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見專訪

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在香港辦博雅大學有何機遇與挑戰?香港高等教育如何更趨國際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22
相隔9年多,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再次接受灼見名家專訪,透過多年校長經驗,再思辦博雅大學的機遇與挑戰,以及自評在嶺大有何建樹。一起聽聽鄭校長的分享。
潘智生教授:垃圾圍城 香港將無地發展? 有新技術可「再生」堆填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8
香港人出名「精明消費」,但也製造了巨量的都市廢物。眼見香港面對垃圾圍城的危機,本社訪問了香港理工大學土木及環境工程學系系主任潘智生教授,就如何解決垃圾問題發表自己的看法。
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進一步推廣粵劇文化──專訪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陳家愉博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17
香港都會大學(都大)何陳婉珍粵劇研藝中心將於8月19日成立,志在進一步推廣粵劇文化,未來將透過與香港粵劇藝術團體的合作,推動粵劇發展。本社特別專訪都大人文社會科學院副教授陳家愉博士暢談成立過程。
現在是香港科研環境30年來最好時刻──專訪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9
30年前,葉玉如成為香港科技大學生物系講師,當年香港的科研環境相對落後,氛圍不足,科研政策及資助跟不上,但今天葉玉如校長滿有信心,「年輕人投身科研一定大有可為,因為現在的創科條件是30年來最好的。」
垃圾圍城 香港堆填區還可以撐多久?──專訪香港理工大學潘智生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眼見堆填區即將飽和,港府近年實施「減少堆填,盡量焚化」的方針,但按已規劃的焚化爐處理量,遠遠未能滿足每日處理逾萬噸的廢物的目標。
文効忠教授:如何打造「港版矽谷」成全球科創人才宜居地?十四五規劃對本港提速科技產業有何啟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8
新田科技城將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計劃,港府能否攜手大灣區將其打造為「港版矽谷」,成為全球科創人才的「綠洲」?一起聽聽香港理工大學理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的分析。
文効忠教授:美嚴控敏感技術出口 令香港科研寸步難行? 產業龍頭擔心新田科技城淪為地產項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4
新田科技城將是北部都會區的核心計劃,它將如何影響香港的創科發展?政、商、學怎樣在中美關係緊張的情況下展開合作?一起聽聽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分析。
入職三十年慶的美好時刻──專訪香港科技大學校長葉玉如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1
1993年當年今日(8月1日),葉玉如博士第一天來香港科技大學(科大)履新生物系講師,一晃眼30年過去。本社獨家專訪葉玉如校長,回顧這段美好時光、分享創科發展趨勢、香港作為國際創新科技中心的未來展望。
潘毅教授:為何年輕人大嘆精神貧窮?解構青年生活形態 上一代如何理解他們渴望自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31
年輕人的前景渺茫為人詬病,這屆政府積極改善青年政策,到底有沒有成效?先來聽聽著名社會學家、香港大學社會學系榮譽教授、嶺南大學文化研究系講座教授潘毅博士分享她的青年問題研究結果。
杜淑婉、楊向杰、楊耀忠:私校在香港教育史上擔當什麼角色? 萃華英文書院師生星光熠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7
萃華英文書院由鄭明韜、杜淑婉伉儷於1972年創立,共有5個分校。那麼私立學校在當時的香港起到了什麼作用?又有哪些名人出自此校呢?書院杜淑婉校監、楊向杰老師、楊耀忠老師一起回憶往昔,由校友文灼非主持。
杜淑婉、楊向杰、楊耀忠:萃華英文書院在70-80年代為何雄踞香港私校市場?怎樣吸引優秀人才擔任五校老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6
萃華英文書院於1972年創立,以其獨特魅力吸引大量人才擔任教師,培養出了許多優秀人才。書院杜淑婉校監、楊向杰老師、楊耀忠老師一起回憶往昔,由校友文灼非主持。
香港創科怎樣做?|怎樣把新田科技城建成一個嶄新優質生活圈──專訪文効忠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5
國際高科技人才難求,香港需要完善新田科技城的條件,才能在爭奪人才戰脫穎而出。此外,如何保育新田原有文化和環境也是值得大家關注的議題,理大文効忠教授特別接受本社專訪,分享他對科技城規劃成宜居地的見解。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在台灣警校為什麼要用真刀訓練? 美國黑水基地為何邀請我教特種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4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講述了自己的授課經歷。外國教學與平時有何不同?台灣第一支特警部隊是如何訓練的?一起聽聽盧文錦師傅分享。
香港創科怎樣做?|劃燃創科引擎 新田科技城迸發經濟新動力──專訪文効忠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0
2023年的《財政預算案》中提及「南金融,北創科」政策綱領,但在創科發展上卻被人詬病欠缺焦點。本社為此專訪香港理工大學工程學院院長文効忠教授,今日率先刊登他對香港創科發展的機遇及挑戰的看法。
香港珠海學院校委會主席徐立之、副主席黃景強、校董陳萬雄、Jane Zhang:徐立之赴美留學為何與珠海有關?三位專家為什麼在珠海無償做義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6
香港珠海學院歷史悠久,能發展至今,有賴校董們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無私奉獻,「智珠驪探」第三集特別邀請到徐立之教授、黃景強博士、陳萬雄博士,分享他們十多年來無償擔任校董的珠海情緣。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準為何鼓勵我放棄台灣軍階教詠春? 影星徒弟何宗道怎樣一炮而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1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繼續憶述葉問在生時軼事。他是如何以寡敵眾?家庭及晚年生活又是如何渡過的?一起聽聽盧文錦師傅分享。
情誼深厚志同道合 義務奉獻緣聚珠海──香港珠海學院校董兼校務委員會主席徐立之教授、校務委員會副主席黃景強博士、校董陳萬雄博士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1
香港珠海學院歷史悠久,能發展至今,有賴校董們及各界人士的支持和無私奉獻,「智珠驪探」第三集特別邀請到徐立之教授、黃景強博士、陳萬雄博士,分享他們十多年來無償擔任校董的珠海情緣。
曾繁光醫生:怎樣做好精神病健康教育消除歧視?香港少數族裔精神健康受忽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8
不少人談起精神病神色大變,更有甚者因逃避而延誤病情,認識精神病消除歧視方面我們需要怎樣做?一起聽聽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的分享。
黃錦輝教授:生成式人工智能會出現什麼版權爭議?數據私隱為何容易被忽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6
「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AI)炙手可熱,應用前景極為廣泛。那麼,什麼是人工智能呢?這對未來的創作環境又會有什麼影響呢?
