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拾遺:探尋港九歷史遺跡》主要介紹非建築類別,也涉及少量歷史建築。
建於1911年的舊球場是中國最悠久的哥爾夫球場,場內有不少明清時代的古墳,部分仍有原居民拜祭,令球場增添古舊氣息。2018年香港哥爾夫球會向古物諮詢委員會提議將粉嶺球場整體進行評級,但至今沒有定案。
中華基督教會合一堂、英華女學校及前倫敦傳道會大樓三者,反映了倫敦傳道會及後來中華基督教會在港島中區傳教和辦學的悠久歷史。
瑪利諾修院學校予人的第一印象,就是獨樹一幟的建築特色。從高空看,校園有兩座合院式建築,利用四面的建築物圍繞中央的方形庭院,設計如同歐洲中世紀的修院、學院或大宅。
警務處於8月6日至8月7日及8月13日至8月14日共4天開放第二代油蔴地警署,除了讓市民參觀,還設有展板介紹警署特色、油麻地歷史及區內重大事件。
張愛玲就讀港大時,新文學運動作家許地山擔任中文系系主任兼教授,其時中文系設在鄧志昂中文學院大樓,許地山的辦公室估計在二樓附有露台的房間。張愛玲有修讀許地山的課,兩位近代著名文人在香港首次接觸。
穆斯林在香港已生活了一段長時間,現存的清真寺大都歷史悠久,建築風格充滿異國情調,成為獨特的城市景觀。若將現有五座清真寺的歷史背景連繫起來,可以看到伊斯蘭教在香港的發展脈絡。
由東華三院興建或管理的建築物,部分已達百年,有些更出現在東華成立之前。檢視這批歷史建築,可以縱觀香港社會百多年來的發展。
去年3月我在以色列旅行時走訪多處宗教遺址,部分與耶穌有關,現根據《新約聖經》和聖經專家的敘述,嘗試重組耶穌在世上最後一星期的經歷,並對比古今面貌。
今天香港約有2000多名信徒,他們平日在會址或私人地方聚會、祈禱、讀經和唱詩,宗教氣氛並不濃烈。一般人忽略了巴哈伊信仰的存在,其實此宗教在香港已有過百年歷史了。
往昔的荔枝窩幾乎瀕臨荒廢,只有太平清醮才有村民從四面八方回來參與,緬懷鄉情。但自六年前開始有團體進駐荔枝窩推行鄉郊活化計劃後,荒田已經復耕,部分棄置村屋亦翻新,準備發展民宿,令沉寂的荔枝窩漸漸復興。
水月宮經歷過兩次重修,破壞了原來一些特色,2010年獲古諮會確定為三級歷史建築。
中華書局在書展期間,推出了一本《神聖與禮儀空間:香港基督宗教建築》,作者分享了多年來對教堂的觀察和研究。此書應是第一本以香港教堂為主題的書,介紹的建築物包括有羅馬天主教、基督新教和東正教。
進行多時的中環中區警署建築群活化工程已竣工。活化後,政府以「大館」命名,結合了歷史古蹟與藝術於一身的大館,今天5月29日正式開放供遊人參觀。
我第一次觀看糧船灣天后海上出巡是在2004年,之後亦看過多次,認識整個流程。當年沒有太多外來人知道這項節慶活動,但隨着資訊發達,已愈來愈多人專程到來參與。
聖母神學院默默地守在大嶼山東岸近60年,一直鮮為人知。院內的隱修生活及中世紀傳統,都是香港罕見。
《聖經》記載,逾越節將到,當耶穌騎着驢駒抵達耶路撒冷城時,許多人把衣服脫下鋪在路上,有些人把田間的棕樹枝砍下拿在手中搖動,歡迎耶穌一行人進城。
蒲苔島位於香港最南端,島上遍布奇岩怪石。蒲苔島有兩大熱鬧節日,天后誕和太平清醮。相對於新界大型鄉村的太平清醮,蒲苔島的打醮規模較小,前來恭賀的外面人士不多,反而專程由香港仔到來觀戲的人不少。
1918年2月25日,跑馬地馬場發生大火,造成670人死亡。1922年興建公墓,名為「馬棚先友墳場」。這是本港唯一為悼念這場慘劇而建的紀念物,今天已被樹叢圍繞,消失於人們的視線中。
東漢末年,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成為佳話。到現今香港,有人認為筲箕灣的山坡上既然有關帝廟和張飛廟,不如再建劉備廟,好讓劉關張相聚一起。
沙頭角的中英街,聽過這裏的人很多,去過這裏的人很極少。因為港深兩地政府在中英街一帶實行邊境管理,自此這小街便與外界隔絕。現在一窺這條街的神秘面貌。
位於欽州街的深水埗警署歷史悠久,1925年落成運作至今,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但現今仍服務社區,打擊罪惡。
1951年,港府以防止偷渡和走私為由,把毗鄰深圳的大片土地列為禁區,自此沙頭角與外界分隔,由繁榮變得冷清。沙頭角的民初樓宇未有發展,得以留存至今。
港鐵東鐵線途徑大埔區,大埔區有兩個車站──大埔墟站和太和站。大家知不知道大埔墟和太和的由來嗎?
馬鞍山上的宗教建築見證了礦工在這偏遠角落的艱苦生活,同時亦反映教會為大量湧港難民提供救濟的一頁歷史。當年礦工甚少與外界接觸,山上的教堂和學校便成為了他們的主要活動場所。
今天的糖街雖然不太長,但其方圓一帶曾先後出現鑄幣廠、糖廠和冰廠等地標建築。
大圍村有10多姓村民聚居,當中韋氏人口最多。大圍村只有一間韋氏宗祠,其他氏族每當舉行傳統節慶如新春點燈,便在侯王宮進行。
早在19世紀下半葉,天主教傳教士已到西區設立傳教基地,最先興建的是西環養正院,其後,多間教堂和學校相繼設立。位於西環的聖安多尼堂每年更舉行「耶穌出巡愛西環」活動,為少有的宗教巡遊活動。
一般我們說去林村都是到許願樹一帶,原來林村於南宋時期已開始有人定居,現時有26條鄉村,雖然地名以林姓為名,但村民並非以林姓為最多。
今年8月,「全真道堂科儀音樂」和「正一道教儀式傳統」列入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中,前者在2014年更已被納入第四批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