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輪船要開了,船上的人都走上甲板和送船親友道別。一條條五彩繽紛的紙彩帶從高高的船頭飄下來,送別的人執着另一端。巨輪緩緩而行,彩帶漸漸被拖長,終於彩帶被扯斷了,在空中隨風輕蕩。

在此欲請教容若先生,請問所得資料,有沒有說孫中山先生携同多少人馬來港?帶來多少槍枝?帶來多少金錢來香港設立這足以抄家滅族的造反會社?然後叫楊衢雲加入?

弘一法師在63歲臨圓寂之前,寫下令人感懷的「悲欣交集」四個字。這幾個字可以看出他對死亡離世的態度。

今年正值蘇曼殊逝世百年紀念,他生於中國動盪的年代,給我們留下傳奇的生命痕跡。

羅秉威老師學有所長,無償地扶掖後學,志尚高雅。但恐怕一生都是過着窮困的日子,香港便是有這樣默默無聞的人物!

今悉饒公謝世仙遊,福壽全歸。桃李成蹊,著述如林,光照後學,遺澤人間,饒教授真無負此生。

較遠古歷史都說廣東為南蠻之地,何來深遠話音文化呢?

有人說中文難學,原因是不懂得分門別類去掌握。因為中文之中分口頭語和書面語。語言中又分母語和地方語之別。

一流的創作人才一定具逾於常人的天分,但尚要有精進的學習精神和苦心經營的意志,懂得變通亦很重要。

梁羽生受上司羅孚之託,化名寫寫兩大名家作品的異同,原意是掀起話題,使武俠小說更受關注。

蘇雪林認為上古文化如希臘、印度、希伯來、天方,都不是閉門造車創做出來的,其來有自,應予重視。

衛聚賢的論述何以不能得到主流學者的推崇及鑑賞呢?筆者認為原因是他的見論走得太遠,太前衛。

衛聚賢性格倔強,一生多是窮困時刻,飽受磨難,但他研究學習毅力秉性驚人。他有真才實學,對別人評價絕不上心,受人嘲貶不以為然。

袁世凱做了83天皇帝,鬱鬱而終。賺得全國聲討唾罵,親友故舊背棄,做了千古罪人。

袁世凱能成為獨當一面的練兵大員,其實也費盡心機,四處奔走,並非理所當然的天降大任,

1884年(甲申年),朝鮮發生內亂,袁世凱帶兵殺入漢城,將引起動亂的親日派大院君誘捕押回天津,平息內亂。然而,列強對朝鮮各有所圖,清廷對外則以和為貴,袁氏以一人之力在朝鮮維護大清宗主國地位,景況可知。

興中會諸君子﹐皆一時人傑﹐以其才略膽色氣概﹐及與當日社會權貴巨賈交往之深。

柔然進犯北魏,馮皇后召回藏身羌部的哥哥馮熙領兵與柔然軍隊交戰,大獲全勝,洗掉馮家當年恥辱。

在這幾百年乾坤混沌中,北魏的出現創造文化史上極重要的角色,把北方遊牧民族社會的生態,過渡為農耕文化的生態。

後來武俠小說愛寫異人,棲身僕役,恐怕多受《崑崙奴》影響。

那男子又在口中吐出一個二十餘歲的女子來,兩人一起對飲調笑嬉玩。

李娃嫁入鄭家,治家甚嚴,持孝至甚。後鄭生父母皆歿,鄭生守孝畢,遷任刺史,李娃封汧國夫人。

《李娃傳》寫唐代書生愛情遭遇,曲折多變,寫出人間嗔怨,世道滄桑。

孫恪正茫然不知所措的時候,只見妻了的衣衫裂開,向着剛才叫嘯的猴群追去。

落第秀才孫恪巧遇美人,共諧連理,一天被告知夫人為妖,他將如何應對?

「車中女子」中各式人物描述字數不多,都寫得鮮活,人入有血有肉,聲貌如在眼前,呼之欲出。

中國文人筆下讚美女子,不外乎「溫柔貌美」四個字。但唐人筆下,亦有剛毅勇武的女俠,如驚鴻一瞥。

〈變魚記〉全篇寓意深刻,結構之精密,描繪細節之生動,寫作上敘事手法之靈活多姿,均為上乘佳構。

本篇出自李復言的《績玄怪錄》,題名「定婚店」。是民間傳誦月下老人的故事,亦是「月老」一詞的來源。

唐時興起以散文寫的短篇文言小說,這些作品受到當時正統文人的輕視,稱之為「傳奇」,以示與高雅文章有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