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田車公廟廣為外界所知,則始自1910年九廣鐵路通車之後。九廣鐵路設有沙田站,距離車公廟不遠,1935年又在車公廟附近增設臨時車站,令該廟成為旅遊勝地,香火日增。
救傷隊不單止在太平盛世提供急救服務,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香港進入戰爭時期,隊員仍堅守崗位。
文武廟是香港殖民地時期,其中一座最早興建的中式廟宇,位處上環鬧市,與繁囂的商業區,形成強烈的對比。
今天走進上水鄉,但見古屋與古樹交織一起,書室與功名石遍布各處,盡現這個家族的悠久歷史。
香港的東正教徒來自不同國家,有部分是華人,舉行禮儀時要使用多種語言。君士坦丁堡牧首區的都主教為希臘人,以希臘語為主,唸主禱文時則先用英語,接着是希臘語、廣東話、普通話和其他語言。
鄧志昂樓和馮平山樓至今仍屹立於校園內,分別被列為法定古蹟和一級歷史建築。原先的功能雖已改變,但外貌如初,彷彿仍見到當年華商捐款的身影和學人走過的足印。
開埠初期,華人抱有「生不入官門,死不入地獄」的心態,倘遇錢債爭執或是非仇怨,寧可到廟宇誓願,也不驚動官府。1847年,華人領袖包括盧亞貴和譚才等人集資興建文武廟,除了是宗教場所,也作為仲裁之地。
陪伴了不少兒童成長的王曦(加明叔叔),以94歲高齡安然離世,在教育生涯譜上完美的休止符的他,在中環聖保羅堂舉行安息禮。
本文介紹香港「縮小版」的包浩斯住宅建築群,還有亞皆老街的地標中電大樓及加多利山只租不賣的低密度房屋。
香港曾經滿街都是幾層高的唐樓,隨着城市發展,拆一座少一座,現在已變得愈來愈珍貴了。
香港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的總堂,位於香港島半山區般咸道2號,建於1926年,現已被評定為香港一級歷史建築。
雖然大部分村民已遷往城市居住,但每逢誕期都會回鄉一聚,維繫鄉情。
跑馬地曾經遍布三層高的洋樓,後來陸續重建為高樓大廈,今天只剩下幾幢舊式樓房讓我們緬懷。
要追溯天主教在大埔的傳教史,由1861年碗窰建堂算起,那是大埔區第一間聖堂,距今已有156年了。
廟街得名,源於街上的天后古廟。這並非單獨一座,而是一列五間,當中四座為廟宇,供奉名目不同的民間神祇。
要得知新蒲崗以前歷史,首先問為何此區叫「新蒲崗」?有新必有舊,即是先有蒲崗才有今天的新蒲崗。
過去每當颱風襲港,天文台職員在各處信號站將風球標誌升上桅杆頂端,向市民發出警示。
鴨脷洲的洪聖古廟在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建立,可見香港開埠前68年已有漁民和商人聚居香港仔。
凡乘搭電車出入灣仔的人,必定見到這幢建於1936年的中華循道公會香港堂。
早年的牛池灣有頗多先天道堂,現在僅餘萬佛堂和賓霞洞,先天道的影響力不復從前。
彌敦道經歷逾百年,初期位處軍事區和歐洲人住宅區,後經政府大力發展,商店、食肆和戲院如雨後春筍般出現。
蓮麻坑村獨處萬綠叢中,彷彿與世無爭。
白沙澳村仍保留傳統面貌,未有湧現三層高的現代丁屋,今天看來宛如世外桃園。
九龍半島於1860年割讓給英國,為何延至20世紀初才有教堂落成?
在長洲這個小島上,便先後建立了四間天后廟,但現今最多島民尊崇的神祇卻非天后,而是北帝。
當香港島成為英國殖民地後,外籍傳教士開始來到這個人口稠密的小島,興建教堂傳揚福音。
香港開埠不久,天主教傳教士已在港島以外的地方傳教。
英國接管新界後,傳教士隨之而來,開闢新天地。
巴基斯坦人口有超過9成信奉伊斯蘭教,來港的巴籍人士更接近100%為穆斯林。
跑馬場西面遍布大片墳場,由皇后大道東轉入黃泥涌道開始,有回教墳場、天主教墳場、香港墳場、巴斯墳場、印度人墳場,再走入跑馬地區還有一座猶太人墳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