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 Apr 11 2025 05:59:2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權在教育

罷課,實在不值得
作者:何漢權2019-09-03
校園內深盼和平、友愛、尊重、包容,相互欣賞的價值會一直疏鬆流失,罷課,實在不值得。
不要再增加開學工作壓力
作者:何漢權2019-08-28
今年還未開學,已有校外團體不斷鼓吹學生罷課,從而捆綁學生,達到這些團體的政治訴求。
不用膜拜西方價值
作者:何漢權2019-08-23
從生命教育看,西方價值是可參考,卻不能膜拜的。
楓丹白露宮與圓明園
作者:何漢權2019-08-16
圓明園內裏建設同是造詣獨特,為後人津津樂道的,是園門前的十二生肖水噴泉,是科學技術與藝術展現,是東方與西方文化糅合的非凡結晶,圓明園被稱為「萬園之首」,並非過譽。
弱國無外交
作者:何漢權2019-08-09
參看當時北洋政府外交總長陸徵祥墓葬之地,閱讀他的回憶錄所載的一句「弱國無外交」,一切盡在不言中,形勢比人強,當時又貪又弱的中國,就算再出色的外交代表,在弱肉強食的國際情勢下,又能爭取些什麼呢?
電影紀錄周恩來一生為民 全心為國
作者:何漢權2019-08-02
周總理一生為民,全心為國,無私奉獻,兩袖清風,鞠躬盡瘁,經已癌症在身,依然掛念延安老百姓,要走訪延安,期望延安人民有吃飽穿暖的日子,奔波勞累,健康再壞,生命再短,依然是無怨無悔,歷史是鐵證如山。
教育現場感受校長情
作者:何漢權2019-07-26
大澳筏可中學惲福龍校長以身作則帶領學生走上學習自信之路。鄒秉恩校長主持的「才俊飛昇」之路,同具教育意義。
從通識到通識教育科
作者:何漢權2019-07-12
從教學專業前綫角度看,通識可學不考,就算要考,只能設及格與不及格,政府更不宜將通識科金裝上陣,放在必修必考位置。
內地用心編寫的《生命時報》
作者:何漢權2019-07-05
香港醫學界近年要忙於向市民表達政治立場,敵我劃界,久而久之,根本無暇本科的專業發展?
獅子山下 東江水流
作者:何漢權2019-06-28
獅子山下、東江水流,內地與香港從來都是息息相關、密不可分,過去、現在與未來都如是。
攜手推動香港和平運動
作者:何漢權2019-06-21
修例事件爭拗停止之後,我認為香港未來,應由政府牽頭,立法會、民間團體、教育界、社工等各界別,攜手推動香港和平運動。
校友感恩 愛護母校
作者:何漢權2019-06-14
作為校友,若以母校為榮,當會積極參與,有錢出錢,有力出力,有時間就撥出時間返母校,對號入座作出各式各樣的幫忙。這是存感恩之心,愛護母校,有情有義。
從歷史教育看「六四」30年
作者:何漢權2019-06-07
當時的天安門長期被佔領,政府必須確保首都不能再癱瘓,要有斷然措施恢復北京市的秩序與民生安全!兩股力量膠着對抗的結果,終於發生不幸的流血事件,彼此對話終止,傷痕到今天依然存在!
歷史文明的對話
作者:何漢權2019-05-31
學習中國歷史與文化,就是要學習過去與現在永無休止的對話,由此汲取人情道理,繼續向前。
中美貿易戰 學校教育課題
作者:何漢權2019-05-24
媒體日日報道的中美貿易戰,究竟誰開了第一槍後,還繼續開第二槍、第三槍?但須知道,美國對華日甚一日的貿易霸凌,中國還是以「貿易摩擦」稱之,野蠻與文明已有分界。
我們想到柬埔寨華校義教
作者:何漢權2019-05-17
「如有可能,我們師生二人,願意再前來柬埔寨的華僑學校作一段時期的義教。」參觀金邊市一所小小教室、卻人頭湧湧的華校,期間,一組學校的師生向筆者說。
五四晉百 文化再新
作者:何漢權2019-05-10
五四晉百,今年國家的外交內政,躋身列強,甚至是篤定已成為美、俄、中的三雄之一。但百年前後,人才在我國又要怎樣數算?是多還是少了呢?更重要的是,中國文化又要如何吐納,再創新篇章!
