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局面對社會動亂,以及新冠病毒追纏,大浪衝擊下,確是積極面對,肯與各教學專業團體、中小學校長組織,共同商討應對方法,亦願意頻密面對新舊媒體,公開說明及解釋政策。

按特區政府抗疫督導委員會專家顧問的意見,若確診人數下降至個位數,DSE開考無虞,因存在的感染風險很低。筆者衷心祝願,樂觀其成。

暮春3月雨水旺,濕潤天氣挽留病毒,庚子疫情帶來的民生蕭條逐步浮現,如何走出陰霾,只有攜手抗疫一途,再沒有別的選項。

學校各不同持份者的同一角度都會以師生安全為念,首先會舉手發問:應否等待連續14日的確實感染數字明顯趨向歸零,DSE方可公開進行?即是說,要有第三方案的出現?

若然4月24日如期開考,考評局得要作最好準備、最壞打算。最壞打算者,是再延期,第三方案要備份妥當,時間壓逼感更強大的當下,是否考慮只有四個核心科目設定考生參與的實體考試。

教育局宣布取消DSE中英科口試,壯士斷考,為的是師生安全,大局着想,無可奈可。

中國的總體經濟力量並非世界第一,但國際公益是默默地巨額付上,原因在哪?這是回應國家近年提出「生命共同體」的有力實證,亦是對「天涯若比鄰」的古舊優良文化,發自真誠的呼喚。

形勢逼着全港負責任的師生,電子遠距離教學必須擺上書枱,師生進行學與教的互動,eLearning、eMock統統都來了,可用的軟件都用了,停課不停學也被賦予實質的意義。

好不容易待到社會動亂稍歇,卻又遇上新型冠狀病毒大傳播,至今仍然停課。近日疫情稍緩,教育局以教育及學生為本,宣布中六學生的關鍵戰DSE如期開考。

人只能活世一次,辛亥的武漢,革命成功。百載風雲,事過不境遷,青燈高照,這裏已成英雄之地。2020年,庚子武漢瘟疫肆虐生靈,來自各省巿聯同當地的醫護人員,前仆後繼,趕赴支援,守着病人,與死神作生死搏鬥。

若然不幸地,3月2日未能復課,教育局及考評局應及早公布,早前說有可能實施的第二方案,即文憑試整體延後、小學呈分試取消等措施就要推行,讓學界及早再作準備。

從教育現場看,在疫情危難下,作出威脅性的罷工,是無情、無理又違反醫護專業的嚴重「失德」。

金耀基教授應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之邀請,將於2月22日下午假城市大學,擔任名家系列講座之主講嘉賓,講題為「談中國近代史書寫:重讀蔣廷黻的《中國近代史》」。

從王安石留下千古傳誦的「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名句,可窺見千年前新法推行的猛烈,思考王安石究竟是貪勝障限,抑或是一份不畏浮雲遮望眼、敢於面對頑固反派的勇毅?

什麼叫教學專業?當有千條萬條教育學上的種種要求,但最簡約的說法:教學專業就是積陰德的行業。

究竟2020年正當開始,是否暴力依然違法「平穩」過渡新年?教育界心情未見平復。

很令人憂傷,2019年的下半年,香港地是從大大小小暴力覆蓋下度過,今天未知明天事,大家心裏完全不覺得平安。2020年出現,伴隨而來的,是否依然是一大堆的違法與暴力?香港大部分市民心裏依然是心有戚戚焉!

6月以來,政治躁動一直在燃燒中,但政治立場先行,儼然是「香港思維模式」的前設,以及落地行動的唯一方向。

兩位青年史學家的限時發言,精簡內容卻能讓與會師生萌生頗多聯想。大江大河,小橋流水近觀遠眺,都可蘊含史詩史畫,就看受眾是否願意探究、體會並感受。

繁簡體字都通用,發展有歷史過程,有社會條件,存在可看出道理!各有優缺,不要定正邪!香港,兩體都通用,也彼此尊重,這原是香港「一國兩制」下獨特文化的側寫!

究竟深港澳閱讀,對三地閱讀有何用處?

百年前的五四愛國運動在香港,英國殖民政府,祖家在英國,當會「冷靜」處理,想方設法拘捕五四發動者,英國人深諳,容許在香港反日,骨牌效應,香港的中國人,必然反英、再反列強!

自由與自律,並行不悖,各安其位,矛盾統一。萬千皎潔的星座,圍着朗月分布就座,這是大自然的美、永恆的善。

中國是什麼?是歷史悠久,是土地廣闊,是人口眾多。中國有近5000年的歷史,如今繼續,這是世界上歷史久遠的國家。

歷史因緣,造成香港政治、經濟,文化的獨特與生命力。一國兩制,身份認同的價值教育必須推出,不能含糊,也不能急不能躁,卻需要彼此各就各位、負責任地在各自的崗位,重新出發。

各大學校長對一些問題不能迴避的,首先要回答的是:大學之道引領方向的青燈在哪裏?是「明德格物」?是「博文約禮」?是「篤信力行」?

「名家系列講座」第一講,請來丁新豹教授(前排左三)、范永聰博士(前排左二),以及四位香港青年史學家年獎得主林俊朗、周正賢,李謙諾及梁文輝,分別撮述五四歷史人物。前排右一為陳學然博士、右四為作者。

建國70歲月,將有史書記錄中華民族偉大的一章,10月,感念過往、把握現在,中華民族合力創造未來!

近300位醫科新鮮人,聚首中大邵逸夫堂。在莊嚴的典禮上,白袍代表赤子之心,象徵濟世為懷的遠大理想。

香港社會要再有艷陽天,就看年輕人是否懷抱這些核心價值,這些價值是否再有出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