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8:02:2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灼見報道

法國暴亂逾700人被捕 中國旅行團遇襲多人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2
法國警員開槍擊斃17歲青年引發的騷亂持續,內政部長達爾馬寧表示,截至當地星期日,共有427人被捕。一輛載有41名中國旅客的大巴在馬賽也遭受到襲擊。
特區成立26周年 首季經濟增長2.7% 李家超:居安思危警惕軟對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01
7月1日是香港特區成立26周年,早上灣仔金紫荊廣場舉行升旗儀式,其後慶祝酒會於灣仔會展舉行,行政長官李家超為酒會主禮並致辭。
THE亞洲大學峰會|政治前景不明 為創科跨境合作帶來什麼挑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9
近年許多大學利用政府政策和不同資金,發展跨境合作夥伴關係,特別是在創新和創業領域。但是不同地區的語言、商業模式、溝通風格和法律系統均存在差異,對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帶來挑戰,要如何解決?
黃玉山接替譚惠珠 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9
卸任基本法委員會副主任職務的譚惠珠表示,新一屆基本法委員會人才濟濟,包括了人大、政協、立法會議員、行政會議成員、亦有資深大律師等,肯定不只6位人士替大家看着《基本法》。
重建地盤被揭「蜂窩狀」石屎問題 港大:已採取跟進措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7
香港大學薄扶林西高山校園重建地盤大樓前日(25日)被揭石屎(混凝土)呈現「蜂窩狀」問題,項目團隊承諾會跟進建築顧問及承建商,以確保所有工程都符合所要求的標準。
鼓勵公務員求進步 土耳其地震救援隊登首屆行政長官表揚榜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7
行政長官李家超宣布,第一屆行政長官表揚榜,由一行59人到土耳其地震災區協助搜救工作的香港特別行政區救援隊奪得,頒獎禮會在7月中舉行。
李強:今年有望實現經濟增長5%目標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7
國務院總理李強中國周二(27日)在天津夏季達沃斯論壇首日發言提到,中國經濟今年回升向好的態勢比較明顯,預計第二季增速快於第一季。
前首席大法官楊鐵樑逝世 享年93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5
香港最高法院前首席大法官、行政會議前非官守議員楊鐵樑爵士逝世,終年93歲。
國泰客機疑爆胎 滑行中急煞停 乘客疏散11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4
國泰航空公司在聲明中說,編號CX880的航班周六(24日)凌晨在香港國際機場因「技術問題」中止起飛,有11人受傷。
失蹤潛水器「泰坦號」證實解體 5人全部罹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3
載有5人的「泰坦號」16日(周五)清晨從加拿大紐芬蘭出發,準備參觀鐵達尼號殘骸,18日(周日)在下潛過程中,與母船失去聯絡。美國和加拿大派出飛機和船隻搜索,最終確認泰坦號遇難。
寧夏燒烤店氣爆31死7傷 習近平促徹查追究責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3
6月21日(周三)晚上8時許,寧夏銀川市興慶區富洋燒烤店發生燃氣爆炸事故。截至翌日晚上,事故已造成31人死亡、7人受傷。
港交所啟動雙櫃台模式 陳茂波:推動人民幣國際化獻新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20
「港幣─人民幣雙櫃台模式」交易周二(6月20日)正式啟動。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指出,現時愈來愈多內地跨境支付以人民幣結算,國際上對分散資產的意欲和需求亦不斷增加,雙櫃台模式今天推出正好能抓住時機。
西環斬人案傷者危殆轉嚴重 疑兇落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9
本港接連發生斬人血案,西環山道麥當勞周日(18日)有一名快餐店經理被斬至滿身鮮血,涉事照片在網上瘋傳,引起市民關注。
布林肯訪京先晤秦剛 中方促停止干涉內政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8
外交部發言人表示,布林肯訪華期間,雙方就中美關係及共同關心的重要國際與地區問題交換意見,中方將闡明對中美關係的立場和關切,堅決維護自身利益。
灼見名家憑呼籲復常文章 再獲亞洲出版業協會嘉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6
