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 Mar 31 2025 16:45:23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大中華視野

沒有突破的對話:沙利文訪華
作者:盧兆興2024-09-02
拜登政府在處理美中關係方面,明顯被描繪成積極主動的政府,而不是消極的「跛腳鴨」。另一方面,中國也熱衷於強調中美關係的連貫性。這種國家利益的契合是美中關係發展的正面跡象。
兩岸互動新趨勢
作者:盧兆興2024-08-26
儘管兩岸政治存在分歧,但近來兩岸關係呈現出一種新趨勢、新模式,互動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頻繁和深入。如果正如已故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所強調的那樣,實用主義戰勝了意識形態鬥爭,那麼兩岸關係仍然保持謹慎樂觀。
中國的睦鄰外交:王毅出訪東南亞
作者:盧兆興2024-08-19
從更廣泛的角度來看,中國的一帶一路倡議、全球安全倡議和人類共同未來倡議,可以有望在東南亞取得突破。王毅東南亞之行及睦鄰外交的深層意義和影響,需要正確和客觀的認識。
奧運、國家認同與本土認同:反思與觀察
作者:盧兆興2024-08-12
內地和香港運動員在2024年奧運會上的出色表現,鞏固了香港人的中華民族認同和香港本土的認同,也為港澳國民教育的發展作出了巨大貢獻。
兩岸就撞船事件達成共識的觀察和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8-05
撞船事件的解決和達成共識,表明兩岸關係中務實主義佔主導地位。如果真是這樣,未來兩岸關係的發展,絕對不會像傳統觀點所想像的,尤其是許多觀察家將注意力集中在軍事和意識形態的角度那樣悲觀。
內地6宗跨境賭博案例分析
作者:盧兆興2024-07-29
最高人民法院強調,這6宗案件十分重要,因為它們涉及非法賭博、非法走私和非法敲詐勒索。所涉經濟犯罪為管理、隱匿、轉移非法賭博收益等。法院發表的聲明強調了習近平主席簽署的打擊跨境賭博犯罪的必要性指示。
中共二十屆三中全會及其政治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7-22
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繼續把中國建設成為一個強國,強調繼續改善經濟、完善制度、穩定社會政治、繁榮經濟、改善人民生活、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現代化和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走向新冷戰:北約針對俄羅斯擴張主義的宣言
作者:盧兆興2024-07-15
北約宣言也許可以被視為一種現象,顯示了在前蘇聯解體後不久,從美國領導的單極世界,到由許多快速崛起的經濟軍事強權組成的多極世界,尤其是俄羅斯、中國、伊朗甚至北韓等持續、艱巨和不懈的國家權力鬥爭。
港澳深珠四地加速融合 對廈門和金門的啟示
作者:盧兆興2024-07-08
澳門和香港與內地融合模式對廈門和金門融合的長期地緣政治和經濟影響不容忽視。原因是,隨着廈金大橋廈門段的建設,類似的基建設施發展先於人員互動和經濟合作的模式開始了。
加拿大擬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及其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7-01
在西方普遍認為中國「經濟威脅」的情況下,加拿大政府對中國電動車加徵關稅的計劃,已經獲得了當地汽車產業持份者的初步支持。儘管如此,雙贏的局面將是加拿大和中國之間的妥協。
俄羅斯與北韓防禦條約的地緣政治
作者:盧兆興2024-06-24
俄羅斯和北韓之間的軍事聯盟,將阻礙中國作為烏克蘭衝突的潛在和平締造者,以及在南北韓關係中充當潛在調解人的角色。
李強訪問紐西蘭與中國的貿易外交
作者:盧兆興2024-06-17
李強此次訪問紐西蘭不僅是繼王毅訪問惠靈頓之後的後續行動,也是以貿易為重點、以生產等共同合作領域為重點的新型南向睦鄰外交。
中國和巴西就烏克蘭危機及其挑戰提出的建議
作者:盧兆興2024-06-10
2024年5月23日,外交部長王毅在北京會見巴西總統首席顧問阿莫林。雙方就如何解決烏克蘭危機進行了深入討論,達成了六點共識。
中日韓領導人峰會的經濟實用主義
作者:盧兆興2024-06-03
這次中日韓領導人會議,經濟實用主義佔主導地位。儘管中國、日本和南韓的政治立場和利益不同,但這次峰會是富有成果的、有益和有建設性的,因為三國都關注深化經濟合作和人文交流的必要性。
賴清德觸碰紅線:兩岸緊張局勢與台灣內部政治動盪
