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布多項鼓勵創科和資助高等教育的舉措,多間大學表示歡迎,認為可以保持香港在前沿科技領域的競爭力。

嶺大邁向香港復校60周年,啟動「嶺大60全球學者招募」,從全球各地招募超過60名傑出學者加盟,進一步鞏固大學的科研實力。

「蘇秀蓮展覽廳」命名典禮暨2024新春茶聚2月23日(周五)假香港珠海學院舉行,香港珠海學院校董會主席林廣兆先生並率學院中高管理層連袂出席此次活動。

科大2月22日(周四)舉辦傳媒新春團拜聚會,進一步介紹醫學院構思,以及在創新科技上的新項目和課程。

香港教育大學2月21日(周三)舉行新春傳媒聚會,重點介紹新成立的兩所學院,着重教育發展與創新、應用政策研究及教育未來,希望裝備學生面對21世紀的新挑戰。

梅彥昌校長表示已向政府表達城大有意進駐北部都會區,在北都校園設立研究院課程和特定學科,但不會搬遷整個校園至北都。梅校長認為內地有龐大資源,被問及城大(東莞)項目進度,他表示有待國家教育部批出相關牌照。

政府去年的《施政報告》提出在北部都會區發展北都大學教育城,衞炳江校長表示有興趣將部分或整個校園遷入北都教育城,透露去年8月已向教育局及教資會會面表達意向,期望北都校園交通便利、面積比現時更大。

胡曉明教授娓娓道出祖父輩自上世紀20年代起的故事,又述父親胡法光博士是如何憑藉專業知識,衝破重重難關,建立起自己的「事業王國」──菱電集團。同學們透過一個家族充滿溫度的傳奇歷史,獲得鼓勵與啟發。

老師和學生的全情投入,最後一同成就了看似不可能的目標。這場別開生面的「成人禮」,由辦學團體香港大學畢業同學會教育基金和屬下中、小一條龍學校合辦,小六學生經過近5小時的徒步,走了15公里抵達中學。

首屆全港中小學生寫作比賽「我為甚麼喜歡這一本書」正式開展,旨在培養校園閱讀及寫作氣氛,共同迎接香港首個「全民閱讀日」,即日起接受投稿,至2024年3月8日截止,冠軍獎金獎品逾五萬元。

「為資優學生提供的編程、密碼學及金融科技培訓計劃」旨在讓學生掌握與密碼學和金融科技相關的知識和技能。課程內容除了涵蓋區塊鏈、智能合約和數位資產等主要課題外,亦教授相關的數學和編程設計技巧。

隨着科技進步,理大酒店及旅遊業管理學院推出的大灣區旅遊需求預測平台將為業界專業人士和學者提供創新見解和指導,有效地將海量數據轉化為可實踐的資訊,幫助他們作出明智決策,實現價值最大化。

葉教授提到,科技進步極大地改善了人類的健康狀況,但老年人依然面臨諸如阿爾茨海默症等疾病的風險。對此,她倡導推動「全民腦健康」,加強對大腦健康的研究,從而降低長者患神經退化疾病的風險。

為響應教育局呼籲學界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香港都會大學將投放逾1000萬港元,推行為期3年的學生精神健康普及計劃,加強學生對精神健康的認識及關注。

作為國家規劃,一帶一路倡議和粵港澳大灣區正改變香港年輕人的未來機遇。為協助學生盡早掌握當中情況,定下目標和裝備自己,帶路先鋒已連續6年舉辦綜合能力比賽和外訪東南亞絲路之旅,獲得學界支持和口碑。

CDIA表揚了超400家企業和機構,以表彰他們長期支持青少年職業發展,通過「Y-WE我才有用青少年工作體驗計劃」,為香港基層青年提供寶貴的職業體驗和指導,協助超過2,500名年輕人確認職業路向。

理大研究團隊秉持創新精神,研發出一系列色彩管理技術,包括六色 RGBACL燈光模組和智能混色控制算法,能有效提高 LED 照明系統的色彩呈現。技術已獲國際知名影視燈設備開發商及在多齣荷里活電影中採用。

香港都會大學舉辦首屆「都大Hackathon」活動,都大副校長(研究及學生發展)郭予光教授表示:「我們的目標不是設計新軟體,而是希望學生用結構性的思維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的創造力。」

香港中華職教社1月12日在港島香格里拉大酒店舉行成立典禮暨晚宴,現場貴賓雲集,政務司司長陳國基擔任主禮嘉賓及致辭,期望未來為香港社會和國家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

都大35周年發展里程上承載著同學、校友和職員的無數珍貴回憶。大學將繼續致力營造多元多采的環境,促進師生的發展,同時持續革新,開拓新領域,配合社會所需開辦具競爭力的專業課程,以培育相應的專業人才。

中大醫學院最早「由一塊小小的荒地及幾個貨櫃箱改裝而成的課室開始」,經過40年默默耕耘,現已躋身全球頂尖醫學院之列,臨床醫學和護理學學科在亞洲排名首位,全球排名中也取得傲人成績。

嶺大校長兼韋基球數據科學講座教授秦泗釗教授歡迎姚新教授加入嶺南大學,他表示:「嶺大致力吸納世界知名的學者加盟,以姚教授對教學的熱忱,加上他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卓越成就,我們期待他將人工智能結合博雅教育。」

香港珠海學院周三(1月10日)宣布設立香港高等教育學府首個茶文化交流室,藉此在香港開展宣揚中國茶文化。

1985年創辦的明愛專上學院獲批准升格為大學,英文及中文名稱分別為”Saint Francis University”及「聖方濟各大學」,是香港首間天主教大學。

香港浸會大學宣布成立「生命科學成像中心」,希望透過多項先進的腦部成像設施,支援不同範疇的學術人員,將尖端設施轉化為具影響力的研究項目,開拓知識創造新領域。

2023年度中國歷史人物選舉主題環繞藝術動能,以「怡情審美,永續動能」為思考方向,由專家學者推舉5位歷史人物。選票首次突破10萬,結果由王維以36009票高票當選2003年度中國歷史人物。

繼中大前副校長及秘書長吳樹培兩度發出聲明指責遭解僱前從無申辯機會,以及校董會與個別校董言論存在事實落差後,中大校長段崇智教授首度就事件開腔,感謝吳樹培多年來對中大的貢獻,並祝願他未來一切順利。

防止虐待兒童會前主席雷張慎佳表示,強制舉報者在保護兒童方面往往發揮着關鍵作用,因為他們是第一個看到或被告知有的兒童被虐待跡象的人,「政府必須帶頭解決一直對兒童生命構成威脅的問題」。

透過這樣的國際交流和合作,香港四所領先大學不僅為本地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海外學習機會,也進一步推動了校園的國際化,加強了與世界各地高等教育機構的聯繫,助力香港成為國際專上教育的重要樞紐。

研究發現大專學生理財能力較低,受訪學生的平均理財能力分數為12.7分(滿分為21分),比21年的分數低,反映他們的理財知識、行為及態度均有改善空間。大專院校應為學生提供更多適切的理財教育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