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Apr 07 2025 15:29:5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灼見報道

海軍司令員董軍任國防部長 多名火箭軍將領落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30
董軍獲任命為國防部部長,接替兩個月前被正式免職的李尚福。多家西方傳媒猜測,李被免職,可能與他擔任解放軍總裝備部部長期間,涉嫌捲入裝備採購和研發中的貪腐案有關。
氣候轉變 戰火重創 全球8.3億人挨餓 中國大食物觀保飯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9
2023歲末,極端天氣讓全球買單,俄烏戰爭打爆歐洲糧倉烏克蘭,加沙人民飢寒交迫過聖誕,南半球農產大國澳洲的名字赫然出現在世界銀行飢餓報告中。作為人口大國,中國如何將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裏?
歐政壇損失兩健將 朔伊布勒因手段強硬成希臘人眼中釘 德洛爾推動歐洲一體化受肯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8
德國政壇強者朔伊布勒27日逝世,享年81歲,他曾參與德國統一的里程碑,領導歐元集團多年,獲評歐洲最佳財長卻被希臘人視為眼中釘。法國政治家、歐盟委員會前主席德洛爾也於同日辭世,享耆壽98歲。
年末數據雖回暖 明年中國經濟還要看內房和消費表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7
為穩經濟補短板,中國多省已為明年發行地方債早作準備 ,部分省份更為未來3年組建債券承銷團。由於財政部明確了今年將提前下達明年部分新增地方政府債務額度,市場普遍預計這一規模將超過2萬億人民幣。
法學泰斗江平去矣 為中國民主法治進程吶喊之聲永存 23日八寶山舉行告別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1
中國政法大學「永遠的校長」江平19日辭世,享年94歲。 一直保持初心,為中國民主和法治進程吶喊的他,23日將於八寶山殯儀館舉行遺體告別儀式,全國法政名家齊聲發文悼念。
中大醫學院2月易帥 候任院長趙偉仁教授 擅水墨丹青與胃癌微創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1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12月21日公布,中大校董會通過委任中大醫學院外科學系趙偉仁教授為新任院長,明年2月1日起,他將由陳家亮教授手上接棒。趙偉仁是胃癌專家,也是水墨世家,既擅丹青,又精於微創手術。
香港首發布創科人才指數報告 顯示吸納中外生源有待發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1
香港創科人才指數核心發現,雖然創科文化在香港尚未真正形成,對創新科技的認識還未達到,但在政府與各界的推動下,創科生態與文化在近年來顯著提升。
紅海危機升級  航運巨頭紛改道避險  全球供應鏈再受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0
為應對胡塞組織的攻擊,保護紅海航道的安全,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於周二宣布成立10國聯盟,組建新部隊,部分國家會在紅海南部和亞丁灣聯合護航,其他在紅海南部和亞丁灣提供情報支援。
中大研發高性價比巡天系統 嚴人斌教授:填補天文數據空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20
香港中文大學獲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資助成立賽馬會「天文儀器」創科實驗室。實驗室總監嚴人斌教授表示,正在研發光譜巡天系統,以了解恆星形成區的物理性質及其反饋機制。
黎智英案開庭 量刑最重為終身監禁 中方強烈譴責外國勢力干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9
黎智英案開庭,此案由去年延後至今,根據《國安法》,76歲的黎智英若被定罪,將面臨終身監禁。其子黎崇恩奔走數年,3月曾將案件提交聯合國申訴,12月曾晤英相卡梅倫,中方對外國勢力干預予以強烈譴責。
香港大學成立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 李成教授:聚焦關鍵領域,探討地緣政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9
香港大學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中心召開「新樞紐、新格局」大會。創始主任李成教授指出,智庫以大學為基地,重視學術研究與公共政策和社會演化之間的聯繫,並在跨學科小組中得到體現。
特首李家超上京述職獲肯定 述職規格調整 彰顯中央領導地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9
行政長官李家超12月18日在北京同時向國家主席習近平及國務院總理李強述職,特區政府工作獲得充分肯定。今次述職規範化調整,並非首次,只是在中央對特區全面管治權的基礎上,進一步突顯黨中央的領導地位。
學與教博覽2023探討AI應用 英國教育專家:人類智能潛力 AI無法比擬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9
學與教博覽2023於12月中舉行,英國倫敦大學學院Rose Luckin教授表示,AI作為一種工具有助教育界人士應對各種挑戰,然而,這無法取代人類的個性化教學。再者,也無法完全取代人類的工作。
日本東盟峰會致力強化「安全合作」 岸田:區內繁榮只能建基於和平穩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8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當前我們正處於歷史轉折點,以法治為基礎的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面臨嚴峻挑戰。」他並補充,東盟10個成員國的經濟繁榮「只有在該地區的和平與穩定得到保護的情況下才能實現」。
