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8:45:02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書海尋珍

顧客到底不喜歡什麼?
作者:編輯精選2020-10-01
美林顧問對於我們的軟件小毛病有很多意見,他們認為我們應該能修正這些問題。但是,對於能從根本轉變他們工作方式的整體重大改良,他們卻隻字未提,這是因為他們沒有體認到我們可能蘊藏着解決那些工作的力量。
數學與生物有關係嗎?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20
大家覺得數學是個抽象、單純、空靈的學科,想不透要怎樣才會和他們覺得實際、複雜、務實的生物學扯上關係。
回饋是怎麼變質的?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9
我們最常聽到關於回饋的抱怨,竟然是「我沒有得到足夠的回饋」。這告訴我們,即使回饋的形象這麼差,大部分的人仍然渴望得到回饋,而且直覺知道(如果執行得當)它是件好事。
用10年時間,累積1000萬美元財富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2
一個普通的中產階級,如何合理規劃支出和消費、如何進行有效的財務管理,如何透過投資實現財富成長。
豪放派藝術大師──我的繪畫老師饒宗頤教授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12
饒宗頤教授的繪畫風格,總的來說,是豪邁奔放的,這主要是由於他以豪雄勁放的書法線條入畫,所以我以「豪放派」一詞去形容他的畫風。
為什麼有些服務生的記憶力超強?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06
人們一旦投入某項任務,就會有一股想要完成的衝動,這股衝動會隨着任務愈來愈接近尾聲而增強。這股想要完成任務的欲望,剛開始可能只是假偽的需求,但是到了後來,經過忘我的投入任務,一股真正的需求便產生了。
身體力行 承傳使命——專訪余達之孫女余皓媛
作者:編輯精選2020-09-05
余皓媛承傳了祖父余達之的善舉,積極參與社會服務,為兒童及青少年爭取權益,對社會及工商業界,付出莫大的貢獻。她希望年輕人保持正面樂觀的心態,努力尋求新知識,亦可多參與社會服務,身體力行,讓一代影響一代。
余達之改革廠商會,推動發展觀塘工業區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30
戰後初期有不少商人為香港作出相當大的貢獻,余達之是其中的代表人物。其成就遠遠不只是帶領行業發展,他在教育、慈善等方面更是貢獻良多,相關課題和研究,使學界更深入了解香港經濟背後的力量。
陳明銶:余達之建又一村 開香港風氣之先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29
就香港而言,達之翁在九龍塘的又一村住宅社區建設項目絕對是超前、超時代的大膽嘗試,以現代社會均衡發展的眼光規劃,極有遠見。以香港現況而言,尤其是嚴重的土地房屋問題,達之翁當年的建樹實有參考的價值。
資本主義與技術進步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16
傑文斯的錯誤根源很簡單:使用資源得花錢,他當然知道這點,但他認知不足的一點是,在市場上競爭的公司有多麼想要減少在資源上的支出,藉此多擠出一點利潤,畢竟,多省一分錢就是多賺一分錢。
陳耀南:單周堯「牛刀小試」 漢語疑難渙然冰釋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15
拜識單公後,就常常想像:好學而早慧的他,發覺自己姓氏與常字異讀,也在他豐沃的心田,早就播下千百種子。
完美主義者,小心自律神經失調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09
我在診間看過很多容易緊張,甚至導致自律神經失調的人,背後都有着自我要求完美的心念,特別是身處網絡世界,很多時常「晒恩愛」、「晒成就」,拚命展現自己認為美好的那一面,想盡辦法隱藏所謂不好的一面。
你的寵物和你不一樣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08
如果增味劑聞起來特別有吸引力,狗會立刻明顯的陷入狂熱,主人便認為這種狗食很讚。但實際上,可能只是聞起來很讚而已。到底,增味劑取悅的是誰?
單憑數字不能證明真相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02
用什麼樣的方式來報告機率,對於我們如何理解它,以及我們在情感上如何處理該信息,都有巨大的影響。對於和我們健康和壽命相關的信息,這點尤其真確,世上已有太多例子,可是人類依然繼續沉迷於此。
王欣浩醫生:如何成為稱職的爸爸?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01
作為一位爸爸,我應該如何教育孩子呢?作為一位醫生,我如何為孩子排除世界上所有病痛?作為一位丈夫,我如何能幫助太太固本培元,繼續幸福的生活?
