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海尋珍

環保路上起始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31
《論語》有云:「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套用在黃錦星身上是最貼切的。
中國工運史、華南史權威首本中文學術文集面世──《陳明銶史學文存》收錄半世紀治學心得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8
如今,陳教授第一本中文學術文集終於順利面世,完成陳教授生前心願。《陳明銶史學文存》收錄了陳教授撰於 1970 年代至 2010 年代的30多篇具代表性中文學術文章。
徐是雄關於中國與人類文明著作 英譯版即將發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6
徐是雄教授認為,關於國家和國際間的治理,許多嶄新和原創的概念、原則、理論和倡議,還有前所未見的創新文明要素,均伴隨着新中國而誕生。這些因素將繼續推進人類文明的演變,達到可持續上百年以至千年的高度。
卡住你的不是人生,是選擇:跳出5種心理困境,活出自在人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4
我們大腦的適應能力會隨着年齡而有所下降,但只要願意努力,大腦仍有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可能。作者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提醒,才能有效地改變自己。
英雄與時勢:讀《史立德:不一樣的印記》有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3
史立德先生的成長經歷和事業發展歷程,從少年在屋村長大,通過不斷努力進修,成為一名擁有碩士學位的企業家,並擔任多項公職,為香港的工商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並分享他如何克服困難,在人生道路上創造輝煌的故事。
要學好中文,不能不讀唐詩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0
《一本正經學唐詩》是一本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作者以幽默生動的筆觸,讓讀者深入了解唐代大詩人的智慧和優雅文學意境,引導讀者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粵語語音特色與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承傳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7
粵語語音系統緊密承傳着中古語音,尤其聲調上對四聲與清濁的保存,在各種現存方言當中是較完整及理想的一種。
開創屬於亞裔的輝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6
趙小蘭出生在台灣,來到美國時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然而,憑藉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她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亞裔女性內閣成員。
粵語與詩詞的理解與欣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2
藉粵語的語音特色,我們今天仍可將唐代作者這種透過聲律傳遞情感旨趣的苦心安排,在聲音演繹之間重現。故此說掌握粵語這一語言,對於傳承與學習中華文化來說,事實上有莫大的作用與意義。
居禮夫人:寂寞而驕傲的一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30
瑪麗一定會有成就,她也一定要承受寂寞,因為,這就是她的人生。
突圍思考:擺脫困局,超越勝敗情緒的人生觀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9
所有的道路都不可能是康莊大道,不可能將財富、名譽同時收入囊中。不要只想貪圖別人的道路而忽視自己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只要今天盡全力邁出一步,就確實比昨天有所進展。
脂肪的力量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1
我們通常將人類的肥胖視為缺點,但也許是因為我們不曾從大自然的角度思考這件事。有鑑於前述的悖論,我們該重新檢視人類的肥胖問題。
微觀《漢書》:我們可曾了解 漢人為何相信天意?
作者:潘銘基2024-06-12
我們閱讀《漢書》,不要輕易放過一個字詞、一段情節,古人惜墨如金,援筆以書都是非常精煉,不會浪費筆墨的。
古籍課堂拾憶
作者:潘銘基2024-06-07
古代文獻數量繁多,浩如煙海,能夠涵泳其中,神態自若,游刃有餘,自是極不平凡。我在大學一年級修讀鄭良樹教授任教「古籍導讀」科時,經常有這樣的感覺。
AI 高速發展時代中的那些變與不變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6
對了,這本書沒有任何一段話是用生成式 AI 寫的。至少到現在,我還是希望人類在創作時,盡可能保有純粹的匠人精神,在心中產生一字一句皆出自我手的滿足感。我相信,這是我們與 AI 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李欣錫:尋向所誌,古道照顏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2
在明媚的中文大學校園裏,煒舜兄寄來書稿,囑我為之序。我向來喜讀故事,不意激動難平,諸位師長的故事裏我曾參與過、見證着,正穿行而過,於是,我寫下這些故事,一瓣心香,致敬每個時代飄然遠去的巨大背影。
當時只道是尋常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5
餐廳是一時一地的產物,廚師更是生命有限的凡人,有想去的餐廳就要趁着當下,不要猶豫,世間諸般事,當時只道是尋常,回望卻已不可復得。
是學人,也是詩人──序《從王土到共和:「清末一代」古典詩人淺談》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02
本書作者是學人,也是詩人,他在取材、組織、裁斷等方面,固然顯示了學人的本質,同時在評說詩作方面,也表現詩人才有的感覺和見地。
將糧食作物放到歷史中詮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7
真正的種質資源交流與發展基於什麼樣的背景與動因?演進路線是什麼樣的?外來食物的傳入帶來了怎樣的影響?它們在技術、經濟、社會、文化等許多層面是如何與本土融合發展的?
