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儘管受到疫情和不斷變化的地緣政治因素的影響,不少在中國或者與中國有重要業務往來的企業仍然對中國市場感到很有興趣。他們將中國看作他們的重要市場或供應鏈中心,亦或是兩者兼而有之。

中國的美妝行業將會進入一個新的階段。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企業家更加需要戰略思維,在大變局中找出致勝之路,同時加強企業的能力,迎接未來的機會和挑戰。

長期以來,香港習慣了定位自己為「經濟城市」,事實上並不是如此。從「全面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來看,香港特區政府到目前的做法可能仍然不太足夠。

最近,中國國務院審議了它的機構改革方案,重點是加強包括科學技術和知識產權在內的重點領域的機構職責優化和調整。這一結構性改革將有助於中國更好、更快地實現科技創新目標。

中國已經展示了在工業、科學和技術領域的廣泛能力,並繼續朝着現代化社會的方向邁進。可以預見,這個趨勢發展之下,中國將為構建新的世界經濟秩序作出重要貢獻。

我認為兔年應該是中國經濟好轉的一年,除非出現一些特大的黑天鵝事件。2023年中國亦會持續為世界經濟增長作出很大的貢獻。

美國戴爾公司近期宣布,計劃旗下所有產品不再使用在中國生產的半導體零部件,並將50%的產能移出中國。與其視作中美脫鈎的證據,不如是中國在價值鏈上的向上游。

愈來愈多的公司也意識到,中國已經成為了創新的靈感和知識源泉,並且如果想要在中國獲得成功,他們需要深度理解並參與進來。對於其中一些公司來說,中國戰略甚至是他們全球戰略的核心,當中包括什麼?

每次我踏上廣州地鐵的時候,腦海中依然會再次浮現1999年我們合作時的情景。時至今日,廣州地鐵已經發生了巨大改變,但企業改革的步伐卻一直沒有停止,20多年前改革的路已經成為基業長青的一部分。

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形勢目前還非常不穩定,許多公司仍在努力搶佔先機。現有的整車廠需要不斷學習,並且同時尋找適當的機會革新自己以適應新的遊戲規則。不過,傳統車企所積累的經驗和能力往往是初創企業所不具備的。

展望2023年,中國的經濟前景會是怎麼樣的呢?如果我們排除極端情況來看的話,我認為有兩種可能發生的情況。

對任何一個經濟體而言,知識型工作者的數量和品質是衡量其發展能力的重要指標。優秀的管理諮詢公司是培養知識型工作者的很好的溫床。

跨國企業的領導層應該以新的視角看待中國,並深刻理解改革的真正原因是什麼。他們應當分辨出什麼是政治口號,什麼是基本的商業邏輯,並從而制定自己的商業戰略。

外資企業會停止在華投資嗎?或者他們會將現有的投資轉移出中國嗎?我認為是不會。對許多公司來說,聚焦中國市場是不可或缺的,並且在未來將變得更加重要。

中國未來將繼續發揮其本身在數字化和供應鏈等方面的優勢,推動全球電子商務市場健康發展,這亦將有助於維護多元穩定的國際經濟格局和促進國際貿易的進一步開展。

今天在「百年未見之大變局」中,不少企業高層都在思考大變局對他們企業的影響和含義是什麼。當然,他們會詢問的顧問應該對他自己的行業比較了解,但他們更需要那些能夠看到全局和可以剖析複雜問題的「廣博」者。

人才可以怎樣搶回來?我認為改變香港的產業分布應該是最重要的問題,即是如何將產業多元化。除了房地產和金融之外,我們還可以發展什麼支柱產業?

過去十年來,創新和創業一直是中國政策的核心主題。在今天,科技創新已是中國政策的重點。

中國的宏觀環境在不斷的變化和發展中,因此企業戰略家必須採取非線性、多維和跳躍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

不少跨國公司已經認識到了有效利用中國市場機遇及應對競爭挑戰的方法。當跨國公司在中國的認知不斷演變之餘,他們考慮的因素亦在不斷調整,思考探索着更基本的要素。

諮詢公司給客戶的質量取決於公司的追求、價值觀、定位、和人才素質的體現。建立一家能夠經得起時間和價值考驗的institution,應該是諮詢公司的追求。

2014年博思艾倫公司成立100周年之際,作為博思艾倫的傳承者,博斯公司剛慶祝完這歷史性的時刻之後不久,公司就被合併到另外一家公司裏,而原本的有百年歷史的優秀諮詢品牌,亦湮沒在了歷史的洪流中。

諮詢顧問是一份以價值觀為本的專業,從業者們必須明確和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並貫徹篤行。

香港的創科需要新思維、新戰略。當中國在以科技創新作為發展的重要綱領的時候,香港必須同時配合發展,以更全面的全局觀和視野來迎接新的機會和新的挑戰。

儘管香港的經濟仍面臨不少挑戰,但我對特區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若香港能與內地以及海外地區擁有更好、更大規模的連通性,香港則可以繼續保持並且加強作為中國內地與世界連通的「超級聯繫人」角色。

儘管有人說全球化可能會結束,有區域化甚至於本土化的趨勢出現,但是相比於政客來說,企業特別是跨國公司是相對比較理性和邏輯性的。從供應鏈的角度,企業考慮的因素還是那幾個,而中國仍佔有比較優勢。

香港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擁有良好的經濟基礎和得天獨厚的金融優勢。在加速推進數字化轉型的同時,積極融入大灣區的發展,以更好地發揮其代表中國與世界交流的重要窗口作用。

我建議李家超特首將香港定位為一個「戰略城市」,在全港形成具有戰略思想的氛圍。除了在戰略上解決香港內部的問題之外,亦應緊密連繫內地和對接全球,強化香港優勢,講好中國故事。

中國的中央和地方政府繼續為電動汽車行業提供大力支持,包括提供補貼、直接投資以建立新生產工廠或研發中心以及提供資金支援海外收購。預計在不久的將來,市場競爭將變得更加激烈。新玩家的湧現和市場的加速整合

中國的整車廠正在引領智能座艙技術的發展。從整體的角度來看,智能座艙設計的基線將會提升到一個全新的水準──從由功能以及技術驅動的可用性,提升到由環境以及情感驅動的設計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