作者:盧兆興2024-05-27
根據2005年3月通過的大陸《反分裂國家法》,有兩項重要條款可以為大陸干預台灣政治動盪和混亂提供理由,台立法院內外持續不斷的內部政治鬥爭在未來幾年若惡化,最終可能令大陸使用《反分裂國家法》。
中央積極主動管理港澳事務
作者:盧兆興2024-05-20
夏寶龍的7天澳門之行,與他上次訪問香港的情況相似,這表明中央對兩個特別行政區一視同仁,沒有延續「大香港、小澳門」的舊印象。
中國對多極世界的外交追求
作者:盧兆興2024-05-13
中國最近對多極世界的追求可以被解讀為中國社會主義和平等主義努力的標誌,旨在創造一個沒有霸權主義和單邊主義的公平世界,而是一個以和平、安全、秩序、繁榮和多邊主義為特徵的世界。
軍事外交及其局限性
作者:盧兆興2024-05-06
西太平洋海軍論壇年會代表了相關成員國所進行的軍事外交,但由於美國、中國、菲律賓等一些國家之間對軍事威脅的深刻不信任和相互的看法,它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話雖如此,至少象徵相關國家願意坐下來交換意見。
中美管控分歧的新外交:布林肯訪華
作者:盧兆興2024-04-29
中美雙方都在盡力控制分歧,以積極、有成效的方式減少危機和衝突。如果是這樣,那麼在亞太地區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軍事炫耀活動和聯盟建設活動中,我們就有理由保持政治上的謹慎樂觀。
第二次習馬會在政治及文化上的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4-22
馬英九4月份訪問大陸預示着兩岸在可能的對話和談判的逐步過程中實現文化聯盟的前景,並有可能充當兩岸之間的橋樑。儘管如此,大陸與台灣之間建立更友好關係的政治障礙仍然存在。
亞太地區地緣政治風險增加
作者:盧兆興2024-04-15
美國、菲律賓、日本和美國其他盟友的聯合軍演,以及這些國家簽訂最新的安全協定,已經使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到前所未有的程度,已引起中國的不安和不舒服的反應。
習拜外交重新接觸與重新定位中美緊張關係
作者:盧兆興2024-04-08
習拜電話會談內容主要是重申雙方眾所周知的立場,但為隨後其他官員就貿易和軍事事務的討論鋪平了道路。從某種意義上說,習拜電話外交不僅是雙方重新接觸的嘗試,也是雙方就貿易爭端和軍事相關問題進行深入討論預熱。
中國足球領域反貪腐
作者:盧兆興2024-04-01
隨着陳戌源為首的足球腐敗集團的垮台,中國足球現代化和發展的前景仍可保持謹慎樂觀。然而,這種樂觀情緒是基於一定假設,否則,今後幾年,反足球腐敗和推進中國足球現代化的道路可能仍將是一條漫長而艱難的道路。
分析王毅訪問紐西蘭與澳洲之行
作者:盧兆興2024-03-25
顯然,王毅此訪可以達到加強兩國對話、溝通與合作的目的,但由於深刻的意識形態和政治分歧,這種成功似乎遇到了進一步突破的巨大障礙。
國民黨的內部改革與外部政治
作者:盧兆興2024-03-18
國民黨在2024年台灣立法院選舉中表現亮眼後不久,其內部改革就成為黨內部分少壯派關注的焦點;其立法院政治在立法院中日益突出,民眾黨將成為決定法案和動議命運的「造王者」。
全國政協和全國人大會議對港澳台的意義
作者:盧兆興2024-03-11
香港和澳門預計將比以前更加「社會主義」,以更有效的方式處理民生,同時盡可能使兩個城市去政治化。
財政預算案2024|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及其政治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3-04
陳茂波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具有傳統的漸進主義預算原則,即任何預算的調整和改革都必然是漸進的、零碎的、一步一腳印的。
海峽兩岸就金門水域大陸翻船事故溝通的政治
作者:盧兆興2024-02-26
2月14日大陸船隻在金門海域發生的悲劇,最重要的非故意和政治後果,是引發了兩岸在務實和操作層面上,為了大陸生還者和遇難者家屬的利益而進行的討論。
金門驅離福建漁船釀2死慘劇對兩岸關係影響
作者:盧兆興2024-02-19
最近發生在金門海域涉及一艘無船名大陸漁船兩名漁民死亡的慘劇,具有重大的政治意義,因為事件的關注點在於台灣和大陸方面如何善後,將對未來幾年的兩岸關係產生影響。
港澳經濟繁榮與社會管治面臨的挑戰
作者:盧兆興2024-02-14
香港比澳門面臨更多挑戰,因為這個特區陷入了維持地產行業現狀和應對經濟下滑的兩難境地,尤其是中層和基層市民現在紛紛湧向大灣區消費,而不是周末和假日留港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