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5:24:5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書海尋珍

李連杰看破生死 投身公益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24
李連杰認為「面對任何困境如果你看它正面就是正面,看它負面就是負面,甲亢來吧那就治吧,治不好也很幸福那就是佛法提醒你要面對」,現在能很自在的感受所有的事情都能把每一個負面轉為正面「轉煩惱為菩提」。
香港字體設計有什麼好說?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9
字體設計不在於單純解決閱讀的功能,也有其內在美,也有值得欣賞的地方。雖然字體的基本內部骨架可能不變,但在細微筆畫之處,可能會隨着媒介進步和人對美學的要求而隨之而轉變。
你相信機器?還是相信暴民?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8
我們確實是到了最近,才面臨AI功能日益強大的景況;但背後根本的問題已有數百年之久。理性與感性、人為與自然、深思與直覺,這些兩端之間的拉扯早已形塑了我們的生活、我們的社會。
創意來自突破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2
對許多人來說,突破就像蝴蝶,美得讓人驚嘆,但飄忽不定、難以捉摸。其實,突破並非意外,而是可以被誘發的成果,我們將會告訴各位要怎麼做。
篩選基金經理人的「五張王牌」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11
當前的投資環境中就是人多魚少。不過別灰心。人生的路很長,有順境也有逆境,有好機會也有壞機會。無論環境如何,順其自然,盡力而為,這才是正確的人生態度。
施仲謀:一堂課應該是一首詩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05
洪勝生老師在福建師大附中退下教席後,並沒有中止其傳道、授業、解惑的事業,反而積極地在紙媒開闢新天地。他以其累積了數十年、已達爐火純青的語文教育功力,提煉出一則又一則的金石良言。
Les vertus et les limites du montage(蒙太奇的強項與極限)──讀《形影.動──陳韻文電視劇本選輯》
作者:編輯精選2023-11-03
70年代的五台山欣然迎接香港新浪潮,造就了多位編劇導演,其後在電影圈都有成就。現在翻閱傅慧儀、鄺脩華主編的《形影.動:陳韻文電視劇本選輯》,幾乎每一頁都有驚喜。
錯過真菌我們會錯過了什麼?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8
我們從哪裏來?地球早期的諸多生命是何般模樣?關於地球生命的源起、萬物的歷史與智慧,這些具備哲學意涵的人生問題,我正是在很多人視為複雜沉悶的科學研究裏,特別是真菌研究裏,找到無限線索。
馮國培:學海書樓百周年 與香港共生共長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8
學海書樓始創於幾位積學之士的崇高理念與坐言起行,在百載變遷之中,逐漸與香港公共圖書館、教育界、藝文界結合成學術文化的共同體。
人生:不要成為第三種僕人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2
這《聖經》故事成為了社會學所謂「馬太效應」的原型,即「富者愈富,窮者愈窮;強者愈強,弱者愈弱」的兩極化。馬太效應在生活或職場上十分普遍,例如表現好的人會愈來愈忙,愈忙愈多,表示他有更多表現能力的機會。
盧永強:什麼是設計?那是一種孤獨的幸福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21
朋友說設計是人生馬拉松,一直往前跑到終結。我卻認為設計是一個沒有固定賽道、無邊無界的修煉場。
AI能如何幫助病患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15
面對GPT-4和其他類似的、即將陸續問世的AI系統,我們認為這種影響是如此天翻地覆,我們需要開始理解並討論AI的潛力,不管是好是壞,現在就開始。或者更確切地說,昨天就該開始。
如何致富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8
經濟學家研究理財知識已經有多年歷史。他們對問題的性質、可以採取什麼解決措施,都有相當程度的了解。研究顯示,人們的理財知識一般來說都不大好,至少和人們自以為的程度相差很多。
董橋:何孟澈醫好了我的古董癖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6
細細觀看《華萼交輝》收錄的那麼多珍品,認出孟澈送給我的那件揚補之梅花圖紫檀筆筒,古畫新刻,不是古董,勝似古董:何孟澈真的醫好了我的古董癖。
中國如何引領和導向世界未來的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5
