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冷戰也者,就是彼此努力擴大自己的陣營,壓縮對方陣營,亦即是昨天說的兩條統一戰線的對壘。

「人類共同體」是一個全新的概念,絕大部分內容都需要開發和注入,短期之內許多國家都未能完全適應,甚至無所適從。

跟我們中國人死要面子不一樣,美國人是可以講仁義道德的同時,做傷天害理的事情。

中國缺了一個像美國國務卿那樣專注國際關係,並且能不停地飛來飛去縱橫捭闔,排難解紛的高規格人物。

我們既然研判這是20年戰略機遇期,自然亦為機遇期的完結作出了準備。

禪究竟是什麼一回事呢?這得從釋迦如何開悟成佛說起。

在強項方面,我們可沿用四個自信這框架,這四點已經高度概括。這裏只想加一點:規模效應。

今天消費主要在歐美,財富也集中於歐美,形成了全球貧富不均,和全球消費不足。

今天政府可掌握所有市民活動的大數據,稅種和稅率都可以不用粗糙的一刀切,而作更合理和細緻的劃分和抽取,並作跨地域的全球抽稅。

金融危機將從美國開始,殃及全球,已經不是會不會發生,而是何時發生的問題。

特朗普為求生到處放火,他能否絕處逢生我們暫且放下,先看一下他種下的火頭和對我們的影響。

如果人類的存在,大不了只是良好意願的機械人包養起來的寵物,個人的生命還有什麼意義?

美國為首的西方工業國家若群起跟中國打貿易戰,我們手上有什麼武器?該如何應對?這是我們應該理性評估的。

時下的00後和90後,從小就收到「殖民地時代好,現在不好」的信息,出現港獨思潮。社會分化,貧富懸殊加劇,使時下的00後和90後在一個物質富裕的社會,產生「生於亂世」的感覺。

特朗普這次中國之行,劇情已經根據主題編好,他一早來電祝賀美國百年死敵共產黨的大會,和習近平連任黨魁,已經預告拐點的來臨。

融合是大勢所趨,到時最困惑的,將是那些反對派政客。如果繼續以反中亂港為政綱,將會沒有市場。

美國的金融問題,已經大到誰都救不了,我們不想救,實際上也無力救。

從最基本的客觀形勢出發,特朗普這次訪華,我們一定會賞他些甜頭回去,讓他好看。

這並非中央對港政策改變了,政策本來就是如此,不然的話,花這麼大力勁恢復行使主權為了什麼?

三居其一這局面,我看到2049年,共和國建國100年之前,必將打破。

香港的所謂「行政主導」,事實上愈來愈是港英訓練出來的政務官主導。

我們國家大力栽培上海取代香港這金融中心,幹了20多年了,成績如何?今天再就近推動前海,推動得了嗎?

人類在共產主義社會中最大的功能,不再是生產,而是不斷發展使地球更適宜人類居住和可持續發展的科技。

如果我們不從特區政府不合理的相關政策措施切入,永遠都不能徹底解決問題。

青年人不笨,知道自己只是活動布景板,並非主角。

中國是大國,周邊都是小國,而這些小國當中有突然壯大的,中國便會遭殃。所以我們不會做世界警察。

如今香港的傳統建制力量,從上到下都不想融入大灣區的話,就算是中央命令,特區也有各種對策。

從我國利益出發,我不想見到美國轟然塌下去,情感上我也不喜歡這情況出現。

在這中國特色天人合一思路底下,政權可以更替,造反可以有理,但國家是永存的。

中國不按西方思路走,也真的有自己的想法,最近習主席清晰提出「人類共同體」這理念,這是一個新的世界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