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靈犀

弄假真的可以成真?因為大腦機制會騙你
作者:洪 蘭2019-04-13
大腦因為回答的情境不同而活化程度不同,入戲愈深,大腦前額葉皮質區對自我的壓抑愈大,入戲到忘我的地步時,就會發生像艾爾帕西諾受傷之事。
轉念讓你更快樂
作者:洪 蘭2019-04-06
空間是個很主觀的東西,《陋室銘》就是一例。所以心態很重要,星雲大師說:「杯子滿了裝不下水,房間滿了住不了人。人只要轉念一想,天地自大,人生就快樂了。」
對現況的無助 正是奮起的契機
作者:洪 蘭2019-03-30
實驗證明,無助、想放棄的情緒,其實是演化對不幸事件的反應設定。那我們要如何在絕望中仍不放棄努力?
言多必失傷元氣?少說一字竟殺生又飛錯國
作者:洪 蘭2019-03-23
言多必失,人在說話時,進入大腦的氧只有原來的24%,大腦缺氧,神經細胞會死亡,考慮不周時,講出來的話會得罪人,得罪了君子還好,得罪了小人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划不來。
實驗證明:說愈多的人,其實愈無知?
作者:洪 蘭2019-03-16
你是否遇過某些人,特別喜歡表現出對任何事情都有研究、無所不知?康乃爾大學教授們提出的達克效應證明:愈是這樣的人,其實愈無知。
探索工作的意義
作者:洪 蘭2019-03-09
在職場要快樂須有三個條件:專業、敬業、樂業,這三個次序不能顛倒:你一定要先有專業,能夠應付工作上的要求才會快樂。你還得看到你工作的意義才會快樂。
家暴虐童頻傳 根本原因是經濟
作者:洪 蘭2019-03-02
怵目驚心的虐童事件,大多來自於經濟壓力。當家庭高壓鍋逼近臨界點,孩子便成為犧牲品。到底應該怎麼做,才能避免悲劇不斷重演?
人生的大智慧 該如何教呢?
作者:洪 蘭2019-02-23
父親憑著他的斷案經驗洞悉了人生,給自己減少了許多煩惱,真是大智慧,只是這種智慧要怎麼教呢?
成功的關鍵:必備熱情與毅力
作者:洪 蘭2019-02-16
成功的人不是最聰明的人,卻是對工作充滿熱情,不計成敗的人。成功沒有捷徑,熱情與毅力是通往成功唯一的途徑。
文憑只是一張紙
作者:洪 蘭2019-02-09
教改喊了半天,還是脫離不了文憑的迷思。 反而是100年前,許多名校的教授,是沒有文憑的。
滑手機添智力?學習沒那麼簡單
作者:洪 蘭2019-02-01
科技進步,3C產品的發明也改變了學習方式,坊間不乏標榜數位學習,甚至增強腦力的遊戲,但研究指出,有效學習還須配合即時回饋機制。
失禮不能當率真!總經理親自電話面試 短短幾句話讓到手的工作飛了
作者:洪 蘭2019-01-26
現在社會開放,不再講究這些基本的禮節,但是我很想問,什麼時候,我們的年輕人把粗鄙當豪情,無知當樸素,失禮當率真,低俗當可愛了呢?
受傷的不只身體,虐童禍延三代
作者:洪 蘭2019-01-19
媳婦熬成婆後,為何也開始虐媳婦?虐童、家暴時有所聞,受害者不只是肉體受傷,甚至大腦會改變運作機制,影響終身行為。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
作者:洪 蘭2019-01-12
人生真的沒有白走的路,用心走過,自有收穫。
教出零缺點的孩子 但為何他仍一無是處?
作者:洪 蘭2019-01-05
我們的教育總是拚命在改正孩子的缺點,但在責備的過程反而罵光孩子的自信。缺點的反面不是優點,而是給予前進的動力。
勇敢冒險,才有機會成功
作者:洪 蘭2018-12-29
挑戰未知去冒險,或許會失敗。但不冒險,也沒機會成功。 只求安逸穩妥,換來的就是平庸無建樹的人生。
中國古文的妙處,外國人也知道
作者:洪 蘭2018-12-22
古文是老祖先化知識為智慧的心血結晶,雖然時代變遷,但人心、人性不變,距今近千年的《資治通鑑》,依舊有可學習之處。
爸媽留給我一生最大的福氣
作者:洪 蘭2018-12-15
中國人說「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的兒子會打洞」,它所指的不只是基因上的關係,還包括家庭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影響。我們身上多少都有父母的影子,平日做事以為是依自己的方式在做,想起來其實都有父母親做事的影子。
沒事多唱歌竟能健身加強心
作者:洪 蘭2018-12-08
從蜂蜜檸檬到軍歌,這次選舉出現不少歌聲。原來研究發現,唱歌是刺激身體最有效的方式。若長期生活在安靜無聲的環境,是會病倒的!
不想被科技淘汰 請學會這四件事
作者:洪 蘭2018-12-01
若不想被科技淘汰,就得重新思考教育的可能性。新世紀教育必須着重這四大能力:溝通能力、團隊精神、批判性思考和彈性。
亂世要用重典?攻心才是上策
作者:洪 蘭2018-11-24
加重刑罰,能夠阻止詐騙、販毒集團嗎?從歷史看來,恐怕只會造成反效果。法律與人相關,從人性下手,才能巧妙取勝。
教育多了音樂 社會少了監獄
作者:洪 蘭2018-11-17
愛音樂是人的天性,它能穩定情緒、舒解壓力,甚至在群體產生凝聚力,幫青少年找到歸屬感,台灣應當更重視音樂教育的重要性。
中華民國國歌 為什麼不唱了?
作者:洪 蘭2018-11-10
不唱國歌、穿夾腳拖上台、問政粗魯……,服裝、舉止的禮儀,現在已不復以往。不僅是學生,連教授、官員都失儀。
犯錯的是你,還是大腦?
作者:洪 蘭2018-11-03
人有自由意志,所以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腦科學發現大腦病變,會影響人的行為和判斷。司法體系又該怎麼看犯罪原因,以及做出判決?
情緒控制,幾歲教最有效?
作者:洪 蘭2018-10-27
大腦研究顯示,人的情緒是由自己控制的,而情緒控制的教育更要從小開始教。研究發現,5歲壞習慣已養成,就來不及改了。
讓孩子做五分鐘的傻瓜
作者:洪 蘭2018-10-20
J. K.羅琳說,不能犯錯,不如死了算了。但我們的教育卻不允許孩子犯錯,剝奪孩子從錯誤中學習的機會。
會動的教材,讓學習更有效
作者:洪 蘭2018-10-13
打電玩、看動畫也能變學習利器?會動的教材,能刺激大腦讓注意力集中,善用VR等科技融入課程,把學生引入知識大門。
想做出好決定?多看看祖先智慧
作者:洪 蘭2018-09-29
人們思考、做決定時,比起邏輯,更依賴經驗。重視團隊合作的時代,懂得做人最有用;而處世的道理,其實早就有先人法則可依循。
中秋節不要只會烤肉
作者:洪 蘭2018-09-22
國際觀不是會講英文而已,正如同中秋節的意義絕不只是烤肉,必須要了解其由來,才能培養文化的深度。
「他____犧牲生命,____出賣組織」笑話填空測你是幾年級生
作者:洪 蘭2018-09-15
歐盟成員往來密切,球場上仍拚命為國爭光。世界村、全球化時代,國家界線雖模糊了,但仍是自我認同的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