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汪滔在科大宿舍製造出飛行控制器的原型後,創辦了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開啟改變世界的創業之路。

隨着國務院發布《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中國體育競賽表演產業總規模可達到2萬億元,年輕人在大灣區投身電競體育大有前途。

近年人工智能正在風靡人力資源行業——它將重新定義人力資源和人才管理專業人員的工作方式。

任何的成功都是有原因的,在取得成功的背後,也總會有一些不被人所知的故事發生。

朱克伯格以積極的態度對待個人目標,並套用在他的工作上,他才能一一實踐所有具野心的理想,讓Facebook的發展一日千里。

如果要說HBO《權力遊戲》的成功要素是什麼,比起擁有出色的製作團隊或資金,更關鍵的是隆巴爾多下決定時的勇氣。或許有人會好奇,究竟隆巴爾多是怎樣在這麼多不利因素之下決定繼續拍攝《權力遊戲》?

日本社會上下目前對人才的渴望度與需求度都達到了一個頂峰,於此時赴日工作,想必正是一個合適時機。

語言是一門藝術,它不僅傳達着講話者的理念,也會影響他人的認知與心情,在職場上,語言藝術尤其重要,你的談吐決定着你的人際關係,是福是禍,皆從口出。

香港國際航空學院希望培訓有志從事航空業的青年並提供事業發展機會,支持香港航空業持續發展,鞏固香港的國際及區域航空樞紐地位。

職場上管理個人印象,能夠獲得他人的信任及好感之外,對人際交往也會帶來非常多的益處。

學生生涯規劃中,職場實習是重要的一環,可惜目前大部分學生難以得到職場實習機會,為此各界應鼓勵機構數目多及業務範圍廣的中小企提供更多實習名額。

粵港澳大灣區集合各項新興行業之人才,包括工業互聯網、大數據、生物醫藥行業,誓要建設富有活力的和國際競爭力的世界級一流灣區。

既然不少機構樂意讓中學生一嚐職場滋味,教育局可借助這股力量加強「工作體驗活動」的規模和影響。

恩萊特教授認為,香港可與大灣區城市群產生互補作用,香港可提供新的想法、新的技術和促進人才流動。

必須緊密結合人工智慧,將「中國製造」轉變為「中國智造」,使製造業從傳統的製造層面全面升級到高端智慧製造層面,因此對高端製造行業人才也提出了新的挑戰與需求。

大灣區對以互聯網為基礎的新興領域和高科創領域人才的需求十分旺盛,以5G、工業互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生物醫藥、高端製造為標桿的新興領域,決定了未來大灣區的引才趨勢和產業升級轉型方向。

職訓局為修畢中三至中六的學生開辦多項職專教育課程,專門提供款待課程的學院,更成立訓練酒店、兩間西式訓練餐廳、一間中式訓練餐廳,給予學生課室外的職業訓練。

中央政府一向鼓勵並支持港澳人士北上發展,一直在研究不同方法為在內地發展的港澳人士提供稅務優惠。

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聯同灼見名家合辦的「大灣區新類型人才工作坊」將於2019年9月開學,課程深入淺出,學術與實戰並重,為有意在大灣區拓展業務的企業或投身當地職場的各界人士而設。

從青年角度看,往大灣區參與義工活動,可給予他們機會將助人精神擴展到其他地區,並讓他們在內地增廣見聞及加強人脈資本,值得支持。

泰國房地產樓價相對香港便宜,以同一銀碼,可以在泰國購買面積更大及設施更佳的單位,不少港人因此選擇在退休後移居泰國,因為生活指數較低。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大灣區的建設與發展,肩負國家民族的復興重任,既是機遇也必是挑戰。正是如此,大灣區當前在人才領域的發展面臨諸多挑戰。

海外青年隻身來港工作及/或修讀,無疑是對這城市感興趣,若當局能制訂適切的支援措施和便利的出入境政策,或能吸引他們留港發展。

中美兩國就貿易戰展開多輪談判,但進度時好時壞,貿易協議仍未達成。香港作為中美貿易的重要轉口港,影響自然首當其衝,有指中美競爭已成為新常態,本港企業有何應對之策?

君子企業計劃調查是恒大其中一個最大型的跨學院的師生學術活動,以嚴謹和科學的態度衡量香港商業道德的水平,並選出市民心中符合道德價值的企業。

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香港電子競技比起其他地區已相對落後,並謂已促請政府在多方面加緊力度,把握這個電競黃金期,讓大眾明白電競不止是年輕一輩的娛樂,更是香港新一代的運動及新興的產業。

商界環保協會將於5月17日舉辦環保領袖論壇,主題為「減廢有道──拆解香港逼切環境問題」。環境局局長黃錦星將擔任主禮嘉賓,並將於論壇上發表主題演講。

團結香港基金發表最新的土地及房屋政策倡議報告,研究分析顯示公私營房屋供應將面臨斷崖式下跌。

今日有傳媒報道,數碼港空置處處,在我們看來,真不是事實的全部。

對於中美貿易戰,惠生工程技術服務有限公司總裁榮偉並不擔心,因為公司已經作了預算,相信中國的生產工資仍有一定的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