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在教育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
作者:何漢權2024-03-22
中史教育實在需要兩條腿走路。初中獨立必修課堅守的同時,當要於教與學作具體優化;高中在已有中英數及公民4科獨立必修必考的壓境下,中史科不宜再加入這行列。另一方面,中史同時開設獨立必修科,毋須考試。
香港的博物館各有精彩
作者:何漢權2024-03-01
筆者從曾參訪20多間博物館的有限經歷,得出的看法是各館都用心規劃,綜合或專題各自呈現豐富的內容,很多都用植根香港、胸懷祖國與放眼世界的視野,留下記錄與文物擺放,彰顯三合一體的價值觀。
教育,無限進步的空間
作者:何漢權2024-02-23
校友們捐獻母校,傾囊相贈者為數不少,筆者認為捐款者除感恩母校外,想必有更重要的樂觀信念持守,更終極的赤子關懷,那就是教育推動,薪火相傳,這是對個人成長、集體向前,永續不斷提供最大的進步空間。
中國生肖紀年文化
作者:何漢權2024-02-02
卯兔去,辰龍來。前不久,美國郵政總局也將中國生肖年重視起來,推出龍年生肖郵票,卻惹起歐美華人社會的廣泛爭議。
兩文三語 左文右理
作者:何漢權2024-01-19
學如逆水行舟,究竟今天兩文三語的水準如何?平均發展的實力到底又怎樣?從教育現場看,與此同等重要的教育議題必須檢視,那就是發揚人文精神的歷史文化,以及改進生活的科技與科學、數理化等。
怡情審美 永續動能
作者:何漢權2024-01-11
對年輕人來說,學習歷史並不枯燥,問題是學什麼?如何學?無疑,歷史是現在與過去無終止的對話,多學中國歷史乃至世界歷史,確是可讓人增加厚度、闊度乃至深度。凡事有演變,卻總由序章起。
香港中國學術人文川流計劃
作者:何漢權2024-01-04
「川流」計劃的初衷,是以師生為本的前線立場與視覺,推動三國(國史、國學、國情)學問及價值。隨着「川流」計劃開展與互動,人文精神,涓涓細流,家國情懷,各按校情,將會得到進一步的充實,最大得益就是學生。
2023,2024……
作者:何漢權2023-12-29
在2023年世界亂局中,思考中國,這是一個相當重視歷史文化傳承的國家,5000年來的文字記錄與考古證據,充分顯示中華歷史與文化的延續性、包容性、多元性、獨特性,早已成為世界文明重要的一脈。
當悼念南京大屠殺
作者:何漢權2023-12-22
南京大屠殺,血迹斑斑,歷史記錄,鐵證如山。中國,多難興邦,今天鐘山花雨,生命仍續永遠的芬芳。
香港是我家 投票支持他/她
作者:何漢權2023-12-07
不東不西,亦東亦西,這是香港可以作為國際大都市的竅妙之處,關係香港市民民生大小事務的區議會,選舉氣氛熱度正在升溫,12月10日正式投票日,香港是我家,投票支持她或他。
選賢與能
作者:何漢權2023-12-01
「民生無小事,請大家記得12月10日投票,亦更請投他/她們一票」,這是筆者心底話。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
我看區議會選舉
作者:何漢權2023-11-24
說實在,區區有本難唸的經,如何唸得好,從而化成建設社區的力量,利民也利港。「區議員在做,選民在看,真的假不了」,投票日,齊齊認真參與,香港你我他,大家都有份。
公民與社會發展
作者:何漢權2023-11-16
民生無小事,區議會選舉是重要的,是需要每位選民投下莊嚴神聖的一票。
大社會 大教育
作者:何漢權2023-11-10
香港主流中小特幼學校教育仍潛藏着巨大的一國兩制的能力,如何在「大社會」與「大教育」發揮所長?為港為國為世界所用?特區政府「沒有任何理由」不予以高度重視,並要有具體作為。
杏林故事
作者:何漢權2023-11-03
單算自1840年英國人發動侵華戰爭起,至1900年八國聯軍止,西方列強,巧取豪奪,壓榨欺凌中華大地善良無辜的老百姓。究竟,有毒害的大煙(鴉片煙),是誰大量傾銷給中國老百姓的呢!
