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周節目,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會介紹比利時的魯汶天主教大學(法語)。這是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距今已有近60年歷史。於16世紀,許多著名學者在這所天主教大學任教,包括著名的人文學者伊拉斯。

中大經濟學系主任宋錚教授指出,隨着地緣政治局勢愈來愈嚴峻,香港須幫助中國重新融入世界,電子經濟便是一個切入點,而香港也要多培養經濟人才,研究不同問題。

本周節目,香港城市大學郭位校長會介紹比利時的魯汶天主教大學(法語)。這是現存最古老的天主教大學,距今已有近六百年歷史。於16世紀,許多著名學者在這所天主教大學任教。

本周節目,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會到訪新加坡國立大學。這大學不但為新加坡培育大量領袖和行政人才,也為該國經濟騰飛作出了重要貢獻。它在教學與科研方面都成就卓越,現已成為馳譽全球的頂尖大學。

香港大學謝仕榮衛碧堅基金教授(數學)及數學系講座教授莫毅明,剛獲選為陳嘉庚科學獎數理科學獎2022年度得獎者,以表揚其於數學科教及研究的傑出成就。

本周節目,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會到訪巴黎綜合理工大學。它是一所世界級的科技大學,由五所著名的法國工程學院合併而成,匯集了這些頂尖學院在過去兩個世紀以來在專業知識和研究方面的成果,致力於教學和科研。

香港城市大學校長暨大學傑出教授郭位12月3日獲台灣的管理科學學會頒贈管理獎章。

恒生x惠理學界精英ESG挑戰2023的第一輪在2022年12月2日正式完結,八隊隊伍獲選進入比賽的終極挑戰。他們參加了一系列由恒大ESG研究中心舉辦的活動和培訓。

本周節目中,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將帶領觀眾訪問一所超過一百年歷史的台北市立建國高級中學。這所著名中學崇尚自由學習的風氣,重視訓練學生獨立和自由思考,不僅在校學生成績優秀,校友中更是名人輩出。

一年一度的兒童發展配對基金「聖誕頌歌節」將於12月11日(周日)正式開鑼。這次聖誕頌歌節是3年前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第一次再度全面以現場實地頌歌表演形式進行。

為期3日的第12屆「學與教博覽」11月7日早上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揭幕,邀請到逾470位本地及國際教育專家主持逾270場主題演講、公開示範課、研討會和成品展示會。

本周節目,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會到訪溫哥華的西蒙菲莎大學,大學重視社區參與,將社會發展的需要融入研究與教學之中。大學更致力於綠色科技、再生能源和可持續發展的研究。

香港教育大學學校協作及體驗事務處為非教育學士課程學生主辦「教育‧拓新」實習計劃。協助學生提早適應職場生活、裝備自己的軟實力及增長見識。為他們的生涯規劃增多更多的可能性。

多年來積極推動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教育發展的田家炳基金會,將於12月13日假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辦教育論壇,邀請朱經武、李焯芬教授進行主題演講,並邀請香港9間大學校長、副校長進行專題討論。

本周節目,香港城市大學校長郭位教授會與觀眾到訪以色列理工學院,一間以科技研究聞名的大學。學院被美國康奈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邀請合作,在紐約開辦創業新校區項目,將教學與創業結合

2022未來科學大獎公布得獎名單,由李文輝教授、莫毅明教授和楊學明教授分別獲得生命科學、數學與計算機科學和物質科學年度大獎。各人獲取獎金100萬美元。

香港科技大學今天舉行第五任校長葉玉如教授的就職典禮暨第30屆學位頒授儀式。

郭位校長繼續帶觀眾去到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訪問有600多年歷史的維也納大學。

香港城市大學位於大埔林村的農場今天(11月16日)正式啟用,標誌城大在促進動物醫學、健康一體化、保障公共衞生及倡議動物福利方面進入另一里程。

郭位校長帶觀眾去到歐洲音樂之都維也納,訪問有600多年歷史的維也納大學。

香港大學於世界大學排名權威《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U.S. News and World Report)雜誌最新公布的2022至2023年全球最佳大學教育及教育研究學科排名第一。

香港大學榮休教授程介明對DAE的設立表示歡迎。他認為隨時代轉變,學生的前路不應只靠學術成績一條獨木橋,希望DAE能夠為青年人和在職人士開闢新天地。

近年全球教育模式近年急速轉型,漸趨數碼化,「學與教博覽」踏入第12屆,今年博覽將聚焦元宇宙於教育的應用、身心靈健康、價值觀教育、人工智能與運算思維教育、數碼技能與素養等。

學校領導及教師均認爲提供專業發展和其他促進機制的校本策略以增強電子學習效能、學校協作文化和社區支持,均屬幫助學校應對新常態挑戰最有效的方法。

浸大傳理學院新聞與社會研究所主任、黃應士傳媒倫理操守教授陳景祥教授表示,調查結果反映香港新聞工作者普遍不贊成訂立反不實資訊法,他們更希望通過推動傳媒素養教育來抵禦不實資訊。

教育局早前公布了更新的《香港學生資訊 素養》學習架構,又與新聞教育基金合作發展相關教材,希望培育學生媒體和資訊素養的方法。

改校徽事件明顯是不按程序,也不尊重大學的諮詢架構和持份者。從我的痛苦經歷,大學高層不能「約之以禮」和不依大學政策辦事也見怪不怪,只能說管治的問題比我想像的更嚴重。

教評會認為,本港基礎教育一向處於高水平,課程多元又國際化,對國際及內地專才有吸引力。教育局可增撥資源給予收取優才子女的學校安排適應課程給這些新來港的學生。

秦泗釗教授表示:「嶺大以其全人教育體系、輝煌悠久的高等教育歷史和在數字時代領先發展的決心而享譽社會。我很幸運也很自豪能被選為下一任校長,與所有嶺南人一起發揚傳統,在世界高等教育舞台上邁上新台階。」

中大與中大(深圳)將合辦全港首個讓學生於兩地校園修讀的雙主修課程。學生將修讀跨學科數據分析課程,及在指定學術範疇中選讀由中大或中大(深圳)開設的課程作為另一主修,並於兩地校園上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