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05:27:50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書海尋珍

改變世界的新觀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9-06
只是教導組織或課堂成員要保持成長心態已經不夠,以成長心態行事不再只是個人的責任。現在,組織或課堂的領導人也有責任創造成長心態的文化。
諾獎得主費爾普斯:我想在經濟學模型中加點「創造力」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31
我想創建一個完全屬於自己的理論模型,而非延伸或改良其他理論家的基本模型。在我的構想中,我認可一般人的創造力。
多元力量影響文本及故事:讀譚徐鋒《察勢觀風──近代中國的記憶、輿論與社會》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28
輿論一旦流行,也成為推動改社會發展,乃至改革的力量,反過來,社會發展也修改及協調輿論,輿論及社會發展,與社群歷史記憶,三者實是互為影響,一起推動歷史發展。
《香港飲食遊蹤》──以歷史考證寫成知趣並重的香港飲食史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27
這次撰寫《香港飲食遊蹤》的過程,可說是一場爭分奪秒的時間競賽,令人感受到一種無法言喻的緊迫感。從下筆至成書期間,不少舊式食肆和著名食府,一間接一間的倒下,回憶中的美味一去不復返,只能不勝唏噓。
文明背後的軟體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24
互惠利他主義之所以如此有效,核心在於一項簡單的經濟學原理。
特朗普成功上位的要素:知識精英的共謀與兩個平行的美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17
出現於主流媒體的那個美國,是運籌帷幄的全球中心,大都會的生活,然而,之外的世界,許多人的真實生活是一連串的失業、轉業與再就業,以及不動產淪為移動式房屋的心酸血淚。
歷史上的關羽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16
陳壽《三國志》中與關羽相關的核心要素有二:一是極其忠誠,比如他對劉備忠心耿耿;二是非常守信,比如他透過斬殺顏良來表達對曹操寬宏大量的感激之情。
袁國勇:顯微鏡下觀穹蒼 祖父曰:用藥用兵同變化,為醫為相一權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4-08-15
香港的震撼性集體回憶,除了1918馬場大火、1953石硤尾大火、1962颱風溫黛,還有2003沙士、2019新冠,其中一半都跟袁國勇有關。兩次抗疫,加上溫黛那年冬天病危入院,差點沒命。
昔日篳路藍縷,今已佳木成林──《三代人》序言
作者:金耀基2024-08-11
香港中文大學為了慶祝60周年,中大社會學系編輯了一本紀念冊《三代人》。這本書展現了中大社會學系本科生與研究生三代人的發展歷程,折射出中大這所知識力和國力的表徵在過去60年的豐碩成果。
英氣:一本你不知道的另類香港史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7
《英氣》是了解香港歷史的入門書籍,讓大家知多些香港和國家之緊密相互關係。書中的主角經歷,猶如一位導賞員帶領大家回到過去的香港,見證時代的變遷,大家不宜錯過!
宮寒並非子宮寒冷,其實是指婦科功能失調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4
在許多中醫典籍中,宮寒的概念其實是源自於「衝任虛寒」、「腎氣虛損」的體質名詞。而衝任、腎氣,其實都是古代中醫常用來描述「生殖功能運作狀態」的名詞,代表的是「生殖功能運作不足、生殖系統反應下降」的意思。
孫中山的陰影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2
1925年夏,汪精衛的權力和聲望都抵達了頂峰。的確,由於他身處中國政治的中心舞台已經有20年之久,似乎並沒有人意識到,他領導實際政務的能力還未曾經過考驗。
邁向碳中和 是眾人之事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2
邁向碳中和是眾人之事,數十年來,我從日常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做起,亦非常感謝太太和女兒等家人合力同心,支持同行低碳樂活,包括日常有衣食、節能節水、綠色出行、減廢回收等,簡約生活態度可以令人生更清爽!
