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

英美開始大規模接種 何栢良 : 疫苗下月到港是好消息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4
由於輝瑞/BioNTech新冠疫苗獲緊急授權,美國公眾本周開始接種新冠病毒疫苗,首批疫苗覆蓋約300萬人,而香港最快明年1月有疫苗,港大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醫生呼籲不要把接種疫苗「政治化」。
中尼共同宣布珠峰新高度 陳鳯翔:「一帶一路」揭睦鄰新關係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11
中國和尼泊爾共同宣布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的最新高度為8848.86米。香港城市大學商學院客座教授陳鳯翔博士指出,中國倡議的「一帶一路」有助尼泊爾經濟尤其是旅遊服務業發展,促使兩國在多個領域加強合作。
美制裁14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 劉兆佳:給拜登添煩添亂 損美國利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8
美國財政部宣布制裁14位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指他們涉嫌參與取消4名香港立法會反對派議員資格。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劉兆佳指出,美方制裁有「象徵性的挑釁意義」,但實質影響有限,也不可能改變中國對港政策。
丹拉瑟:2020年的美國 謊言傳播速度比病毒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7
資深美國新聞工作者、「CBS晚間新聞」前主播丹拉瑟受訪指出,2020年是艱難的一年,有新型冠狀病毒的大流行,有充滿謊言的總統競選。但面對有逾7000萬選民支持特朗普,讓他不得不思考撕裂的深度和廣度。
鄧希煒料拜登續遏制中國 中美仍有合作空間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4
當選美國總統的拜登近日接受訪問談到對中國政策,表示希望與盟友立場一致,並爭取民主、共和兩黨就產業政策達成共識,確保優先投資美國。香港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希煒分析說,拜登上台後不會改變兩黨「圍堵中國」策略。
美學者:美國將回歸自由主義霸權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2-02
美國史丹福大學胡佛研究所研究員約瑟夫・約菲近日發表題為〈回歸美國自由主義霸權〉的文章,指拜登上台後,多邊主義會再次主導美國的政策;美國將回歸自由主義霸權,而不是特朗普那種狹隘小器的態度。
香港報攤百年:從賣西報支援革命到夕陽行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30
BBC中文版記者蔡曉穎撰文,回顧過去100多年,香港的報紙檔由全盛時期的數千檔,發展至現時只剩不足400檔。她甚至認為,香港報紙檔的興衰,與「新聞自由度」有關。
練乙錚:「香港已死」的說法太誇張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27
《信報》前總編輯、時事評論員練乙錚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香港新的民主運動會變得不穩定,像李小龍所說的Be Water,沒有領袖,也沒有名字,卻有韌性和鬥志;規模不大,卻會悄悄地生存下去。
馬勒當拿:攀上球壇顛峰 跌落人生深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26
阿根廷的傳奇球王馬勒當拿(Diego Maradona)因心臟病發逝世,終年60歲。馬勒當拿曾坦言,對自己的行為不感覺後悔,他一直都明白,人生必須活得盡興。
傅瑩《紐時》撰文前瞻中美關係:競爭合作有可能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25
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在《紐約時報》撰文,指中美兩國有可能通過解決彼此關切的議題來發展「競爭合作」關係。《紐時》更指傅瑩的文章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關於拜登當選總統的唯一官方聲明」,因此值得刊登。
特朗普讓步 拜登新內閣人選出爐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24
美國聯邦總務署23日正式確認拜登為2020年總統大選的贏家,並為其團隊提供開啟權力交接的聯邦資金和資源。與此同時,拜登新內閣的部分人選出爐,奧巴馬時代多位官員將掌管國家安全、經濟及外交事務的要職。
劍橋學者:中國有獨特文化 西方人經常誤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23
英國劍橋大學政治和國際研究系高級研究員馬丁・雅克近日發表演講,認為中國將很快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最重要和最有影響力的國家,但他認為西方並不理解中國,原因是西方一直忽視了中國擁有獨特的文化和現代性。
弗里德曼總結美國大選:特朗普幾乎撞死自由女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9
《世界是平的》作者湯瑪士‧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撰文,認為美國總統大選過程驚險:「要不是關鍵州份的數千張選票,這很可能成為美國最後一次選舉了。」他形容特朗普恍似開着大巴士的瘋狂司機,險些撞死自由女神。
艾利森:拜登上台,中美仍難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8
中國「全球化智庫」早前舉辦中國與全球化論壇,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首任院長艾利森教授透過視像發言,認為拜登政府若上台,將抛棄特朗普政府的單邊主義,奉行多邊合作,但不會改變「美國利益優先」的理念。
