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d Apr 02 2025 05:47:3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灼見報道

以色列還擊伊朗 最少一目標中彈 港股應聲下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9
伊朗半官方法斯(FARS)通訊社報道,伊斯法罕市西北部的一個軍事基地附近,傳來3下爆炸聲。消息人士告訴法斯通訊社,「針對可能是無人機的飛行物,防禦系統啟動了」。
習近平寄語朔爾茨 要客觀辯證看待產能問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6
朔爾茨一行14日(周日)飛抵重慶,展開對華的三天訪問。15日(周二)抵達上海,與同濟大學學生交流;16日(周二)上午在北京與習近平會面,同行的還有德國環境、農業、交通3名內閣部長,以及大企業高層。
夏寶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是為了擁抱世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5
4月15日(周一)是「全民國家安全教育日」,中央港澳辦主任、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北京以視像方式出席開幕禮,他表示實現由治及興,需要更加堅定一國兩制,這是香港最大優勢。
馬英九結束訪大陸返台 「習馬二會」期盼兩岸和平 攜手發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1
10日(周三)下午,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會見馬英九一行。習近平指出,兩岸都是中國人,「沒有什麼問題不能商量」,馬英九則數度強調兩岸曾達成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一個中國的共識。
佐敦道華豐大廈火警釀5死41傷 李家超指示全力救傷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10
華豐大廈發生三級火警導致多人傷亡,西九龍重案組已接手調查,將與法證科返回火警現場搜證,作刑事跟進調查。行政長官李家超對死者家屬和傷者致以深切慰問。
雪龍2號破冰船訪港 李家超:對國家科研成就感自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8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8日(周一)起一連5日訪港。雪龍2號船員及科學家將會出席不同活動,包括周一晚在灣仔伊利沙伯體育館舉行的文藝晚會,未來兩日將出席由中大主辦的氣候變化國際會議。
著名攝影記者陳橋溫哥華逝世 享耆壽96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8
被行內尊稱為「橋叔」的陳橋,1956年加入《英文虎報》,3年後轉往《南華早報》任職攝記,直到1987年退休。作為攝影記者,陳橋見證香港大小事件,其攝影作品,曾獲6項世界新聞圖片榮譽獎。
台7級以上地震釀9死過千人傷 花蓮房屋傾斜 台北地盤斷天秤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3
台灣傳媒報道,地震發生在早上7時58分,震源深度超過15公里。花蓮市震級達6級,災情嚴重,其中市區天王星大樓傾斜,目前已救出十餘人;花蓮女子中學校舍水泥樑柱斷裂;蘇花公路大清水隧道因道路坍塌中斷。
宋濤晤馬英九強調反台獨 趙春山:兩岸維持「外弛內張」格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2
國民黨前主席馬英九一行再度訪華,獲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國台辦)主任宋濤接見。台灣淡江大學榮譽教授、國民黨籍的趙春山接受訪間時直言,馬英九此行對兩岸關係的實質影響不大,也不會有重大突破。
垃圾收費計劃 14個地點今先行先試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4-01
垃圾收費「先行先試」期間,當局向所有試點免費提供指定袋及標籤。目標在5至6月向立法會提交報告。政務司副司長卓永興3月31日(周日)表示,將透過計劃了解不同場景參與者的操作情況及面對的問題。
著名學者齊邦媛教授101歲逝世 《巨流河》享譽兩岸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30
齊邦媛教授一生作育英才無數,她在《巨流河》中表露的愛國情懷;她在台灣為人師表,為中文文學走向世界搭起翻譯的橋樑;她為台灣文學積極建言的學者風範,都令人肅然起敬,也為兩岸現代文學帶來重要的影響。
中方人員在巴基斯坦遇襲 矛頭指向一帶一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8
香格拉、貝莎姆這些古代有名的地區,今天成了「恐怖分子」活躍的地區。然而,這裏為什麼會有「恐怖分子」活動,有在當地的考古學者直接說了:「他們為了賺外匯。」
廠商會前會長李秀恒病逝 李家超表哀悼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6
李秀恒病逝的消息十分突然,農曆年期間前他曾與傳媒見面,介紹他在黃竹坑活化工廈的成果。他創辦的金寶集團發出訃告稱,李秀恒3月25日病逝。他在三星期前中風,入院醫治,周一在家人及摯友陪同下,安詳離世。
學童自殺率上升 葉兆輝:學校要以幸福感先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5
葉兆輝教授表示,近年世界各地的年輕人及學童自殺個案均有上升趨勢。他指出,學童輕生問題除了與學業壓力有關外,亦與家庭因素有關。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生效 李家超:香港可無後顧之憂 全力拚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3
李家超表示,《條例》生效後,香港特區的國家安全得到更有效保障,讓香港可以無後顧之憂,輕裝上陣。特區政府會繼續帶領香港全力聚焦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維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共同創造更璀璨、更豐盛的未來。