梅彥昌:城大學者與國際專家合著 剖析大學排名對各地高教系統的影響
作者:編輯精選2024-08-01
香港城市大學唐寧(Kevin Downing)教授和兩位國際專家合撰了《解構大學排名榜──從三大系統談起》一書,追溯高等教育排名系統興起的歷史,深入剖析它對高等教育及其管理系統的影響。
環保路上起始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31
《論語》有云:「仕而優則學,學而優則仕」,這句話套用在黃錦星身上是最貼切的。
中國工運史、華南史權威首本中文學術文集面世──《陳明銶史學文存》收錄半世紀治學心得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8
如今,陳教授第一本中文學術文集終於順利面世,完成陳教授生前心願。《陳明銶史學文存》收錄了陳教授撰於 1970 年代至 2010 年代的30多篇具代表性中文學術文章。
徐是雄關於中國與人類文明著作 英譯版即將發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6
徐是雄教授認為,關於國家和國際間的治理,許多嶄新和原創的概念、原則、理論和倡議,還有前所未見的創新文明要素,均伴隨着新中國而誕生。這些因素將繼續推進人類文明的演變,達到可持續上百年以至千年的高度。
卡住你的不是人生,是選擇:跳出5種心理困境,活出自在人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4
我們大腦的適應能力會隨着年齡而有所下降,但只要願意努力,大腦仍有充分發揮自身潛能的可能。作者提醒我們要時刻保持警惕,積極尋求他人的幫助和提醒,才能有效地改變自己。
英雄與時勢:讀《史立德:不一樣的印記》有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3
史立德先生的成長經歷和事業發展歷程,從少年在屋村長大,通過不斷努力進修,成為一名擁有碩士學位的企業家,並擔任多項公職,為香港的工商業發展做出重大貢獻。並分享他如何克服困難,在人生道路上創造輝煌的故事。
要學好中文,不能不讀唐詩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10
《一本正經學唐詩》是一本集知識性和趣味性於一體的優秀著作。作者以幽默生動的筆觸,讓讀者深入了解唐代大詩人的智慧和優雅文學意境,引導讀者領略中華文化的魅力。
粵語語音特色與傳統文化的學習與承傳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7
粵語語音系統緊密承傳着中古語音,尤其聲調上對四聲與清濁的保存,在各種現存方言當中是較完整及理想的一種。
開創屬於亞裔的輝煌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6
趙小蘭出生在台灣,來到美國時連一句英語都不會說。然而,憑藉自己的勤奮努力和不懈追求,她一步步實現了自己的夢想,成為美國歷史上首位亞裔女性內閣成員。
粵語與詩詞的理解與欣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7-02
藉粵語的語音特色,我們今天仍可將唐代作者這種透過聲律傳遞情感旨趣的苦心安排,在聲音演繹之間重現。故此說掌握粵語這一語言,對於傳承與學習中華文化來說,事實上有莫大的作用與意義。
居禮夫人:寂寞而驕傲的一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30
瑪麗一定會有成就,她也一定要承受寂寞,因為,這就是她的人生。
突圍思考:擺脫困局,超越勝敗情緒的人生觀點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9
所有的道路都不可能是康莊大道,不可能將財富、名譽同時收入囊中。不要只想貪圖別人的道路而忽視自己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路,只要今天盡全力邁出一步,就確實比昨天有所進展。
脂肪的力量
作者:編輯精選2024-06-21
我們通常將人類的肥胖視為缺點,但也許是因為我們不曾從大自然的角度思考這件事。有鑑於前述的悖論,我們該重新檢視人類的肥胖問題。
微觀《漢書》:我們可曾了解 漢人為何相信天意?
作者:潘銘基2024-06-12
我們閱讀《漢書》,不要輕易放過一個字詞、一段情節,古人惜墨如金,援筆以書都是非常精煉,不會浪費筆墨的。
古籍課堂拾憶
作者:潘銘基2024-06-07
古代文獻數量繁多,浩如煙海,能夠涵泳其中,神態自若,游刃有餘,自是極不平凡。我在大學一年級修讀鄭良樹教授任教「古籍導讀」科時,經常有這樣的感覺。
AI 高速發展時代中的那些變與不變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26
對了,這本書沒有任何一段話是用生成式 AI 寫的。至少到現在,我還是希望人類在創作時,盡可能保有純粹的匠人精神,在心中產生一字一句皆出自我手的滿足感。我相信,這是我們與 AI 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李欣錫:尋向所誌,古道照顏
作者:編輯精選2024-05-12
在明媚的中文大學校園裏,煒舜兄寄來書稿,囑我為之序。我向來喜讀故事,不意激動難平,諸位師長的故事裏我曾參與過、見證着,正穿行而過,於是,我寫下這些故事,一瓣心香,致敬每個時代飄然遠去的巨大背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