人工智能科學家湯曉鷗教授病逝 享年55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7
商湯科技公司創始人、人工智慧科學家、浦江實驗室主任、上海人工智慧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教授湯曉鷗因病救治無效,昨晚離世,終年55歲。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對湯曉鷗教授表示深切哀悼。
歐冠昇不尋求連任 陳翊庭明年接任港交所行政總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6
港交所董事會宣布任命陳翊庭為港交所下一任行政總裁,自2024年5月24日起生效,任期3年,至2027年5月23日。又任命姚嘉仁為港交所副行政總裁,姚嘉仁將繼續擔任香港交易所聯席營運總監。
三大央行維持息口不變 鮑威爾「放鴿」推升環球股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5
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示,基準利率「可能達到或接近高峰」。隨着通脹下降,利率過高,他擔心堅持貨幣緊縮對經濟會造成不必要的傷害,該局不希望犯上這樣的錯誤。
東江水供港快59年 艱難時期國家叫停3800萬工程救港 「樓下閂水喉!」成絕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4
粵港政府剛簽訂未來3年東江水供水新協議 ,漲價近2.4%。除了水費,更值得關心的是東江水背後的寶貴歷史, 1960年代初香港每4日才供水4小時,災情上達中央,最後由周恩來總理特別叫停其他工程撥款興建。
中大解僱副校長 吳樹培:未有機會申辯表遺憾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4
香港中文大學校董會開會後,主席查逸超周三(12日)宣布,即時與中大副校長及秘書長吳樹培終止僱傭關係,並以現金代替通知期,即時生效。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明年定調 傳官方增長目標約5%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3
面對內房和地方債務危機,以及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和地緣政治緊張局勢,中國經濟一直難以實現疫情後的強勁復甦。這令市場關注明年中國領導人將如何處理貨幣、財政和各種產業政策。
「最美周芷若」周海媚不敵病魔 終年57歲 擁滿族血統的真格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3
娛樂圈從來不缺清麗脫俗的女演員,但在金庸武俠小說中能將反派角色的美艷蓋過主角,印象深刻的只有周海媚,至少她能讓金庸為她改寫小說結局,她的死訊確實令人惋惜。
中越簽30多項合作文件 兩國關係重新定位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3
越共中央總書記阮富仲強調,越南是國際社會的朋友、信任夥伴和積極、負責任的成員。越南將發展對華關係視為首要優先和戰略選擇;支持中國發展強大,為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作出日益重要的貢獻。
跨媒體傳媒人林超榮病逝 享年61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2
綽號「超人」的跨媒體傳媒人林超榮,周二(12日)驚傳病逝,他的好友、作家沈西城在社交平台貼文「好友超人林超榮離世!哀悼!」證實了他的死訊。
中國數字絲綢之路重點 越南成科企巨擘投資沃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2
國家主席習近平今起(12日)一連兩天訪問越南,美國芯片巨頭輝達(NVIDIA)執行長黃仁勳周末恰好訪越,擬在此設立基地。其實全球科技界人同此心,由英特爾到微軟都對越南各有自己的小算盤。
2023一丹獎得主、民眾大學創辦人雷謝夫:結合教育與科技資源 創造更多低成本教育機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2
人人不用付高昂學費、不用離鄉別井、不受任何限制便能接受優質的高等教育,這種美好、創新的事情是如何被創造出來?一起聽聽創辦民眾大學的夏·雷謝夫分享。
習近平:中越要保持戰略溝通 妥善管控海上分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2
不僅菲律賓與中國近期在南海衝突升溫,中越雙方在南海問題上仍然有爭議。習近平訪越前,在越南《人民報》上撰文指出,要擴大中越命運共同體共識基礎。雙方要妥善管控海上分歧,尋找雙方都能接受的解決辦法。
投票率僅27.54% 李家超形容區選高質量 學者指改制後乏認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1
因應電子選民登記冊系統故障,投票時間延長至午夜12時,多名立法會議員先後於社交網站批評相關甩漏,促當局嚴查。
投票日票站電腦故障 轉用紙本紀錄核實身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10
區議會選舉投票日,有票站晚上出現電腦故障,無法正常投票。有選民稱未能投票感失望,政府轉用紙本紀錄核實身份,並延長投票時間至午夜12時。
安理會促加沙和平決議草案遭否決 中方斥美虛偽雙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12-09
古特雷斯引用《聯合國憲章》第15章第99條,致信安理會主席,呼籲安理會成員努力避免加沙出現人道主義災難,呼籲實現全面的人道主義停火。雖然草案在15個成員國當中取得13票支持,擁有否決權的美國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