今年兩會重視文化、教育、體育及青少年發展 鄺美雲、霍啟剛、陳卓禧指中央高度關切香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2
鄺美雲稱,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寫入「新質生產力」,發展新質生產力要抓好人才這一關鍵變量。以教育培養人才,推動教育和文化事業的發展一直是她關注的議題。
李家超深圳匯報23條立法 劉兆佳:夏寶龍提醒應對西方抺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2
李家超表示,特區政府以結果為目標,團結社會力量,共同完成《基本法》23條立法,是「愛國者治港」的一項光榮成績。《維護國家安全條例》三讀通過,香港建好了安全「屏障」,鞏固了「由亂到治」的「護土牆」。
《基本法》23條周六正式生效 中聯辦:香港由治及興前景更光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20
立法會周二(19日)三讀通過《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 ,約晚上7時,89名在席立法會議員全票通過草案,立法會主席梁君彥亦破例投下一票。
俄總統選舉普京得票逾87% 料掌權至2030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8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普京得票率為87.32%。得票第二位的俄羅斯共產黨候選人尼古拉·哈里托諾夫(Nikolay Kharitonov)得票率僅4.32%,其餘候選人得票率均不超過4%。
國產科考破冰船「雪龍2號」下月訪港 市民可報名參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7
中國第一艘自主建造的極地科學考察破冰船「雪龍2號」將於4月8日(周一)起連續5日訪港,並進行進港海上巡遊。「雪龍2」訪港執委會主席何建宗表示,香港科學館下周一(18日)起至6月25日舉行展覽。
大嶼山發生2級地震 震感如小貨車駛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11
大嶼山近梅窩周一(11日)下午1時22分發生2級地震,震源深度約10公里。據了解,本次地震室內有感、類似小型貨車駛過的震動。
王毅:唱衰中國必反噬自身 縱容台獨會自食苦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9
王毅明言,中方支持巴勒斯坦成為聯合國正式會員國,呼籲個別安理會成員不要再為此設置障礙。中方倡議召開更大規模、更具權威、更有實效的國際和會,制定落實「兩國方案」的時間表和路線圖。
《基本法》23條草案刊憲 丁薜祥指立法後 香港有空間發展經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8
《維護國家安全條例草案》長達212頁,共分為9個部分,包括「叛國」、「叛亂煽動叛變及離叛,以及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等」、「與國家秘密及間諜活動相關罪行」、「危害國家安全的破壞活動」等。
誤報港府立法禁制社交媒體 彭博更新文章仍耐人尋味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7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立法會回應:「可以很斬釘截鐵地說,絕對沒有任何意圖去禁制任何社交媒體」,現時針對的是有些人濫用或誤用這工具,去散播一些傷害、危及到國家安全的言論。
台灣桃園機場「大塞機」親歷記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6
對於這次「大塞機」事件,台灣政界包括國民黨的趙少康和民進黨的王世堅都發聲批評。筆者倒是覺得,台灣機場建設是否「相對落後」,見仁見智,原因說清楚便好了。桃園機場今次卻語焉不詳,這樣的態度,才真教人擔心。
全國人大李強作報告:今年GDP增長目標約5% 莊太量:擴內需提振服務業、吸引外資皆重要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5
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周二(5日)上午9時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開幕會。國務院總理李強發表任內首份《政府工作報告》。他指出2024年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國內生產總值(GDP)增長5%左右。
PayMe由個人支付拓展至商戶網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3-01
PayMe初期支付服務以個人為主,相信是避免與集團企業部門直接競爭有關,但隨着銀行服務網絡化,營運成本大幅下降,可以惠及中小企,Payme的服務對象由個人擴大至商戶,已成不可逆轉趨勢。
《財政預算案》周三發表 陳茂波:預期今年經濟逐步改善 經營環境持續好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7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周三(2月28日)將發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年的預算案封面色調為杏色,陳茂波強調色調的選擇包含着政府對香港未來一年的期盼。
娃哈哈與國家一起騰飛 走過民營企業大時代 宗慶後笑到最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6
內地最大飲品企業娃哈哈集團創辦人兼董事長宗慶後昨(25日)逝世,享年79歲。訃告一出,浙商圈子震動。惜英雄重英雄,馬雲也發去輓聯。宗慶後是中國改革開放後首批民營企業家,代表着國家經濟騰飛的輝煌年代。
中總春節酒會冠蓋雲集 蔡冠深盼「撤辣」助樓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2-23
香港中華總商會(中總)周四(22日)假香港君悅酒店舉行甲辰年春節酒會。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及立法會主席梁君彥等應邀擔任主禮嘉賓,聯同該會各首長向出席來賓祝酒,歡慶新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