李小龍傳奇:(反)殖民欲望與毀滅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27
為了擺脫華人陽剛焦慮與創傷,拒絕面對自身的局限,一生刻苦耐操,仰望成為荷里活巨星,贏得美國主流市場的垂青;李小龍奮不顧身、追求完美與目標的意志、無邊的渴望,成就了他的英雄傳奇。
進場理由消失時 就停損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14
每一筆交易都要分開看待。停損的唯一標準是:進場後發展不符合預期,即使出場後,股價又回到原先預想路線,也不必扼腕。
人人都該了解B型企業運動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07
B型企業運動在剛起步的前10年,發展已經呈倍數成長,我相信B型企業及其相關理念將成為改革資本主義經濟的催化劑。要理解這種轉變,我們需要系統性理解這項運動的廣度和範圍,包括它的變革動力與歷史。
黃兆漢:論學詞宜從草窗入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4-06
我很相信,研究學術,入手是很重要的。適當的入手,對將來的前進一定有大的幫助。學詞也不例外,學草窗可通往夢窗,再從夢窗便可通往我們學詞的終極目標清真了──「以還清真之渾化」!
閻連科:文學創作中的真實性有多重要?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9
我們可以說寫作以真實為信仰,如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說的「真實是文學的責任」樣,在作家與寫作的信仰和責任中,真實是經驗的魂靈,而真實性則是真實之魂靈。
平淡而優美的時光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23
香港的景物變化很大,北角的春秧街、佐敦的柯士甸道,將來會如何變化,我們不知道,但至少,在文章中,可以窺見現在的面貌,為今日的香港留下清楚而寫實的文字記錄。這些呈現在我面前的文字畫面,富有真實感。
聖典與儀式:古老智慧在現代社會的回響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7
聖典深信每個人都有神聖潛能,在面對當前問題時,這種信念似乎尤其發人深省。有一件事或許值得一提:在史塔爾洞發現獅人像時,正值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夕。戰爭帶來的教訓不在每個人都失去神聖感時,大禍就在眼前。
朱崇科:劉以鬯的南洋敘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16
香港現代主義者劉以鬯和南洋時期的劉以鬯也並非截然不同的身份並列。恰恰相反,前者恰恰是立足於後者之上,既有繼承,又有突破和超越,雖然前者的創新性和實驗性遠遠比不上劉以鬯回到香港時的巔峰水平。
品字三個口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9
常人喜甜厭苦,好比好逸惡勞,誰都願意大睡懶覺而不肯在毒日下汗流浹背。「甜」味讓我們充滿愉悅,輕鬆而滿足,「苦」味則每每刺激思考、調整身體的缺欠,是以咖啡煙草皆苦,凡藥也苦。
《黃花崗外》的革命鈎沈與道義重估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2
廖女士以《黃花崗外》為黃世仲、《黨人碑》及孫中山共和精神正名和傳揚,是一種歷史正義感和學術真精神的卓越體現,也為當代研究和闡釋中國革命史和民族精神史提供了一種獨特方法和學術樣本。
中國瞳孔·世界眼光·時代表情──看《香港第三隻眼睛》評論集感言
作者:編輯精選2024-03-02
春寒料峭的2024年1月,我收閱管喬中,筆名彥山的《香港第三隻眼睛──20年評論集》,倍感親切溫暖。書名是有藝術構思的,有強烈的光影磁性力,有思想、有詩性、有情感、有哲理乃至有懸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