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靈犀

預防中風、失智 70歲也不嫌晚
作者:洪 蘭2020-09-12
研究證實,讀書、用腦可以改變大腦結構,增強心智與記憶力,而且效力能持續。但過了70歲再來練腦力,來得及嗎?
北歐爸媽育兒法則 孩子能吃苦才懂感恩
作者:洪 蘭2020-08-29
生活在艱困地區的鳥類,為何更善於屯糧藏食?社福完善,芬蘭父母為何還積極讓孩子做志工?唯有早點嘗過苦頭,才能體悟生命與感恩的心。
今日事一定要今日畢?洪蘭:拖延是壞習慣,但結果不一定都不好
作者:洪 蘭2020-08-15
面對煩人的代辦事項,你習慣拖到最後一刻,還是早點解決?根據研究,拖延的確是壞習慣,但選擇今日事、今日畢卻不見得有最好的結果。
不想發胖或健忘得靠它 養好你骨頭裏的神祕成分
作者:洪 蘭2020-08-01
我為了不得老人癡呆症,最近開始去健身房報到。研究發現造骨細胞分泌的骨鈣素,讓老鼠返老還童;套用到人體,延緩老化別無他法,就是去運動。
考不好要怪誰?拯救學生成績,老師該教的一個關鍵心態
作者:洪 蘭2020-07-18
看似理所當然的事,最容易被忽略,教學也是。研究指出,老師要改善學生成績,得先改觀念,做法是讓學生知道,成績不好,應該歸咎於誰。
小時候不會歧視,為什麼長大就變了?恐怕是你教出來的
作者:洪 蘭2020-07-04
幼稚園的孩子,都可以不分種族一起玩,為什麼長大之後,卻開始萌生歧視思想?原來是大人在生活中不經意一點一滴教出來的。
跟巴菲特學悲觀 擅長做心理準備的人,比較不會老
作者:洪 蘭2020-06-06
負面心理會影響身體健康,但研究發現,預想各種最壞可能並擬定解方,心裏有譜就更有能力處理,還能延緩細胞老化。
因為女生有「備胎」,所以肺炎死亡率才比男生低?
作者:洪 蘭2020-05-23
疫情蔓延,中國、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肺炎死者,均是男多於女。除了女性荷爾蒙能提升免疫力,還有這個決定性的基因密碼,讓女生有備無患。
跟別人不一樣 很需要勇氣
作者:洪 蘭2020-05-16
我跟朋友說,許多有成就的人,小時候都跟別人不一樣,都被排斥過。因為他們不屬於任何團體,所以能從外人角度看事情,敢打破成規和框架,看到新的一面。
你我都正在經歷的瘟疫,其實就是正常的人類歷史
作者:洪 蘭2020-05-09
你我都正在經歷的,是一段再正常不過的歷史。疫情令人類世界暫停,環境與萬物卻悄然復蘇。謾罵與抱怨之後,是否也該冷靜下來檢討自己?
疫情下的歧視 科學有解
作者:洪 蘭2020-04-25
肆虐全球的新冠病毒,引爆出許多潛在問題,包括人道救援和種族歧視。但或許,透過科學,可以改變偏見,使人性善良得以作用出來。
找回同舟共濟的精神
作者:洪 蘭2020-04-18
其實同舟共濟一直是人類生存之道。我們看到德國人把水和食物留在公路旁給需要的人;有人自製口罩分送給沒有的人,互助的力量不但溫暖人心,甚至可克服身體疾病。
疫情讓家長抓狂 恐影響孩子一生
作者:洪 蘭2020-04-11
因為疫情在家上班,和孩子的相處時間變長,你快樂或抓狂?研究顯示,幼時的營養與經驗,可能影響孩子一生,家長能做的無非愛與榜樣。
避疫的意外收穫
作者:洪 蘭2020-04-04
在這兩個多月居家避疫中,我發現很多夫妻和親子的關係都改善了:因為過去大家忙,沒有時間溝通。其實最好的溝通就是面對面說話,哪怕吵架也比冷戰好。
想要人生不感空虛、不留遺憾?試試為他人付出
作者:洪 蘭2020-03-28
何謂有意義的人生?許多成功人士,為何在人生盡頭仍有空虛感?其實,焦點不在我們自己身上,而是他人。
皺紋是見證曾經有過的笑容
作者:洪 蘭2020-03-21
人只要健康,不必怕活得超越保險年限。走路倒是必須看腳下,因為老人摔不得,一坐上輪椅,健康就走下坡了。
最長寒假暴露教養危機 你的孩子,是12%邊緣人嗎?
