分開兩期,前期作品渴望愛情,寫好多少女心事,傷春悲秋,後期作品悽苦哀怨,物是人非事事休。
歡愉之辭難工,窮苦之言易好:千載詞帝李後主《玉樓春》的藝術風格和特色
作者:李大齊2023-07-11
李煜詩詞歌賦,音樂藝術樣樣精通,由於太子突然逝世,冷不提防隨即當上皇帝, 當時只有24歲。沒有經世之才和訓練,怎樣治理好國家呢?無奈造化弄人,把他放在一個不適合的位置,吃力不討好。
中國十大名畫神品之首──《清明上河圖》的藝術成就和憂國情懷
作者:李大齊2023-07-04
畫作名叫《清明上河圖》,我們每個字都認識,但又不是很確定什麼意思?有人說描寫清明節,也有人說是政治清明的意思,表示北宋民豐物阜,政治安定。筆者認為表示清明節比較妥當。那麽「上河」是什麼意思呢?
江山千里望無垠,元氣淋漓運以神──北宋王希孟《千里江山圖》創作過程和特色
作者:李大齊2023-06-27
這幅《千里江山圖》,筆者覺得王希孟有着非常高超的技巧,整幅畫布局均勻合理,鬆弛有度,用傳統斧劈皴和披麻皴,磊落分明,非常有氣勢。
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記國寶級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
作者:李大齊2023-06-20
黃永玉繪畫沒有受過正式訓練,他認為藝術沒有新舊技法之分,最重要是美,能令觀眾產生共鳴。傳統中國畫家使用毛筆,他則兼用其他工具。中國人喜歡留白,但他的作品畫面總是顏色繽紛,留白空間非常少。
無愁河的浪蕩漢子──記國寶級藝術大師黃永玉先生
作者:李大齊2023-06-20
黃永玉繪畫沒有受過正式訓練,他認為藝術沒有新舊技法之分,最重要是美,能令觀眾產生共鳴。傳統中國畫家使用毛筆,他則兼用其他工具。中國人喜歡留白,但他的作品畫面總是顏色繽紛,留白空間非常少。
中國藝術品金融市場的發展和挑戰
作者:李大齊2023-06-13
藝術和金融結合對普通的國民有什麼影響呢?筆者認為可以增加收藏品的認受性和流動性,增加收藏家的變現能力,相等於藏富於民。但是,現實有沒有那麼理想?
古董市場買賣的行規——買東西走漏眼能反悔嗎?
作者:李大齊2023-06-06
古董買賣是一個很特殊的行業,發展出很多行規,有些令我們大惑不解,我們做買賣的時候都要遵守。現今商業發達,法律比較健全,還存在這些潛規則合理嗎?我們應該保留它還是怎樣呢?
收藏投資和投資收藏的屬性與分別
作者:李大齊2023-05-30
收藏藝術品的出發點並不是賺錢,這是我一直堅持的! 我們收藏初心是什麼?我們收藏的出發點是什麼呢?為什麼要做藝術品收藏?
我國古董文物收藏的現象和未來發展方向
作者:李大齊2023-05-16
只有「以藏養藏」,才能令中國收藏事業走得久遠。最理想的情況是,新人早期收藏比較普通的物品,隨着經歷和認知慢慢增長,加上有適當渠道轉手,可以漸漸改善自己的收藏。
國際知名雕刻藝術家朱銘──藝術創作由心路和卓越貢獻
作者:李大齊2023-05-09
台灣國際知名雕刻藝術大師朱銘,四月22日因久病纏繞不堪受困選擇輕生,結束了85年的塵緣,但他的藝術和精神將永遠陪住我們繼續走很遠的路。
香港粵劇的歷史和傳承──寫在名伶白雪仙生日前
作者:李大齊2023-05-02
記憶裏,任白最後一次同台演出,是在1972年的「六一八雨災」籌款節目,由無綫電視舉辦。當年仙姐帶病演出,歌聲悅耳。這個世紀的任白同框,至今還令人回味,津津樂道。
香港成第二大藝術品交易市場 目前哪類收藏是風向標?