中國將如何引領和導向世界未來的發展?那麼我的答案就很簡單,那就是:建立中華新文明、世界新文明、人類命運共同體文明,來推動人類文明的可持續發展、社會的進步、以及人類命運的進化。
萬紫千紅總是春
作者:編輯精選2023-10-01
孔子嚮往周初社會之美好、民風之淳厚,希望重建禮制,使天下歸仁,恢復文武周公之治。但他「既不得位,無以行勸懲黜陟之政」。
吵架總比打仗好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24
我們為什麼交戰?如今我們從策略角度思考,而且不犯選擇偏差的過錯,就有了一種新的方式可以回答那個問題。簡言之,必須要有某個東西去打斷正常的妥協誘因,將對立的對手推離通常極化而吵鬧的政治。
高盛元:讀詩,其實就是在詞語的空隙之間行走
作者:編輯精選2023-09-17
這首詩在講什麼呢?它其實是截取了人生的一個斷面,描述了一次偶然的相遇,展示了人生的一種常態──缺失和遺憾。我在無意中邂逅了你,我在無意中錯過了你。
栗山英樹:所有居上位者,不宜有擅長的領域,不該有專業領域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19
不能不懂裝懂。容易迷失自我時、下決斷遲疑時、球隊未能交出成果時,我會重新思考荻生徂徠的名言。
張洪年:《人語響,文字留痕》緣起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19
20世紀初,是中國語言學開墾的年代。張洪年教授在60年代有緣結識到多位大師,在與他們共事和相處間,看見他們在學者身份以外的行止與身影,當中又發生了什麼趣事?
如何創造具競爭力的高效團隊?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13
這本書將會幫助你打破僵化的組織思考框架,只有適合自己的組織架構,唯有深度了解各種組織類型的適用情境,以及成員扮演的角色與發揮的作用,才能找出最理想的組織架構,也才能創造出真正有競爭力的高效團隊!
我看見了優人神鼓與劉若瑀之看見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12
劉若瑀於木柵老泉山上創立優人神鼓,創意結合了「波蘭劇場大師葛托夫斯基在山林中訓練的方法與表演者身體有機狀態和內在覺知能力的開發」,鼓動「道藝合一」的獨特劇場之理念與演練。
史立德:立德、立功之後如何立言?香港如何說好自己的故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8-07
2023年書展期間特別推出的城傳系列《不一樣的印記》一書記錄了史立德博士如何建立龐大的印刷王國,以及積極推動香港工業、教育發展的心路歷程。他出席新書發布會時形容,能夠出書與人分享自己的故事是一種福氣。
追求工作與生活的平衡美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5
「為什麼想成為一名廚師?」不該是為了出名,不該是因為有幾千人來按讚,而是為了創作出一道道美好料理的當下所帶來無可比擬的快樂,並且,透過創作成為一個更好的人。
重拾文以載道的大旗:周聞道如何緩解在場主義散文難題?
作者:編輯精選2023-08-05
周聞道的自我介紹顯得有些謙虛了,他只提到自己是「作家」和「經濟學家」,其實他還有一個重要的稱謂尚未提及──文學活動家。
重尋失去的時光
作者:李歐梵2023-07-28
回顧自己的大半生,我覺得自己畢竟是一個20世紀人。對於21世紀,我沒有期望,只覺得我的20世紀尚未完結,這本回憶錄,也是我為自己的20世紀寫的備忘錄,並以此獻給我的妻子李子玉。
程式設計師的特質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2
當羅根(Joe Rogan)問他,他的腦子裏是什麼樣子,馬斯克回答:「永無止境的爆炸。」
書展2023|城大出版社全新叢書系列 專訪多位卓越學者和翹楚
作者:編輯精選2023-07-20
香港城市大學出版社參與由7月19日至25日舉辦的香港書展,首發多本城市大學專訪系列,分享在校教授和學者的成長經歷和與城市大學的淵源,以及首次推出兩個全新叢書系列。
書展2023|中華書局推出西西、劉以鬯等紀念作 致敬Beyond 回味香港舊時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7
2023年的香港書展在7月19日揭幕,本年度主題為「兒童及青少年文學」。香港中華書局因應大會主題,推出相應的新書和文化活動,新書内容涵蓋人文社科、香港專題、流行讀物和少兒讀物等。
書展2023|汪明荃、榮鴻曾出新書 紀錄本土粵劇南音文化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14
三聯書店舉行新書發布會,多位作者出席介紹新作,互相交流,新書貫徹「人文關懷」的宗旨,多着重香港傳統文化及個人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