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櫻花遇到春暖才開花,所以日本櫻花是由南開到北。而更南的台灣比日本的櫻期更早,而且時間更長,1月到3月都是櫻季。

有幸十八廿二時,在這麼綺麗英式校舍度過了無憂無慮的青蔥時光,這些年一直跟着我,不曾衰老,像這粉紅色的花崗岩。

為鼓勵更多專業YouTuber創作Shorts,擴大其短片的市佔率,YouTube在今年2月起,向創作者派發Shorts廣告收益的45%,實為一德政!

今年屬寒冬,櫻花花期雖較往年晚,位於南投縣水里鄉的阿本農場是今年台灣最早滿開的櫻花園區,過年前一周已正式開放。

日本是大多香港人最喜歡去旅行的國家。在開放通關後,飛往日本的旅客激增,或許也可以嘗試一次日本環島遊?

東京工資中位數為年薪620萬円(34萬港元),香港為24萬港元,台灣為14萬港元,以我獨家的乳酪指數來計算,東京生活最容易了!

哥拉巴園景色宜人,地理位置優越,可以俯瞰整個長崎港。而這間木屋的起源,竟是源自一對蘇格蘭父子。

來長崎想遊軍艦島,一定要跟本地團,不可單獨闖島,而且上島前,還需要簽署一份「生死狀」。

廣州十三行位於珠江約300呎的十三行區,對面就是英法租界的人工小島沙面島。如出一轍,17世紀鎖國時期,德川幕府在長崎興建了一座扇形的人工建小島,名叫「出島」,方便監控外國商人。

無論是香港的退休銀行家、退休醫生、書法大師、美國加州的退休科學家、旅居澳洲的香港人,個個都去過日本數十次,但仍然第一時間報團,同我一齊去癲!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的其中一個亮點是屋脊上的鴟尾。歷盡1200年風霜的鴟吻,到底是什麼神獸?為什麼香港志蓮淨苑大殿之頂與之相似?

這是一個狼狽的困頓年代。求死不能,求生更難。離港不易,回港更難。忽聞日本即將開放小型旅行團入境觀光,在家正好計劃日本首發團。

「一雞死,一雞鳴」,傳統零售快速向網上零售傾斜,電商的生意愈來愈好,才可以快速侵蝕傳統店面。

今年收到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及新北市民宿協會邀請,到九份旁邊的金瓜石拍攝「齊鼓、祈鼓、迎日出、種希望」元旦日出活動,我忽發奇想,不如即場做埋直播?

今年數位廣告有望佔全球廣告總收入的近2/3。據估計,中國以外80至90%的數位廣告市場,由Alphabet、Meta和亞馬遜三巨頭控制。

喬布斯在天之靈應該笑了,因為四大科技巨企之中,蘋果得到最少的討厭度。大眾甜心是怎樣煉成的?

台灣的電視台,除了大媽大叔唱台語老歌,還有神婆半仙們談命說運的大迷信,指點迷津口沫橫飛。

候鳥南飛,我們都追逐陽光而活,北半球的南方自然比北方吸引!

深水埗主教山地底埋藏一個古羅馬式蓄水池。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水宮,外型和功能都很相似。

現任總統哈利法是阿聯酋國父扎耶德的兒子,兒子有世界第一高建築留名,而父親擁有這間世界最豪華的清真寺的名字而流芳百世,叫Sheikh Zayed Mosque謝赫扎耶德清真寺。

明清年間多次海禁,直到雍正五年才准許粵民出海。一位名叫陳孟德的客家人帶同老婆謀生活,由深圳觀瀾搬到這牛尾海的一個無人荒島上開村,兩夫婦設田曬鹽為生,命名此地為「鹽田梓」。

慢船,緩緩駛離中環,今夜不眠的維多利亞港,燈火通明。這慢船怎麼這樣的快?

我得到了天堂的門票,卻過門而不入明日黃花避風塘。幾十年吃掉了無數避風塘炒蜆、炒蟹、艇仔粥,都是在岸上冷氣十足酒樓餐廳。

日落西山,西環是港島觀日落最佳地點,除了西環泳棚,不必排隊的選擇還有「日落觀瀾亭」。

鑽石山上從來就沒有鑽石,但銀礦灣就真的出產過亮晃晃的白銀!

立於龍脊之上,但見飛龍在天,景觀異常豐富,令人目不暇給。

冷漠的海參崴被如血夕陽吞沒在萬頃津波之上,甲板上那個日本太太還在向歷史揮動絲巾……

1850年開港,俄羅斯水手將這個太陽升起,海面泛金光的海灣命名為Golden Horn金角灣,開始建立了小村莊「符拉迪沃斯托克」,意為控制東方。由於位居日韓中的三國交匯之處,這處地方快便迅速發展起來。

帶團友登上鑽石公主號,離開橫濱港,展開青森睡魔祭十天日俄深度遊。最令我渴望的港口,是登陸曾為故土的海參崴!

疫症全球大流行,令人們旅行習慣發生巨大改變,大家發現旅行不一定總是要去那麼遠!所以本地度假Staycation方式,將會變成新旅遊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