文物歸原主
作者:何漢權2023-10-21
堅稱要維護普世價值,處身高度文明的列強,為何不應將其得之不「義」的文物,文明地歸還中國呢?
點點星光 處處情義
作者:何漢權2023-10-12
我國2013年開始實施精準扶貧,卓有成就,但今天大山裏的家庭,仍然有為數不少的留守兒童,這些兒童有的為要換取一雙簇新運動鞋,申請加入要受苦練的跳繩隊,真的是「搵鞋艱難」。
夜是,中秋月亮分外明
作者:何漢權2023-09-29
青山秀峰綠水緣無盡,由郴州夜市燈火璀璨,再遙看長沙漁人碼頭,十里夜市路,遊人熙來攘往,熱鬧非常,經濟復甦可即可望,而夜市,四周煙火慰人心。
長安三萬里 情繫中華上千年
作者:何漢權2023-09-22
無疑,《長安三萬里》是可用作認識歷史與文化的上佳活教材,但電檢處以刻板的評級制,將這齣電影評為IIA級,即兒童不宜,對於小學生而言,實在是錯失認知國史、國學、國情乃至國安的好機會,實感可惜。
中國的華僑文化
作者:何漢權2023-09-15
中國人往外地謀生,不管是潦倒抑或風光,卻總懷抱家鄉宗族情、國家愛的心中永恆的懸念,家庭教育傳承,自會叩問:「祖先是從哪裏來,魂的最終歸宿又往哪裏去?」這就是落葉要歸根。
9月3日
作者:何漢權2023-09-07
歷史是過去與現在永無終止的對話,以敬畏、尊重的心神,聆聽這些對話,是社會向前邁進的最佳動力。這是國民教育的最根本,是大原則、大課題。
9月的惆悵
作者:何漢權2023-08-31
從宏觀的角度看,人口結構性下降,公營學校收生政策要作出結構改變,是世界性的趨勢,很多教育先進國家或地區,早要面對,香港也無法置身事外。
中國三個連體核心
作者:何漢權2023-08-10
筆者認為「一國」要有三個連體核心,即文化文明5000年連綿不斷,世界獨有的中國;多元民族搏成的,早在唐朝已是民族融和,不斷發展的中國;以及具法理基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
基辛格密密訪華的教育意義
作者:何漢權2023-08-03
100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訪華,得到以習近平主席為首的極高規格接待。緣何如此?公民科師生若就此互動探討,能獲取的公民知識,將是異常豐富,滿有收穫。
「歷史為勝利者而寫」的信徒
作者:何漢權2023-07-27
對埋首歷史探索的學者而言,「歷史是勝利者寫的」乃至「為勝利者而寫的」這些「目的論」、「結果論」及「功利論」,相信都不會認同與採納。看中國歷史學問的優良傳統便知道。
畢業生對母校的3種表態
作者:何漢權2023-07-20
教育是一種信仰,是以學生為本,培育他們全人成長的良心事業。情義長存,儲存學生的長處,刪除學生的壞處,足矣。
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四川行
作者:何漢權2023-07-13
「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四川行」將必有利於學員的日常教學,最大得益者就是學生。
教學評估與文明之間
作者:何漢權2023-07-06
香港學校的評估發展,需要苟日新,若要真正實踐評估促進教學,而教學最重要是建立學生的全人發展,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是很重要的一環,教育的評估內容,也要將中國文明元素加進,從而優化教育。
家學、家教、家風
作者:何漢權2023-06-16
在面對風雲變色、社會價值光怪陸離、自由大過天的大潮逐浪裏,家學、家教與家風的維繫,是學童全人成長的定海神針,是壓倉石。
文化自知.自信.自豪
作者:何漢權2023-05-26
不知唐宋元明清乃至苦難延伸逾百年的近代中國,以及新中國全民如何踔厲奮發,又怎樣理解「國學」5000年以來文化潛藏的韌力,並由此衍生的精神與價值,面對種種挑戰,屹立於世,創造世界獨特的中國文化與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