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眼

數衷情:畫出想法來
作者:潘瑩明2019-07-13
由於在數學課裏,要學生「畫出想法來」是一個新嘗試,事前大家多少有點擔心,不知道學生會畫出什麼來,甚至可能什麼也不畫。
我的評估觀:從不批改學生每天交來的數學習作,到由學生自行設計考試題目,到和學員一起共同建構論文。
作者:黃顯華2019-07-06
筆者努力嘗試設計不同的評估方式,讓中學生、大學生和研究生把評估視為學習的一個過程,為未來人生可能面對不同的考驗作準備。
玩具、工具、教具的STEM+ 學習延伸
作者:林桂光2019-06-29
筆者在思考這類STEM活動的課程拓展時,想及有兩個發展方向,都是從其「硬件屬性」出發。其一主要是如何從玩具角度,加入專屬知識和技能,轉化為一種能力比試評估的工具。
不忍木蘭「辭」── 一首倫常失序的童話詩
作者:許志榮2019-06-22
《木蘭辭》作為常用教材,多以「盡孝」概括木蘭代父從軍之原因,但當中有不少倫常問題仍待處理。
家長大學
作者:黃顯華2019-06-15
從家長參加家長大學活動後填寫問卷和接受訪談得知,「式宏家」的感恩文化已植入家長的心田,很多家長表示對本校舉辦多元化的親職教育懷抱着感恩心,並支持學校推動生命教育和「心之校園」。
生涯規劃:學習經歷多樣性
作者:黃顯華2019-06-08
啟夢者計劃(DreamStarter)是一個全新的社會創新教育,透過一個體驗式的尋夢之旅,學校希望從小培養學生運用創新思維為社區帶來改變,從中學習企業家精神,凡事懷着信心解決問題,迎接未來的挑戰。
數衷情:畫出你的數學來
作者:潘瑩明2019-06-01
觀課時和課後看學生的作品,每一位的內容都很豐富,填滿一張A4紙。他們畫出來的分餅方法各適其適,配合圖畫而寫出來的答案也各有不同,不像平日上數學課時,常常因為怕出錯而什麼也不寫。
科藝創新共享空間
作者:林桂光2019-05-25
筆者配合近年全球關注科藝創新發展,思考傳統學習空間創新改造的潮流,重新審視「區域資源共享中心」建構模式。
生命教育──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校本課程
作者:黃顯華2019-05-18
香海正覺蓮社佛教陳式宏學校持續推動「心之校園」生命教育課程,讓小學生在六年的學習生涯中,螺旋式地的心靈養分,進而擁抱「我能行」的信念,成為一個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的「三好」孩子。
學校發展主任的特質、作用、能力、角色與策略
作者:黃顯華2019-05-11
大學的學校發展主任帶領學校同工攜手推展以校為本的學校改進工程。任何形式的夥伴協作計劃在學校的推行都要透過發展主任與學校校長、教師之間的互動才能真正付諸於實施。
《義勇軍進行曲》的危機意識與意識危機
作者:許志榮2019-05-04
看看對岸的《中華民國國歌》,兩相對照,《義勇軍進行曲》馬上相形見絀。這就是要檢討它欠缺正面意識、有負建政使命的重要理由,也是要反思是否要立法保護這首暫定國歌的內涵理據。
低成本、低技術配置的童創好生活
作者:林桂光2019-04-27
小組的年青團隊非常開放、好學,交流後十分認同「低成本、低技術配置、普及推動」STEM教育的理念。
數衷情:數學這一位朋友
作者:潘瑩明2019-04-20
作為數學老師,當然希望學生可以跟數學做個好朋友,所以會找尋多元化的教學策略,嘗試把數學各種的好,展現出來。
主要學習領域的中國元素──《亞太創藝談》
作者:林桂光2019-04-13
因為師資和教材缺乏,中小學在「中國元素」的學習和表現並不理想,特別是視覺藝術科的中國書畫學習,和地方文化特色的延伸學習都比較弱。
計劃的性質和特式──大學與學校夥伴協作之學校改進計劃
