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樂新集

與牛有關的音樂知多少?
作者:周光蓁2021-02-17
今年生肖屬牛,與牛有關的音樂在中、西音樂文獻中有哪幾首?
傅聰40年錄音寶庫
作者:周光蓁2021-02-15
2000年後英國Meridian重新發行傅聰的錄音,那很可能是傅聰的最後一張商業錄音,距1959年首張錄音剛好40年。
傅聰與香江 半世紀樂緣
作者:周光蓁2021-02-14
中國「鋼琴詩人」傅聰離開我們已經一段日子。2020年12月28日大師故去,他的離世結束了蕭邦傳統的關鍵一頁。
十大樂聞半不樂
作者:周光蓁2021-01-26
2020年香港十大樂聞選舉,結果一半是與新冠肺炎有關不樂的樂聞。但更感意外的,是那五則正面的樂聞。
音樂長命百歲
作者:周光蓁2020-12-31
趁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以此文祝願百歲音樂長者們健康長壽,新的一年萬事如意。
再談電子場刊
作者:周光蓁2020-12-15
疫情作為非常時期,電子場刊作為非常手段,那是可以理解的。但紙本場刊所擔任的角色,可以說是音樂會作為一個感官藝術體驗的一個組成部分,是現階段技術水平的電子場刊沒法代替的。
疫情下廣播元老近況
作者:周光蓁2020-12-10
廣播界伉儷李我、蕭湘曾因廣播結緣,其後攜手走過70餘年。疫情下,二人在院舍足足「困」了一年,不過生活依然平靜溫馨,98歲高齡的李我先生更是精神不錯。
音樂會的電子場刊
作者:周光蓁2020-12-05
場刊作為音樂會的一份記錄,也有說翻閱紙本場刊是台上演出的伸延,更是演後拿在手中帶回家的一項記憶。
耳聞目見的天空貝多芬
作者:周光蓁2020-11-24
在限聚令再一次收緊下,萬幸「天空交響曲」音樂會如期順利進行。11月16日的首場演出,文化中心罕有地熱鬧,到場人士戴着口罩,彼此相認,猶如久別重逢,笑聲處處。
梁建楓創建香港青年樂團
作者:周光蓁2020-11-21
香港青年樂團舉行成立音樂會,港樂第一副首席梁建楓任總監,雲集年輕精英樂手,展現青春的音符。
倖存瑰寶輝煌再現
作者:周光蓁2020-11-08
大地產商豪擲幾十個億,保育一所位於黃金心臟地段的老戲院,幾乎前所未聞。所要致力重現的輝煌,具體是怎樣的輝煌?
繼續從港樂後台說起
作者:周光蓁2020-10-28
對於樂師們被隔離14天,個人深表同情。既然被官方定性為「緊密接觸者」,他們亦無奈接受隔離事實。
從港樂後台說起
作者:周光蓁2020-10-20
香港管弦樂團近日因為一位樂團成員確診新冠肺炎,導致全體近百樂師被強行送至大嶼山竹篙灣檢疫中心隔離14天。在微信有人貼出樂團全體隔離後加了一句:「後台50多人也送隔離了」。事實是這樣嗎?
疫情與音樂競賽
作者:周光蓁2020-10-14
隨着疫情在香港紓緩,近日似乎不少音樂家願意來港隔離14天後演出。上周為香港管弦樂團新樂季揭幕演出的指揮廖國敏便是其中之一。
深水埗鴨寮街的音樂學校
作者:周光蓁2020-10-01
香港音專自1976年駐足南昌街校舍,禮堂、課室、琴房、圖書館齊集一層。
為了音樂 不懼隔離
作者:周光蓁2020-09-20
德國音樂家柏鵬不懼隔離14天遠赴香港,要在疫情困境中演奏幽默而充滿力量的作品。
原汁原味音樂會
作者:周光蓁2020-09-19
現場音樂的鮮味兒,是不可能在家中或通過耳機重播而得的。
女高音費明儀委婉而不煽情的唱腔,在腦海中縈繞不止
作者:周光蓁2020-09-12
《大公報》與費明儀,固然源自她的二叔、前社長費彝民先生。大概不太多人知道,費明儀曾一度擔任《大公報》記者,採訪來港演出的傳奇女高音周小燕。
疫境中香港樂韻不斷
作者:周光蓁2020-09-02
疫情阻礙香港音樂廳重開,隔離政策讓外國音樂家卻步,但為本地樂手提供機會。
顧嘉煇的「前世」
作者:周光蓁2020-08-05
對顧嘉煇的音樂啟蒙與成長,所知不多。本文嘗試從原始資料追溯其「前世」,以補充對其輝煌「今生」的認知。
68年璇宮戲院曲未央
作者:周光蓁2020-07-19
港人來去匆匆,多少人會記得60多年前的璇宮戲院曾經是香港藝術文化地標,將中環、尖沙咀、銅鑼灣等都給比下去?
悼念香港流行樂壇教父黎小田
作者:周光蓁2019-12-09
香港樂壇教父黎小田逝世,他早年與作曲家父親理念不合,努力走出自己的音樂道路。他創作力旺盛,一生寫下歌曲逾700首,集電影、作曲、製作和主持於一身,更提拔梅艷芳、張國榮等歌壇巨星,卻為人謙遜,充滿熱誠。
撮合兩岸的音樂奇緣──悼念音樂一代宗師周文中
作者:周光蓁2019-11-04
傳奇文化巨人周文中七八十年代推動中美音樂和藝術交流,也撮合兩岸的音樂奇緣。
沈鑒治在音樂世界的前世今生
作者:周光蓁2019-03-29
《信報》的樂評,其實是沈鑒治的「今生」,至於前世,則原來早在五十年代已經開始,絕對是香港音樂評論的先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