中國文學獨特的美
作者:何漢權2019-05-03
杜甫寫美,不是那種纖細之美,而是通過描繪離亂,卻清楚滲出人間希望,這是盛唐詩人筆下那份難見的崇高美感。
杜甫詩的文學永恆價值
作者:何漢權2019-04-26
杜甫並不算考試高手,官運更是不佳,一生生活潦倒,但看杜甫詩文,家國情懷思念特別濃重,思妻念兒之句,是唐代眾多詩人所僅見的。
杏林有情有愛嗎?
作者:何漢權2019-04-19
有香港醫生團體的代表,力加反對,特別是引入海外醫生的一項建議,反對者就力陳箇中「致命」弊端:「只需一個由外地引入的醫生不濟事,無數的生命就無法有保障。」這是似是而非,實則是荒謬自大的「解說」。
五四運動的前後一百年
作者:何漢權2019-04-12
2019年,五四運動後的100年,中國站在世界列強的前排位置,因的是咱們的軍事、經濟等綜合實力;前瞻未來,國家發展的目標是什麼,中華民族如何團結起來,彼此能否繼續不斷進步?
對香港教育的建言
作者:何漢權2019-04-05
校園生活,最了解學生、最適宜進行全面輔導學生的,應是老師。對學生品德教育的栽培,亦需要教師以身作則,並花大量時間與空間,與學生並肩前進,但教改及教育投資能關注此重要一環嗎?
韓國瑜的五分鐘演辭
作者:何漢權2019-03-29
高雄市市長韓國瑜緊接香港財政司司長演講後發言。「五分鐘見真章」,這是筆者從教育現場的評價,不用講稿,但促經貿的主題清楚,引用資料簡單易明。
媒體報道自殺新聞必須低調
作者:何漢權2019-03-22
筆者深信,香港很多學校的教師、校長們都能以學生為本,彼此尊重,辦好學校而無怨無悔的。若要有再高調呼籲,那就是「媒體報道自殺新聞必須低調」,這是生命教育的共同實踐。
教師帶薪進修計劃 確保香港教育優勢
作者:何漢權2019-03-15
教育局從大局出發,以學生的學、教師的教為根本,設定甄選原則,盡快將「教師及校長帶薪進修」計劃落實,學界樂見其成。
事事實實 公公道道
作者:何漢權2019-03-08
理大的判決結果公布後,筆者在不同的場合,與教育同工閒話的時候,都踴躍表達意見,絕大多數都贊同是次校方對違規學生的決定,是懲罰有道。
這是法律,也是教育的問題
作者:何漢權2019-03-01
自由、民主的社會,若無清晰的法律依靠,天下大亂。這是法律問題,也是教育問題。
築圍牆與建大橋
作者:何漢權2019-02-22
中國作為牆城最大最厚最高的國家,飽受「文明」炮火洗禮,最切身體會依賴牆城鎖國之苦。歷史殷鑑,下定決心,中國終於走上改革開放之路,牆不再築起了,跨山越海的大橋卻一道一道建起來。
心中的歌 碧浪清波
作者:何漢權2019-02-15
筆者深信,天道酬勤,中國的全面脫貧,中國的綜合國力進一步的發展,中國的教育再普及推進,國民整體素質繼續提高,文化力量再闖歷史高峰,將是指日可待,任何歪情歪理都難以阻擋。中華大地碧浪清波,是我心中的歌。
眉飛色舞的學習
作者:何漢權2019-02-01
從教育現場看,任何學科的學習都可悶到上心口,但同樣可以學習得眉飛色舞,說到底,教師要把第一關,但學校教育各個持份者都應有付出,百年樹人這句話值得不斷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