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0名來自全港不同學校的中四至中六學生,參與為期3天的財商領袖計劃,聆聽商界、政府、大學科研機構各界別精英領袖分享人生及工作經歷。

耀中幼教學院校長袁海球教授表示:「我們很榮幸能與香港政策研究所合辦此大灣區首屆幼教高峰會。透過聯動中國及世界各地幼教專家,我們期望促進交流不同觀點,促進大灣區及其他地區高質量幼兒教育的發展。」

Clarence Chen的成功故事展現了他的勤奮努力、出眾才華和志在必得的恆心決心,而他對學業的執着追求、對夢想的全力以赴,也體現了潮汕人堅韌不拔的意志、拼搏吃苦的精神。

被譽為技能界奧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賽,將於今年9月在法國里昂舉行,香港代表團派出歷來最強陣容,由38名技能精英參與33個比賽項目,與各地年輕選手比拚專業技能。

香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協會和平中心將於8月24日,假香港交易所舉辦教育的未來論壇2024。今屆論壇主題是「家庭教育與傳承」,以響應近期港府加強推動家教家風建設,以及發展香港成為領先的家族辦公室樞紐。

為發掘中學生對科研的興趣,理大今年成功舉辦第四屆青少年研究指導計劃,讓高中生在理大學者的指導下參與研究項目。今年計劃有約70位來自不同學院及學系的學者參與,並取錄了180名來自58間中學的學生。

香港樹仁大學傳訊及公共事務處致力推動「數碼人文,博雅教育」的發展,配合「策略發展計劃 2026 – 2030」進一步提升大學在全球的影響力。

大學聯合招生辦法(JUPAS)8月7日放榜,中大取錄了3位超級狀元(7科5**)及2位狀元(6科5**),香港大學則錄取了4位狀元,香港科技大學錄取了1名超級狀元。

特首在這問題上很難不介入,因為校委會主席職位是由特首任命的。王沛詩與張翔是上屆政府時期獲任命,與現任特首無關,這令他更能公正地處理兩人的去留。

基礎數學一直在推動科技創新上扮演着關鍵角色,發展潛力無限。是次旭日慈善基金的捐款,將扶助四所頂尖大學培育相關領域的人才、促進學術交流並推動國際協作。

香港珠海學院周四(7月25日)舉行「恭賀2024榮譽授勳校董及支持賢達祝賀會」,慶祝學院校董會副主席李焯芬教授和林樹哲先生,獲政府頒授最高榮譽的大紫荊勳章,以及捐贈人黃志祥先生獲政府頒授金紫荊星章。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舉辦年度薈創點創業比賽,鼓勵學生積極創新,並將創意融合所學知識付諸實踐。透過活動展示創新研發成果,並與業界人士交流,積極擴展營商網絡。

今屆香港中學文憑試(HKDSE)有8男2女成為狀元,即考獲6科5**及公民與社會發展科達標。其中8人是超級狀元,即是在數學延伸部分亦取得5**,人數為歷屆之冠。

青少年發展企業聯盟(CDIA)今年為超過650名基層青少年提供工作體驗機會,CDIA主席陳龔偉瑩說:「長遠而言,期望政府考慮將工作體驗計劃納入學校的正規課, 讓學生先行確認自己的興趣、強項和職志」。

香港書展期間,新雅出版逾100種精彩新書,當中重磅之作是由三國歷史權威陳萬雄博士為提升學生跨學科閱讀效益而策劃的《圖說三國演義》(原著節本)系列等,還有哪些書籍?一起看看吧。

文憑試放榜在即,香港理工大學繼續提供多元課外學習資源、特色入學計劃和獎學金,並新增多項本科及研究生課程,吸引頂尖學子入讀。

-

赤柱聖士提反書院助理校長鄞學研說,學校給與同學廣闊空間及自由度選擇自己喜歡走什麽路,由中一開始可以作各種嘗試,考獲最好成績的同學不一定只選擇修讀專科,也會按自己的興趣選擇城市研究、建築及地理等。

今年5月,港大經管學院爆出有學生使用假學歷提交申請研究生後,展開全院調查。蔡洪濱提到,一些學生以為只是透過包裝學術經歷、寫申請文書等手法讓自己能獲錄取,但亦有部分學生和家長知情,甚至主動參與造假。

青少年成長有很多不同需要,雖然工作體驗只是其中一部分,但這一部分對建立他們的人生職業志向,發掘興趣、潛能和強項非常重要。

隨着人工智慧(AI)技術的日益普及,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和解決問題能力變得更為重要。今屆「賽馬會運算思維教育計劃」(CoolThink@JC)頒獎典禮首設「傑出助教」獎項,而表揚老師和學校的貢獻。

是次比賽總計有來自89 間中小學超過 800 位學生報名,共 191 隊參賽隊伍參加,反響熱烈。通過應用程式的構建,學生們展現了良好的觀察力和對國家歷史文化的深入理解。

「HK Tech 300」是由香港城市大學(城大)舉辦的一項大型創新創業計劃,以「創科無限 引領未來」為主題,藉此協助有志創業的城大學生、校友、科研人員,以及其他人士成立初創公司,開展創業之旅。

最新U.S.News最佳大學排名公布,中大排名全港第一,其次是港大,本地大學還有香港理工大學(第67位)、香港城市大學(第79位)打入全球最佳大學排名百強,香港科技大學則躋身105強。

嶺南大學(嶺大)與合生教育慈善基金簽署捐贈協議,獲得一億港元捐款支持。簽約儀式於6月17日舉行,嶺大校長秦泗釗教授與合生教育理事湯濤院士代表簽署協議,捐款將用於成立大學發展基金。

戴校長對建設教育強國的思考,其實也適合思考香港本地的教育發展,尤其是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重視和持續教育方面。隨着人口高齡化的趨勢持續,終身學習的需求只會不斷增加,建立具認受性的學歷認證體系正是時候。

國際學術網站Research.com 2024年度全球學者排名,評選的26個學科,香港大學有12位學者晉身各領域前100名優秀科學家之列。

6月14日(周五)粵港澳同一堂課·愛國主義教育(幼稚園)交流研討活動在佛山市舉行,粵港澳三地學前教育工作者同台交流,如何以中國傳統節日文化為載體,促進幼兒愛國情懷萌芽的實踐經驗。

港大校政風波發生後,校長張翔及校委會主席王沛詩首次一同出席港大活動,從港大發放的大合照可見,張翔與王沛詩站在一起合照,王沛詩面露笑容,張翔則比較嚴肅。

科大榮膺THE大學影響全球36位,科大副校長(大學拓展)汪揚教授對此表示:「面對現今日益複雜的挑戰,我們需要跨院校和跨學科的合作,推動全球智慧及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