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了這麼多學生,香港會否有足夠人才應付將來社會的需要?如此嚴峻的局面,教育局怎能放手讓個別學校自己面對?學校又可以如何面對?教育局提出的「軟着陸」,具體政策內容是什麼?
在殿堂級的文字之外,在寫作方面弘揚經典美學還有許多門徑。王國維在《宋元戲曲考》的一個論點在研習經典和仿古寫作方面給我們很有意思的啟發。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阿爾修勒博士曾進行為期一年的兒童色彩調查研究。他發現,對於孩子們來說,色彩有其固定的意義。那麼,我們應該如何為孩子搭配出一個繽紛且健康的彩色環境?
本文以科目的性質、協作、應用、學出望外和社會化學習5個角度,分析5個學生的個人反思報告。
我們在生活上遇上的每一件事物,都是促使我們成長的元素和動力。對孩子來說,家庭和學校是兩個主要的學習場景,家庭成員和學校的師長如果能掌握現場的時機,循循善誘,對於孩子的成長會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孩子不能專心作畫,這是常見的現象,為什麼呢?怎樣引導孩子專心地作畫呢?
在這樣的人間,我們的確得到前所未有的活力和自由,然而,若抓不住人類的自覺和尊嚴,節日氣氛的轉化,除了青少年取向的消費風光,究竟還剩下些什麼刻骨銘心的意義?
美術教育是人類社會一項重要的文化素質教育活動,對培養幼兒的情感、觀察力、積極性以及操作能力等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對幼兒進行早期繪畫學習,最有利於培養幼兒的創造力。
中大伍宜孫書院所有學生都要參與通識教育課程,這門課更新了學生對學習的理解,給予實踐新學習理念和方式的機會,有助未來的持續和自主學習過程,也促進了個人成長。
大學之道是人間倫理的座標,建構優秀文化的磐石。它要面對的是意識形態、族群偏見、民粹躁動和威權扞格。在動靜、進退之間,不固執一端,須有本末、終始、先後的考量,這對我們當前的處境實在是發聾振聵的啟發。
在幼兒美術學習,「聽」和「看」都很重要,所以學習活動設計必須留有互動環節。合適的教學策略是學習目標要具體、統一;表現形式幼兒班可自由一點,少兒班可明確一點,青少年可引導生活探究。
新中國成立以來,各部門頒布的減輕學生課業負擔的政策文本多不勝數。但這些三令五申的政策不但沒有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更在教育內卷化、唯分數、升學論、超前教育等觀念的影響下陷入減負和增負的怪循環。
至於「孟母三遷」,一般人在意她的取捨依據,甚至帶有階層歧視的意識。不過對幼童的成長來說,遠離市井營利之徒以及生死墓葬的玄虛想像,作為啟蒙教育的抉擇,正如孔子因材施教的「無(毋)友不如己者」。
多少年來,海泉兄關心社會。認識國家。進而努力在工作中,盡量把他的所學,所專,去幫助不同領域,不同階層的朋友。
審美教育應該成為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範疇,審美素養更應該作為國民教育一項重要的能力指標,我們下一代才成能真正提升文化水平和創意表現。要達成這個目標無論家庭、學校、社會、單位都要共同努力。
將經典的情意、境界結合世情,再斟酌中國文字的美學元素融入現代作品中,對年輕讀者來說,會較有親切感。
多年教授研究生「課程設計」一科時,學員的品流非常多元,人數一般都有60、70人。他們有大、中、小、幼的教師,教授不同科目,具有不同年數的教學經驗……筆者怎樣去處理這種「個別差異」呢?
早年受到不少啟發,作者嘗試從下列多方面試圖改變傳統的教學法,本文嘗試回顧作者在大學教授的生涯中,如何從城市設計開展多元的智能學習、促進同學合作,明白合作共贏的道理,以及增加中期回饋以期改善自己的教法。
若能及早認識幼兒各年齡的繪畫能力發展重點及特徵,從無意義的塗鴉畫到有主題、有意義的內容,可以比較容易判定哪類繪畫表現正常、哪類表現特有個性。
自從〈廉頗藺相如列傳〉成為公開試考核的經典篇章,坊間關於藺相如的人物形象已有大體的分析。不過原文的字裏行間和脈絡呼應之處,仍有很多值得注意的細節,可作為褒貶藺相如的參考。
兒童創意表現最大的助力應該是家長鼓勵、正確學習形式和爭取表現機會,「才能」的差異不是關鍵因素。很多個案都證明:人與人的差距,最小的是智商/天份,最大的是堅毅。
作者先後任教了3年小學、11年中學、20多年大學和研究院,教學經歷豐厚。受到陶行知和巴西教育家Paulo Freire的啟示,開始探求多元化啟發學生學習及思考的方法。當年的多元智能學習是怎樣的?
如今《國安法》雷厲風行,敏感的課題諸多避諱,專業發揮已受到動輒得咎的外緣侷限。留下來的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理據分明的指引,提振士氣的支援,以及「授業」、「解惑」因材施教的發揮空間。
不論是畫比較簡單的主題,還是比較複雜的畫面,利用組成元素去分析和觀察,肯定有助於孩子的學習。但是,形狀和線條表現僅僅是畫畫的一種手段,千萬不能把它作為一種繪畫創作的單一技法。
孝敬不等於順從,這個道理,與「慈愛不等於順從」並無二致,可說是對父母的相應回饋。
老師和家長都必須花點心思引導,才能讓繪畫成為孩子的終身喜好。不然,在初小之後,大家便會看到很多孩子的興趣轉向工藝、設計、雕塑類型的學習,甚至對藝術創作日漸疏離的普遍現象。
本欄由開始到現在已經刊出了99篇文章,轉眼間7年多過去了,作者從未來學校教育到個人經驗發表了什麼意見?
為了探究學習的性質,筆者自2008年開始花了6年多時間,用了近74萬字完成《現代學習與教學論:性質、關係和研究》一書。為了方便一般讀者和教師閱讀,開始改寫成約3000字的文章,並刊登在灼見名家上。
當孩子們驕傲地把他們的傑作展示給家長看後,大家會如何處理呢?當他們的作品,尤其是藝術作品日益增多的時候,又該怎麼安排呢?
同樣的「日暮聊為梁甫吟」,諸葛亮等待的是他心目中「使臣以禮」的賢君,讓自己做出超越晏嬰的成績;而杜甫等待的是「當今聖上」派使者捎來的喜訊,有幸重登仕途,切勿重蹈晏嬰的覆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