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 Mar 29 2025 19:29:0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灼見專訪

趙雨樂博士:為什麼特朗普選戰形勢大好? 為什麼馬斯克全力為特朗普站台?選戰後中東與俄烏戰爭會否升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1-04
博彩賠率顯示特朗普選戰形勢大好? 為何馬斯克全力為特朗普站台?選戰後中東與俄烏戰爭會否升級?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分析。
趙雨樂博士:自民黨失國會控制 石破茂或成日本最短命首相?為何日本金權主義積習難返? 國民因何對經濟低迷怨氣衝天?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1
日本執政自民黨失去國會多數議席。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分析,為何日本金權主義積習難返? 國民因何對經濟低迷怨氣衝天?
十周年專訪|譚新強:國家發展不是炒出來  市場分配資源效率最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1
「一個國家的發展不是炒出來。」對於中央在國慶節期間祭出「放水」大招,譚新強並不以為然,他相信市場仍是最佳分配有限資源的方法,效率遠遠高於計劃經濟。
十周年專訪|陳坤耀教授:提升大國實力有兩大基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30
國家推行的新質生產力戰略到底是什麼?經濟學家、嶺南大學前校長陳坤耀教授用最平凡的語言去解釋這個涵義深遠的國家戰略:「就是說用10個人去做20個人甚至30個人的事情,實現人力質的躍遷。」
十周年專訪|唐英年:致力打造西九為文化藝術創意產業中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9
唐英年表示,「香港作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定位已相當清晰,其中一個標誌性的發展就是西九。我一直相信文化藝術有朝一日將成為我們的主要產業之一,亦能夠吸引年輕人去參與這個行業。」
術數名家文相濡:看特朗普、賀錦麗八字 誰更有勝算? 兩個副總統人選誰更有運? 白宮卦象預示整個班底會更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9
即將舉行的美國總統選舉特朗普捲土重來,賀錦麗代拜登為民主黨披甲上陣,究竟誰可以入主白宮,術數名家文相濡從風水命卦、兩人及其副手八字詳細分析後,指特朗普可以重返白宫,聽聽他怎樣說。
許楨:政府對公屋戶補貼太多 社會資源分配嚴重不均?如何適當安排公屋老人戶歸還住所 讓有需要住戶使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9
加快市區公屋重建,能夠根治劏房問題?中港房產資料庫連通,能有效打擊濫用公屋資源?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10周年專訪|識變求變 李慧琼:善用香港優勢 集聚高端人才拼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3
三中全會後首份《施政報告》已於10月中公布,全國人大常委李慧琼認為,如何帶領香港拼經濟,是特區政府在由治及興的新階段下重中之重的任務。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說,香港好,國家好,經濟成果人人都可以受惠。
尹達剛廚藝大師x溫愛詩醫學博士:2024紅樓非夢讌載譽歸來 曹雪芹如何構思大觀園美學養生盛宴?(第一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3
本社即將舉辦「紅樓非夢讌」,重現文學經典巨著《紅樓夢》中描述或提及到的點心、菜式,甜食、飲料。由中國飲食文化大師、香港紅樓夢學會會員尹達剛師傅呈獻。一起聽聽他和溫愛詩中醫博士對談,構思養生盛宴的想法。
10周年專訪|中美角力 資金何去何從? 陳繁昌教授:現在是投資中東良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2
陳繁昌教授指出整個灣區,包括阿聯酋、卡塔爾等產油國,早就意識到世界對石油的需求將逐漸減少,目前的經濟模式不可持續,所以紛紛轉型發展再生能源相關產業,像中國一樣,走上改革開放之路,大家都看好這個大市場。
許楨:何以全世界城市都有劏房現象? 香港劏房呎租高於正常租盤五成以上 為何仍供不應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1
何以全世界城市都有劏房現象?香港劏房呎租有高於正常五成以上,為何仍供不應求?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
10周年專訪|中國放大招救市 單偉建:政策空間足夠大  斥數萬億也有餘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21
9月中,中國政府推出自2007年以來最重磅的刺激經濟方案,最新傳出的是中央擬於發行超長期國債6萬億元人民幣,私市股權投資基金太盟投資集團執行董事長單偉建接受訪問時表示,中國較很多國家有更大的政策空間。
趙雨樂博士:世界大亂 特朗普MAGA主義能否擺平紛爭? 烏克蘭、中東戰火持續 中國如何斡旋調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8
一起聽聽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分析,為什麼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被看高一線?未來的總統怎樣面對中東兩難局面?