作者:洪 蘭2020-03-14
疫情拉長親子時間,意外發現孩子不太一樣了。研究顯示,青少年看重同儕,卻有一成沒朋友。面對邊緣、憂鬱的國中孩子,家長該怎麼做?
錯誤觀念會耽誤孩子的一生
作者:洪 蘭2020-03-07
父母千萬不要道聽塗說害了孩子,父母應該讓孩子用最發達的腦去做事才會事半功倍。
看「口罩之亂」,是什麼原因讓人類忘了「分享」的天性
作者:洪 蘭2020-02-29
「分享」讓天災人禍下的人類,得以續命存活,面對武漢肺炎,搶購口罩的現象卻時有所聞,政府、民眾如何化解不安與恐懼,共度難關?
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
作者:洪 蘭2020-02-22
現在學生古文讀得少,社會歷練又不夠,說話常不分輕重。有同事便說:「說好話,不如把話說好」。這句話說得太對了,很多人職場不順利就是因為不會說話,明明一句好話,別人聽了卻火冒三丈,原來馬屁拍到馬腿上了。
還在糾結要當漁夫還是富翁?問題在「選擇權」!
作者:洪 蘭2020-02-15
碩士博士滿街跑、學歷太高工作不好找……,你我是否該先在職場中「卡位」?如何在每個機會來臨前,都有選擇權?
文盲更容易得失智症?閱讀能力愈強,你的大腦就愈不會退化
作者:洪 蘭2020-01-18
想防止失智症早早找上身,為何要「多閱讀」?研究發現,文盲失智的機率比識字者高三倍,閱讀能力愈強,思緒愈複雜,大腦活化愈多。
說服大腦,用「希望」扭轉人生
作者:洪 蘭2020-01-11
一隻已經放棄的狗,如果讓牠體驗可以逃避的電擊後,牠會跳過柵欄去逃避。一個曾經絕望的人必須先看到希望,大腦才會重新啟動,這是為什麼幾乎所有失敗的人都需要沉潛一段時間才能東山再起。
如果政府無條件養你,你還會去上班嗎?
作者:洪 蘭2020-01-04
如果政府保障基本生活開銷,你還會去上班嗎?研究發現,其實大家都太高估金錢的價值了;若想找到生活重心,世上還有其他有意義的事。
白日夢的火花
作者:洪 蘭2019-12-28
當孩子在做白日夢時,他大腦會隨意活化某一些神經迴路,若旁邊湊巧有一條原本不相干的迴路,火花一碰撞,兩條神經迴路連接在一起,新的點子就出來了。
什麼大腦設定這麼厲害?讓台商回流、浪子回頭
作者:洪 蘭2019-12-20
這個設定,在大腦帶來幸福感,連結人與人。它能讓浪子回頭,也能讓台商回流,但台灣社會正因畸形選舉文化,漸漸失去它。
退休不悲觀 人生六五才開始
作者:洪 蘭2019-12-14
「活到老學到老」是有科學根據的!研究顯示,65歲是人生智慧的巔峰。帶着不老的心,必能活出有價值的退休生活。
為什麼會突然心情不好?你的大腦比眼睛先看到了「什麼」
作者:洪 蘭2019-12-07
直覺、第六感真的有影響嗎?其實,生活中許多一閃而過的畫面看似瑣碎,但大腦都默默記着,在潛意識偷偷影響你。
如何避免養出偏見?
作者:洪 蘭2019-11-30
孩子的心靈如一件白衣,被大人的偏見污染,就很難洗淨。大人在孩子面前,豈可不慎言?
人為什麼會盲從?和大腦演化有關
作者:洪 蘭2019-11-23
同儕壓力,常常是校園霸凌的源頭。孩子不敢挺身反抗,只能坐視甚至被逼加入。人究竟為什麼從眾?其實跟大腦有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