蓬佩奧智囊余茂春:不管誰當總統 對華政策理念難逆轉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7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首席中國政策和規劃顧問余茂春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指出,在中共的行為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美國對華政策理念和方式也沒有改變的理由。他又說,不管誰當總統,他一定按照美國人民的利益來考慮。
奧巴馬:一次總統選舉,難阻美國「真相凋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6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接受英國廣播公司專訪,表示與4年前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時相比,今天美國社會的分化更嚴重,他認為造成這一問題的重要原因,還包括網上錯誤訊息的傳播,而在網上「真相並不重要」。
《紐約時報》:特朗普給全球獨裁者一份大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3
《紐約時報》莫斯科分社社長希金斯撰文,指特朗普拒絕接受選舉結果,並試圖使投票失去合法性,遵循的是類似由獨裁者、暴君和權貴組成的「好戰者俱樂部」策略。
《世界是平的》作者:唯有真相才能拯救美國民主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2
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弗里德曼在《紐約時報》發表題為〈唯有真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主〉的文章,指「說謊」是特朗普任內「最糟糕的遺產」,
特朗普一旦拒絶離開白宮會怎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1
特朗普拒絶承認敗選,又撤換了國防部長,在美國已引起不安。政治局勢的新發展,令分析家不得不考慮此前從未設想過的新局面。
拜登當選 習近平為何遲遲不表祝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10
「美國之音」(VoA)9日發表分析文章,指習近平及中國領導層「一直堅忍待變」。拜登成為新總統,中共將獲得喘息之機,而美國選舉結果似乎正在朝着北京期望的方向發展,雖然目前還有一定的變數。
BBC:拜登勝出總統大選的五個原因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9
民主黨人成功把這次選舉變成對特朗普的公投,而不是要在兩位候選人之間做選擇。拜登傳出的「獲勝訊息」很簡單:他 「不是特朗普」。
特朗普掀法律戰求翻盤 美媒不耐煩謊話斷直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6
美國總統大選仍未有結果,多個搖擺州的選票還在點算,當中賓夕法尼亞州成為焦點,特朗普本大幅領先,但隨着點算郵寄選票,差距收窄至不足1個百分點。隨着特朗普勝選的可能性逐漸減小,其陣營計劃在多個州提出訴訟。
弗德里曼:大選過後 美國是輸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5
美國總統選舉投票結束,民主黨候選人拜登的領先優勢擴大,有望勝選,但《世界是平的》作者弗德里曼斷言,就算拜登勝出,但不會有壓倒性的勝利,美國仍然是輸家,因為儘管特朗普劣跡斑斑,為何卻仍有大量支持者。
拜登贏兩大關鍵州 特朗普興訟促停點票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5
據霍士新聞統計,截至本港時間周四下午3時,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奪得264張選舉人票,而特朗普則拿到214票。不過,特朗普競選團隊在數個關鍵州提出法律訴訟或要求重點選票,令選舉結果勢必延後確定。
美總統選舉選情膠着 特朗普拜登各自樂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4
美國大選選舉日已完成投票,沒有出現重大干擾。截至本港時間下午4時,據霍士新聞網報道,拜登獲238張選舉人票,現任總統特朗普則獲213張選舉人票。但數個關鍵搖擺州形勢緊湊,特朗普仍有機會後來居上。
中國是競爭對手抑或敵人 美專家向「下任總統」建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3
美國總統大選揭開戰幔,無論特朗普或拜登勝選,如何處理中美關係備受關注,美國之音走訪多位專家,分析下任總統究竟應該視中國為競爭者、對手還是敵人?
諾獎得主克魯格曼:總統謊話連篇 比勝選更可怕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1-02
著名經濟學教授兼《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克魯格曼近日在該報撰文,直指特朗普說謊成性,而且隨着美國大選臨近,特朗普的謊言更是變本加厲──「更加明目張膽,且愈發不受任何可行政治策略的束縛」。
外媒解讀五中全會公報:未來15年中國科技要自立自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30
《紐約時報》中文網在中共五中全會落幕後發表文章,指中國在控制新冠疫情後,承諾實現經濟復興,在科技方面自力更生,並加強軍事力量以保護國家的經濟和政治利益。
百歲「中餐女王」逝世:她革新美國人對中菜印象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30
在美國餐飲業有「中餐女王」之稱的江孫芸,28日在加州三藩市家中逝世,享年100歲。她於1962年合夥開設高級中餐廳「福祿壽」(The Mandarin),引入傳統中國菜式,革新了美國人對中菜的印象。
美國大選誰會贏?「義烏指數」看端倪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10-29
《紐約時報》上海分社社長Keith Bradsher近日觀察到,特朗普的競選紀念品在義烏批發市場「賣得很火」,拜登商品的大宗訂單卻「幾乎沒有」!這個不科學的「義烏指數」對美國大選選情帶來什麼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