中美大國博弈 香港經濟如何突圍──專訪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3
香港經濟能否突圍,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認為要留意中美關係,中美關係短期內不會改善,長遠來看,中美博弈結束只會有兩種情況,一是美國將中國打垮,二是接受中國,但這個過程會很漫長。
蔡宗齊教授:英語世界如何正確閱讀中國詩歌?為何用播客和視頻推廣中國文學會大受歡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1
嶺南大學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兼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主任蔡宗齊博士接受本社專訪,分享他多年來致力推廣西方社會正確閱讀中國詩歌及文學的心得,以及這種想法的源起。
邁向博雅大學 建立文化仍任重道遠──專訪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9
嶺大堅持博雅教育,對教學質量和任務有一定要求,是必然和必須的。鄭校長表示,他到嶺南之後有否建樹,留待同事批評和評價。但他自承,這10年間在改革規章制度、人事管理等方面初見成效,唯在質量文化上仍須努力。
十年校長生涯最難忘的時刻──專訪嶺南大學校長鄭國漢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6
本社日前獨家專訪即將榮休的嶺南大學鄭國漢教授,從10年校長生涯的回顧、博雅教育的看法、嶺大新發展、大學愈趨政治化的觀察乃至中美角力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等皆有觸及,今日率先刊登他最難忘的兩次政治事件。
校董會永遠榮譽主席江可伯、主席林廣兆、副主席李祖澤、校董潘燊昌、Jane Zhang:香港珠海學院命名有何典故?校名透露了創辦人什麼心思?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6
香港珠海學院經歷私立珠海大學、珠海書院、珠海學院,如今即將回歸創始的珠海大學之名,75年走來實非不易。本集「智珠驪探」將分享江氏家族傾力創校、後繼者承辦學院的珍貴往事與家國情懷。
珠沉滄海惕勵璀璨 家國情懷圓滿香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1
香港珠海學院經歷私立珠海大學、珠海書院、珠海學院,如今即將回歸創始的珠海大學之名,75年走來實非不易。本集「智珠驪探」將分享江氏家族傾力創校、後繼者承辦學院的珍貴往事與家國情懷。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葉問第二任妻子與第三個兒子軼事 香港兩場打鬥如何以寡敵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1
葉問外甥盧文錦師傅繼續憶述葉問在生時軼事。他是如何以寡敵眾?家庭及晚年生活又是如何渡過的?一起聽聽盧文錦師傅分享。
揭示精神病病因 運用情緒管理 打造正向家庭教育──曾繁光醫生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3
為了贏在起跑線,許多家長忽略了家庭教育也可能導致孩子罹患某些精神或情緒病。研究指出,用較苛刻的方法教育小孩,反而可能會讓他們有較高機會患上精神或情緒疾病。
英語世界如何正確閱讀中國詩歌?──嶺南大學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蔡宗齊教授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3
嶺南大學利榮達中國文學講座教授兼環球中國文化高等研究院院長主任蔡宗齊博士接受本社專訪,分享他多年來致力推廣西方社會正確閱讀中國詩歌及文學的心得,以及這種想法的源起。
認識精神疾病 加強支援與關顧 讓患者走出陰霾──曾繁光醫生專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1
連串與精神疾病有關的社會事件,揭示了香港對精神健康支援與教育不足,著名精神科醫生曾繁光表示,公共精神健康教育要旨在於讓每個人認識精神疾病及自己的精神狀況,變相當發現自己或身邊人出現問題時能盡快求醫。
楊孫西:創業之路如何邁向成功?「珠」聯璧合攜手傳承茶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0
香港珠海學院成立75周年,香江國際集團董事長楊孫西博士是著名校友之一,第二集《智珠驪探》繼續請來楊博士漫談他的個人奮鬥史,以及如何發揚中國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