何文匯:讓德智並重的《三字經》再次教化眾學子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25
《三字經》是一篇提綱挈領式的韻文,既能傳授常識,又能灌輸正面的價值觀,在現代社會尤其有用。
《走進陌生的國度:俄羅斯》的創作後記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19
每個人的際遇逃不離時代的布局。活在大時代的夾縫,在對的時間在對的地方遇上對的人,可能比中彩票更幸運。
字旅喜相逢 疑是故人來
作者:文灼非2020-07-18
馮珍今新作《字旅再相逢》中收錄12個人物專訪,受訪者全是香港文化界的中堅分子,來自不一樣的領域,有文學、藝術、歷史、電影、戲劇、音樂、宗教等。
迎戰新病毒:鍾南山的驚人氣魄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12
新冠肺炎是自SARS之後,中國老百姓再一次感激鍾南山,因為他又一次對中國老百姓說了實話!人們感謝這位84歲的醫者,乘坐高鐵連夜到達疫區,把真實的情況大膽地說出來。
香江第一文膽
作者:賴慶芳2020-07-11
楊興安在年輕時曾擔任著名武俠小說家金庸的秘書。金庸創辦香港首屈一指的中文報章《明報》兼任社長,楊博士是社長辦公室的行政秘書,深得賞識與重用。
為利瑪竇着迷
作者:李韡玲2020-07-10
這位宇宙人不過是一名意大利天主教傳教士而已,但魅力非凡。他的名字是Matteo Ricci,為了成為中國人他為自己改了一個中國名字「利瑪竇」。
小思:隨着馮珍今的字裏行間去看掠影浮光,有啟發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09
隨着馮珍今的字裏行間去看人間草木,不奇怪!她總在散步中忘不了自然與文學。這位由經濟系轉到中文系的文學愛好者,熟讀詩書,在雜花草木中挪移腳步,學習草木特性,背誦文學作品的模描,反映自己心緒。
當代九大弔詭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05
假如我們希望成功因應今日生活中的種種劇烈變化,首先必須提出一個將這些變化加以組織的辦法。否則,我們心中將充滿無力感,並且對於超出我們控制乃至理解能力之外的事件感到束手無策。
查爾斯.韓第:痛苦帶來轉換人生的勇氣
作者:編輯精選2020-07-04
父親過世後的那幾年,我和各行各業頗有成就的一些人談過話。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故事,在經歷痛苦或打擊後,他們才被撼動,被震上了另一條人生道路。
以厭世的心來愛世界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8
偶爾會看見年輕人的臉書寫着對我來說很負向的評論或想法,看起來好像對人失去信心,但他們平日卻認真投入這個世界,也熱情待人。當我問起他們的負向貼文,得到的回應是:「老師,我們是用厭世來愛這個世界。」
老化就是致病的最大元兇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7
用不着任何研究或統計數據來說明,我們都明白現在的情況,老化隨處可見,年紀愈大愈明顯。
重構鄭裕彤一生之旅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5
2016年初,我們接受周大福慈善基金主席鄭家成先生委託,為乃父鄭裕彤博士撰寫傳記。鄭先生提出的要求是切勿炫耀家族財富和個人成功,不要歌功頌德。
21世紀是弄髒的一方與假裝乾淨的一方的戰爭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1
機器人學、人工智慧、數位醫院、網絡安全……這些所有未來經濟最具戰略價值的部分,所有可激增我們的計算科技,甚至是能源消費方式、日常行動,都將變得完全依賴稀有金屬,這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可確實感受到的基礎。
診間裏最後一瞥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0
這裏沒有停止上班的概念,全年無休,365天24小時晝夜不間斷的維持高品質服務,看同仁們奔波忙碌着,不得不向這個偉大的醫院禮讚。
詹姆斯·西蒙斯:最神祕的避險基金富豪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14
早在其他人還在仰賴直覺、本能、老派研究方法做預測的時候,西蒙斯就已經決定挖掘堆積如山的數據、運用高等數學、研發最先進的電腦模型。他激發一場革命,橫掃投資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