灼見名家憑〈新冠疫情勢將盡 香港復常心所往〉一文,入圍2023年度亞洲出版業協會卓越評論獎三甲,肯定灼見名家成立8年多以來的努力。
國學宗師、養生專家朱鶴亭追悼會廣州舉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6
早前仙遊的朱鶴亭長老在不遺餘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弘揚人間大愛,廣收世界門徒,桃李滿天下。6月13日上午,朱長老的追悼會在廣州市殯儀館白雲廳莊嚴舉行。
國學宗師、養生專家朱鶴亭追悼會廣州舉行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6
早前仙遊的朱鶴亭長老在不遺餘力弘揚中華傳統文化的同時,弘揚人間大愛,廣收世界門徒,桃李滿天下。6月13日上午,朱長老的追悼會在廣州市殯儀館白雲廳莊嚴舉行。
著名畫家黃永玉99歲逝世 作品深入人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5
著名畫家黃永玉周二(13日)凌晨逝世,享年99歲。黃永玉1924年生於湖南,12歲起外出謀生,曾到上海、台灣和香港,走上繪畫之路,並以木刻作品蜚聲畫壇。
杭州亞運9月23日開幕 馬會協助籌辦馬術項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4
因為新冠疫情而延期一年舉辦的杭州亞運會,將於今年9月23日至10月8日舉行。賽事將在杭州以及寧波、溫州、金華、紹興、湖州6個賽區舉辦。56個比賽場館全部完成賽事功能驗收,具備賽事運行功能。
建造業及運輸業輸入勞工 配額共20000個 7月起可申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14
行政長官會同行政會議通過,為建造業及運輸業推行較現行「補充勞工計劃」更具彈性及程序較精簡的行業輸入勞工計劃。財政司副司長黃偉綸表示,7月應該可以開始接受申請,資料齊全的話,審批大約兩個月內可以完成。
著名養生專家朱鶴亭逝世 享耆壽94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7
國際著名養生專家、本社專欄作家朱鶴亭老先生周二(6月6日)中午在廣州病逝,享年94歲。為弘揚中國文化,朱老著作等身,出版過不少著作,內容涵蓋養生、醫藥及武術等方面。
李慧詩宣布退役 擬轉任港隊教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6
李慧詩2010年首次出戰亞運時一鳴驚人,在500米計時賽奪得金牌。她多年來獲獎無數,在2012年出戰倫敦奧運會,在女子凱林賽奪得銅牌。
慘案連環爆  政府表關注  李家超倡關愛隊支援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6
李家超在社交平台貼文,指出家庭暴力發生的背景和原因往往錯綜複雜,重申最有效的解決方法是當事人尋求適切的支援和輔導,而他們身邊的親友亦應該多加留意這些情況的出現,及時提醒他們尋求支援和輔導。
輔助生殖醫學避免遺傳病風險 為不孕帶來新希望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5
希愈醫療集團行政總裁譚君傑表示,社會生育率偏低,平均生育年齡上升,令輔助生殖醫療有一定需求,具發展潛力。在職場成功女性與日俱增、女性的社會地位普遍上升的今天,職場女性往往推遲生育計劃。
馬來東鐵 影響新加坡
作者:蔣匡文2023-06-04
東馬來西亞鐵路如果建成,將有利馬國東海岸地區的貨運到馬國第一大港巴生港,因而刺激馬來海岸之交通及發展。
李家超:對鑽石山謀殺案感難過 警方會加強市區巡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3
周五,一名39歲男子在荷里活廣場三樓持刀斬傷兩名女子,兩名傷者傷重不治。李家超強調,警方將在市區加強巡邏;醫務衞醫務衞生局和醫管局會檢視和優化精神科病人治療及康復服務和流程;社署亦會加強支援。
港交所前行政總裁周文耀逝世 享年76歲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3
對於周文耀離世,港交所發言人指出,港交所仝人得悉前行政總裁周文耀與世長辭的消息,深表哀悼。
學者專家聚首中大 探討香港、潮汕與一帶一路民心相通
作者:編輯精選2023-06-02
潮汕人是一帶一路先行者和建設者,促進「貿易、金融、文化」正正是潮汕人的強項,因此香港中文大學香港亞太研究所及香港汕頭社團總會於中大校園舉辦了一場「全球潮人與一帶一路學術政策國國際論壇」,以探討其貢獻。
丘成桐等7人獲邵逸夫獎 11月頒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2
中大博文訪問講座教授丘成桐獲頒2023年邵逸夫數學科學獎,以表彰他對數學物理、算術幾何、微分幾何和凱勒幾何的貢獻。
金冬雁:新冠未遠離毋須緊張 嚴守三道防線可抗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6-01
近日不少香港和內地市民身邊都現新冠病例,港大病毒學專家金冬雁在灼見名家撰文,表示市民不需過分緊張,多數青壯年市民在接種過疫苗或自然感染後,防重症、死亡效果仍強,病毒殺傷力整體減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