作者:黃顯華2019-04-06
學校改進的真正目的並不只是讓學校看到自身的不足,而是幫助學校揚長避短、提升學校教師團隊的整體專業能量,從而在校內建立一套自我完善的機制。
自主學習之畢業專題
作者:海星2019-03-30
畢業專題是自然學校最具特色、又最自主的課程,多年來有很多有趣有難忘的題目,學生的分享內容,往往成為每年開放日的分享題目,向公眾朋友,再一次到台上分享,讓大家感受孩子的熱情。
STEM+校本課程發展
作者:林桂光2019-03-23
要發展STEM+ 教育,還須要有「政策」支持,校本層面就必須校本課程發展(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政策配合。
同父異母的幼教兩兄弟
作者:簡明宇2019-03-16
一般人談起幼教,直覺便是指幼稚園教育,甚至政府也只有免費幼稚園教育措施,而沒有免費幼教措施。原來本港幼教有兩兄弟,一如粵語長片劇情,乃同父異母所生,際遇差天共地。
從情感和發展的角度了解學校所在社區
作者:黃顯華2019-03-09
「社區暴走冒險家」的單元以循序漸進的原則去設計,由整體的社區探索為首,然後逐漸縮窄學習範圍至社區內的不同設施及為我們服務的人;目的是讓學生首先建立整全的社區概念,再縮窄範圍進行較深入的認識。
再談悅谷學習社區
作者:海星2019-03-02
現今中國的教育及學校制度,以考試為主的教育觀點,自主學習是難以做到的。於是在兩年前創辦了悅谷,一切由零開始,實驗自主學習的可能性。
美國STEM教育發展
作者:林桂光2019-02-23
今天中國很多所謂的「STEAM教育」,事實上只是勞技學科或者小發明小創造的翻版而已,不過是迎合當今的熱點,包裝而來的。
唱國歌,奏國歌,還是修訂國歌?
作者:許志榮2019-02-16
凝聚民心和體現建政精神是國歌的應有之義。歷史告訴我們,國歌是可以修訂的。現行的國歌未能稱職,更要立法來保護,正反映出管治威信的危機。
行知結合、重視情意的學習
作者:黃顯華2019-02-09
亞斯理衞理小學用心設計了一套體驗統整課程,強調從做中學。該課程以常識科的學習重點為基礎,當中以遊戲、實地考察、閱讀、創作及設計四大學習活動為主軸,期望學生能透過多元化的學習活動,發掘出自身亮點及價值。
培育學生面對挑戰的希望感──父母的支持
作者:何瑞珠2019-02-01
即使父母未必能提供豐富的經濟資源,若能多點鼓勵和支持青年人的升就選擇,已經足以對青年人的希望感帶來正面的影響。
培育學生面對挑戰的希望感 才能堅定前行
作者:何瑞珠2019-01-26
正向心理學者提倡從人的心理情緒和素質着手,嘗試培養並發揮個體的優點或潛能,適應生命改變及挑戰,以達至個人成長。
中國大陸STEM教育的發展
作者:林桂光2019-01-19
多點了解中國大陸STEM教育發展情況,有利兩地的教育交流和相互促進。
香港的課程發展──20年來從制度到學校 專業精神和能力的提升
作者:黃顯華2019-01-12
提高教師專業精神和能力,從而設計出高素質的校本課程,是改善學生學習的最佳途徑。
尊重學生 改變心理──參觀悅谷學習社區見聞
作者:海星2019-01-05
參觀悅谷學習社區當天,校內一個學生也找不到,更沒有學校的氣息,但那天理應還是上課日,孩子都到哪裏去?
STEM教育資源
作者:林桂光2018-12-29
目前階段在發展STEM+教育上,可以說沒有太大的技術和資源限制,關鍵問題還是在於學校和老師的發展意願和心態。
文憑試中文科的教學與考核重點
作者:許志榮2018-12-22
從文憑試中文科的「讀、寫、聽、說」四卷來看,聽、說兩項的設立其實模仿學習外語的英文科,然而審視它們的考核重點,不難發現其中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