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遠鏡

潘燊昌博士:新政府首要強化管治 加強公務員執行力
香港公務員團隊正直廉潔,備受各方嘉許。唯各個政府部門均有明確職責範圍,只需按規則和程序辦事,不論團隊架構、制度、程序及風氣已難以應付現今的挑戰,要應對複雜的外圍環境必須改革。
專資會慈善信託疫流送暖 捐贈抗疫禮包予東區醫院及香港單親協會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慈善信託捐贈抗疫禮物包予東區醫院醫護人員及捐款香港單親協會購買防疫用品及支援確診家庭,疫流送暖。
專資會向李家超提交施政建議 新思維執行力打造香港下一個5年
專資會向行政長官候選人李家超提交對新一屆特區政府之施政建議,就香港管治、經濟、房屋及土地供應、社福及人口政策、教育、醫療、文化藝術等範疇提出意見,以新的施政思維及執行力,團結香港開啟新篇章。
潘燊昌:投入國家安全日 盡一分公民義務
冀望全港市民高度重視及積極參與,一起投入「國家安全日」的各項活動。同時期望特區政府在中、小學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引導香港青少年從小樹立國家安全觀,將愛國愛港的價值薪火相傳。
潘燊昌:萬眾一心齊抗疫 全民快測你我有責
抗疫關乎大眾市民的生命健康,亦關乎大家能否回復正常生活及社交,絕非一人之事,專資會會長潘燊昌呼籲全港市民響應政府號召,一連3日每天自我快測,並盡量留家抗疫,眾志成城團結抗疫。
專資會舉辦「兩會論壇」線上分享會:學習內地長處,發揮香港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專資會」前會長胡曉明在「兩會論壇」線上分享會中指出,中國已發展出一套有效推動社會及經濟向前發展、獲得人民全力支持及擁戴的中國式管治,他強調符合國情的管理制度才是關鍵,值得香港學習。
精算師潘燊昌博士當選專資會新會長 冀繼續發揮跨專業、跨行業優勢
專資會順利選出第十六屆理事會成員,潘燊昌博士獲選為會長,羅志聰先生擔任常務副會長。潘燊昌會長表示,希望在未來兩年的任期內,能帶領專資會繼續發揮「跨專業、跨行業」優勢,掌握社會發展機遇。
容永祺X黃偉雄:領導團隊須並肩同行、敢於分享
領導者須放手讓跟隨者去發揮,這樣年輕人才會有成功感。至於哪時需要強政勵治或無為而治,是因時制宜、因人而異的。
何順文 X 陳志軒對談:年輕人如何把握學習機會?
年輕人的生涯規劃離不開教育界,無論選擇什麼類型的專業,總須由學習開始,所以教育工作非常重要。第12集請來兩位教育界專家分享工作上難忘的經歷,以及學生在大學生涯中最需要發展的能力。
會計師如何計算自己的前景?
會計這個專業,可以是在會計師樓執業,即使非從事會計行業,基本上具備會計知識亦是一種優勢,無論做生意或管理層都需要一定的會計知識。
香港工業的興衰與前景
年輕人要先走出第一步,可以走完第一步再審視自己應如何走第二步,但第一步尤其重要。只要學懂坐高鐵,整個中國都任你跑。從香港去武漢只需5個多小時,睡一覺醒來便到達。
香港醫學界30年來的發展成就與趨勢
眼科醫生龐朝輝認為,當醫生只顧賺錢是沒有用的,無法走得長遠,必須有幫助助人的心;另外,對醫療科技發展也要有長遠的眼光,因為要進行新的發展,沒有長遠眼光是做不到的。
金融界如何拿捏龐大的7000萬人灣區市場機遇?
專資會今次邀請兩位專業人士談論青年投身灣區的金融業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地方。他們均認為開始工作時,不要怕吃虧、多學習,藉此吸收不同的寶貴經驗,在往後便會知道這件事將是十分寶貴。
城市規劃、測量師怎樣把握內地發展機會?
內地和香港可能在規劃、制度或者文化上有很多分別,如果想了解更多大灣區可以怎麼做?要投身建築,是不是一定要數學成績很好?或者充滿創意?
工程界或工程師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機遇
對即將投身工程師行業的畢業生,九廣鐵路公司前總裁梁廣灝寄語工程師和從事任何專業,或者做人的道理都一樣,必須用心、專注,尤其工程師的工作內容與公共安全有很大關係,所以工程師的專注是一種社會責任。
建造與地產業在大灣區的發展與機遇
黃天祥寄語年輕人要大膽一些,不要害怕嘗試,這個世界很大,人生有很多種不同的可能性,在內地發展可能會比香港好。黃偉雄則鼓勵年輕人,北上發展首先要有目標。
香港法律界在大灣區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香港律師會前會長王桂壎律師和澳新銀行資深律師鄭程律師接受專資會訪問,與大家分享他們投身法律界這個專業的心路歷程,及香港法律界在大灣區發展的優勢與機遇。
餐飲業如何把握大灣區機會?
善用香港的一些非物質文化遺產,或者餐飲的文化,能與大灣區飲食文化結合和交流,便能擦出很多火花。年輕人一定要不怕輸,因為他們有的是時間和青春。
香港資訊科技界的未來前景
年輕人想要加入創科行業應抱持什麼心態,有什麼期望?未來香港的電競行業有什麼前景?香港應用科技研究院主席李惠光及香港電競總會創會會長楊全盛一起對談有關創新科技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