作者:李大齊2023-04-26
最近幾年,香港藝術品市場真的有不少轉變,譬如市場喜好、收藏群體結構等等。作為一個富經驗的收藏家,容讓筆者娓娓道來,給大家一個簡單介紹,讓大家收藏來得更得心應手。
深圳大芬油畫村──「中國梵高」趙小勇的世界名畫克隆藝術
作者:李大齊2023-04-18
深圳大芬油畫村是如何發展起來的呢?有政府規劃刻意為之嗎?歷史淵源來龍去脈是怎麼樣呢?有什麼標誌性人物創造歷史?現在情況是怎麼樣?將會到哪裏去?
古董收藏5步曲──投入收藏致勝之道
作者:李大齊2023-04-11
張宗憲先生是國際知名的古董商和收藏家,蘇州人出生於上海。現年90多歲還精神奕奕,神采飛揚,常常現身拍賣場以1號牌為人所認識。張先生縱橫古董藝術收藏界凡70多年,一生傳奇,有很多收藏理論值得我們借鏡學習
古物琳琅 氣韻天成──古董藝術收藏拍賣的幾個潛規則
作者:李大齊2023-03-29
收藏品「承傳有序」是最為重要的原則。這被認為是保障傳統收藏世家的利益,對普羅收藏家來講卻比較麻煩。
千年火氣退 一片水波光──論古董瓷器收藏鑑賞和鑑定準則
作者:李大齊2023-03-21
因利益驅使,現在很多魚目混珠的仿製品斯騙那些新入門或不熟悉的收藏家,令市場愈來愈混亂。懂得基本的古瓷鑑定知識,對收藏事業非常有幫助。收藏有什麼信條?又有什麼鑑定基本原則?
唐明皇與楊貴妃的浪漫愛情史
作者:李大齊2023-03-14
自古以來一國之君的感情生活是一般百姓熱烈探求的,其中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故事更是傳頌千古,現今還令人津津樂道!
唐三藏取西經:鮮為人知的趣事和不朽貢獻
作者:李大齊2023-02-28
玄奘西天取經給我最大的啟示是人貴立志,立志之後再用行動鍥而不舍去完成目標,排除千辛萬苦終於有所成就。我們人生不也是一樣嗎?
國際知名畫家齊白石的創作歷程和書畫特色
作者:李大齊2023-02-21
齊白石是一個了不起的畫家,他所有的作品都源於生活感悟,有童真和天趣,令人愛不釋手!
出藍寶色浮的元青花瓷──元青花幽藍神釆 發色濃艷令人神往
作者:李大齊2023-02-15
蒙古人作為馬背上的民族,驍勇善戰善騎射,「拐子馬」令人聞風喪膽。蒙古族人平時逐水草而居,天生豁達,豪邁爽朗的性格,這種民族性格特徵也反映到瓷器製作上。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峯青──我國胡琴(二胡)歷史演變和音樂特色
作者:李大齊2023-02-06
歷史上,二胡是一個被人忽略的樂器,地位低微。近百年來經過好多有心人的努力,其地位才得以提升。這些努力我們都應該肯定。希望不久將來,二胡作為民族樂器重要一員,更加發揚光大!
古董瓷器收藏家成長的心路歷程
作者:李大齊2023-01-31
收藏古董瓷器需要投入的資金可大可小。跟中小學生都可以參與的集郵不同,尤其是中國官窯瓷器所需的投資金額相當大,作為新手,我們應該怎麼入門呢?
舞蝶迷香徑  翩翩逐晩風──宋徽宗的藝術成就和汝官窯瓷器
作者:李大齊2023-01-23
宋徽宗藝術成就非常高,真天下一人矣!只可惜笙歌玩樂,荒廢朝政,任用奸人以至民不聊生,戰敗被俘受盡凌辱,否則他的歷史地位會更加高,更正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