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才健常年在第一線與大科學家交流,深刻了解到他們與我們對於科學的認知有着相當大的差異,相較之下,這些大科學家更敢於質疑。
本書是台灣企業界現階段最迫切需要的經營指引,完整解析「家族企業」治理、傳承與接班工程,提供全方位的具體建議與實用解方。
道教對你來說是什麼?中大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聯合世界各地的道教專家,歷十五載寒暑,於今年5月付梓出版《道藏輯要.提要》一書。主編黎志添教授冀望此書可以讓廣大民眾重新了解道教傳統和提升道教文化的地位。
如何才能在一個謊言充斥的年代,保有中國讀書人「對自己,對別人,對藝術,對人生,對自己和別人的國家,對人類的今天和未來,都能夠冷靜地,然而又是積極地去看,去講,去想,去寫」?這並不容易。
《文武之道》一書,鼓勵對博雅文化的體驗空間,讓更多的本地人理解文化的真正意義,不獨指感官性的欣賞或專門化的獨一概念。
這次疫情不僅是對公共健康、醫療體制及個人生活的挑戰,也是對生命倫理學的挑戰。
長期在靜思書軒閱讀好書,我深切體認,閱讀不只是知識的傳輸,更可以陶冶心性,成為生活的能量。「靜思閱讀書軒」透過空間營造,讓孩子與老師都能夠貼近閱讀,擴大視野,從閱讀中得到滋養和安慰。
眼光轉向自己,爸媽也是獨立的存在,放手,才會發現生命的彩蛋。
即使是實實在在的技術革命,都不保證能為投資人帶來利益。或許,從「鬱金香泡沫」破滅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知道如何應對。
現代文化充斥着像是色彩密碼這樣的「性格」框架,可是你的性格真的那麼固定?真的無法改變?與其逃避或壓抑內心的情緒,不如擁抱這些情緒、用這些情緒來改變自己。
我慢慢發現,當我一無所知的時候,這些廚師並不介意分享,可是,當他們發現你懂得他所說的,他們會樂意甚至迫切地分享更多。
聰明、經驗豐富、在專門領域具有高度專業的人,在做極具影響力的重大決策時,仍然可能莫名其妙的盲目。他們中的是說故事的魔障。
《遐邇貫珍》作為香港印行的報刊,除了上述的資訊外,有很大一部分的篇幅是報道香港的英國管治、香港的經濟和民生等方方面面,時距香港開埠才十數年,資料之珍貴,由此可知。
「多模型思維」方法,也就是結合數個模型來解釋複雜現象。多模型思維的核心思想為藉由結合不同的邏輯框架來產生智慧。不同模型強調不同的因果關係,而各個模型的蘊含和帶來的洞見,將會交織、重疊產生新的火花。
《文化新語》一書,就是一群文化幕後精英的訪談,從他們的訪談中,認識他們如何在兩岸四地的文化及藝術領域作出的不同貢獻。
成熟的社會必須有自我修正、進化的能力,公民教育是第一優先的教育核心,不單單是培養有思辨力的台灣的公民,更要培養出具有普世價值的世界公民。
各種生物的構造與功能之所以成為現今的樣貌,絕非偶然也非一蹴可幾,那些看似隨機的演化過程,卻足以構成生物體種種複雜巧妙的機制,盲眼鐘錶匠究竟需要多大的能耐,才能打造出各種精美的鐘錶?
困境的關鍵並非在於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而是無法正確認識什麼才是「真正的問題」。想要解決真正的問題,需要「重組問題框架」(reframing)!
2020年是充斥着太多不安的一年,國與國、城與城、人與人之間,築起了一道道防護的牆。《該怎麼成就你的人生》既談個人如何翻轉大腦,也談整個社會應該具備的成長心態。
不工作的世界即將來臨,現在的職業技能全都可能被機器取代,未來的職場面貌會變得如何?人類沒有了工作,還剩下什麼?
早於江戶時代,中國的神靈傳入日本,並逐漸被納入日本民俗及宗教系統中,更發展出了在中國沒有的習俗。中大學者吳偉明教授在其新作《和魂漢神:中國民間信仰在德川日本的在地化》正正是探討這個有趣的現象。
《百年中國學術與文化之變:探索中國的現代文明秩序》與《中國文明的現代轉型》可說是我的現代化論述的兄弟篇,二書同為我1966年出版的《從傳統到現代》的後續書寫。
由於漢學的發展一直跟現實世界息息相關,是以它的實用價值長期受到社會各階層的廣泛肯定。因此,2000多年來盡心經學者有若恆河沙數,而他們的行事、思想、著述等都一一成為「中國經學」不容忽視的內容。
文咸街與周邊社區,乃至於東西南北商業貿易活動,以及連結南洋、新舊金山,甚至全球的多方網絡始於何時?是怎樣逐步形成的?當中又有哪些鮮為人知、起落跌宕的傳奇故事?
喜馬拉雅資本管理公司創辦人及董事長、著名投資人李彔為大家剖析,為什麼我們不能成為像巴菲特那樣的價值投資者,那是每天的金融報道沒有告訴你的事。
矽谷知名創投安霍創投(Andreessen Horowitz)的共同創辦人霍羅維茲用了18年心力,用一本書總結了12條問題,幫助你探求企業文化,將企業帶向高鋒。
一年又快過去了,你想做的事情是否又做不成?想要改變自己,又無從入手?這本書,歷練30寒暑又再度出版,為你提供最新、最終極的答案,不可不看!
我寫了超過1400 首詩,現在出版的《晚晴集》是我的第四本詩集了,裏面收錄了約670首作品,都是過去四年的一點成績。它們的內容包括記事、懷人、寫景、抒情、詠物和題畫等等。
近年來,許多港人對粵語的前景感到憂心忡忡,《兩文三語—香港語文教育政策研究》的作者梁慧敏和李楚成從語言學家的專業角度出發,肯定了粵語這個極具生命力和包容性的地方語種。
李春陽《白話文運動的危機》一書,可以視為半部當代中國文學史、半部中國漢語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