麥萃才教授:香港資產管理業務為何指日可取代瑞士?金融業分項計算 香港為什麼比新加坡更優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13
數以千計家族辦公室在港成立,有助提升香港地位?為什麼金融業分項計算 香港比新加坡更優秀?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麥萃才教授:在美國打壓下 香港對國際投資者為何仍具吸引力? 新加坡哪些方面無法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9
在美國打壓下,香港對國際投資者為何仍具吸引力? 新加坡哪些方面無法取代香港金融中心地位?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麥萃才教授:美國威脅制裁在港上市外資 中國怎樣推出組合拳提振經濟? 全球採用人民幣不斷上升 香港有機會取代倫敦金融中心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7
美國威脅制裁在港上市外資,中國怎樣推出組合拳提振經濟?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的分析。
趙雨樂博士:真主黨高層即使被團滅 中東之弧仍難瓦解? 俄軍步步進逼 能否令烏克蘭放棄東部及克里米亞地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3
以色列空軍近日空襲黎巴嫩多地,真主黨首領納斯魯拉及眾多頭目被擊斃。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表示,真主黨高層被團滅,或化整為零,重新對付以色列。一起聽聽他的分析。
許楨:前防衛大臣石破茂出任日本首相 上台後如何對付中國? 日軍在中美角力將扮演什麼角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10-02
甫當選日本自民黨新任總裁石破茂預計將在10月1日獲國會指名為日本新任首相,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分析,日揆換人對亞太地緣政治格局有什麼影響。
趙雨樂:美、日、印、澳難成亞太版北約? 日本軍國主義復辟 聯合國有權制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30
美、日、印、澳四國元首日前在美國舉行會議,四國集團同意擴大安全合作,包括聯合海岸防衛隊任務。國際關係學者趙雨樂博士表示,四方安全對話表面上是美國加強亞太區的那個部署,但明顯有制衡中方在區內擴張的意圖。
許楨:摩薩德專長暗殺 一手策劃黎巴嫩傳呼機爆炸事件? 若特朗普上台 美國及以色列攻勢更猛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5
以色列摩薩德專長暗殺,是否他們一手策劃黎巴嫩的兩宗傳呼機爆炸事件? 若美國大選結果,最終由特朗普上台,美、以兩國的攻勢更猛烈? 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的分析。
黃裕舜教授:東盟為什麼是世界的未來? 香港如何抓緊新興經濟發展新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5
香港電台31台將播出節目《走進東盟》(A New Look into ASEAN),由香港大學哲學系助理教授黃裕舜擔任主持,分別與5位重量級嘉賓暢談東盟的未來發展,一起聽聽他分享東盟有何獨特之處?
專訪香港大學黃裕舜教授,把握東盟新機遇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4
簡單粗暴的二元分化並非接觸世界的最佳方式。雖然西方面臨許多問題,它仍然具有魅力、價值和軟實力,香港應向其學習;而東盟雖然存在結構性問題,但我們要珍惜那裏的商機、人才和資源。
博雅教育是美國VVIP搖籃、也是中國人力資本實現質的躍遷的跳板──專訪教育家陳坤耀教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24
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表教育論述,科學回答了「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教育家陳坤耀教授也花了12年時間在嶺南大學推行博雅教育,在新質生產力戰略下,教育如何成為人力資本質的躍遷及TFP的頂樑柱?
劉香成一帶一路新長征 10月中大辦攝影講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9
攝影大師劉香成宣布要踏上新的征程──拍攝一帶一路的圖片故事。他說,「40多年前,我見證了中國的改革開放,對我來說,一帶一路又是一次新的長征,延續了我見證中國故事的願望」。
中大醫學院長趙偉仁教授:學習國畫如何提升EQ 做好事前計劃? 從喬布斯身上學到什麼人生真理?(第3集)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9
趙偉仁教授新上任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院長,一起聽聽他分享從中國畫中領悟了哪些人生道理?求學與工作經歷了什麼?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蔣匡文博士:宗教極端分子為清洗異教人士 不惜挑起世界大戰? 仰觀天星 以巴衝突及俄烏戰爭為何不能短期內平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6
歷史上教廷政治力量曾經很大,甚至曾大量屠殺異教人士。今天的以巴戰爭某程度上都算得上宗教之戰。一起聽聽建築師、術數名家蔣匡文怎樣從術數和歷史角度分析俄烏戰爭和以巴戰爭的去向。
許楨:美國總統大選辯論 賀錦麗哪些地方勝特朗普? 媒體與學界能否左右投票結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3
美國總統大選二次辯論,民主黨的賀錦麗首次與共和黨的特朗普同台比試,誰的表現更佳?一起聽聽智明研究所總監許楨的分析。
麥萃才教授:美國減息在即 資金尋找出路有利中港股市? 香港樓市將轉勢 買樓收租好過定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3
美國息口高企,有助於虹吸全球資金,令中港股市失色。減息在即,金融市場會如何演變?香港樓市又會受到什麼影響?一起聽聽香港浸會大學工商管理學院會計、經濟及金融學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的分析。
專訪陳坤耀教授:產能過剩是市場短期問題、新質生產力是國家長期規劃 兩者互不矛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11
美國及其盟友威嚇對華實施貿易禁制,限制進口AI晶片、提高關稅限制入口電動汽車,擾攘多時,經濟學家陳坤耀教授指,外媒攻擊中國產能過剩,以貶低新質生產力策略,其實只是暴露他們的一知半解。
陳繁昌校長:中東近年愈趨開放 港人有什麼商機? 外國人士愛定居香港 怎樣保持國際吸引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9-09
香港科技大學前校長陳繁昌教授轉戰中東10年間,他看到了什麼?西方覺得香港與中國已無分別?如何用新手法說好香港故事? 香港怎樣與深圳協同發展?一起聽聽他一系列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