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緬甸軍方發動政變,扣押了該國國務資政領昂山素姬及總統溫敏,以及去年11月大選中獲勝的執政黨全國民主聯盟的主要領袖。緬甸軍方發言人周一(1日)宣布軍隊總司令敏昂萊接管國家,並實施為期一年的緊急狀態。

特區政府宣布自1月31日起,BNO護照不能用於在香港出入境,也不得在香港作為任何形式的身份證明。此外,乘客在登機前往香港時,航空公司須要求相關香港居民出示其特區護照或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湯馬斯‧弗里德曼撰文,指前總統特朗普任內美國政府的干預政策「更多地刺激金融市場而不是實體經濟」,還窒礙了生產力發展,但兩黨都接受「永久低利率」,導致富者愈富,貧者愈貧的現象加劇。

美國新總統拜登上台後,中美關係的未來發展備受關注。美國傳媒引述美國駐港前總領事唐偉康表示,北京的行為未來不會改變,美中關係難有突破性進展。他認為未來中美關係之路不好走,會有更多分歧,難有突破。

國家主席習近平周一以視頻方式出席世界經濟論壇達沃斯議程,呼籲在疫情肆虐,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下,全球各國回歸多邊主義,攜手應對全球性的挑戰。但新任白宮發言人表示,習近平的表態不會改變拜登政府對北京的戰略。

日裔美國政治經濟學者福山近日撰文,分析特朗普總統任內美國政治加速衰落,兩極分化問題愈來愈深。他認為科技是其中之一的推手,它削弱了主流傳媒或政府等已有機制的力量,無法塑造公眾的信仰。

美國總統拜登宣誓就任後,呼籲放下分歧,團結一致,但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撰文指,拜登團結美國的願景雖好,但對手不會輕易合作,因為不少反對派「極度腐敗」,部分政客更惡意散布充滿煽動性的「愚蠢」言論。

拜登20日宣誓就任美國總統後,中國外交部隨即宣布對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等28人實施制裁。拜登新政府的國家安全委員會發言人隨即反擊,指中方在就職禮的同一日作出制裁行動,是試圖在民主、共和兩黨之間製造分裂。

拜登在白宮橢圓形辦公室內一口氣敲定了17項行政指令,其中包括讓美國重返《巴黎氣候協定》和世衛組織(WHO)。白宮的 Twitter表示,美國政府將致函聯合國,30日後正式重返協定。

美國新總統拜登1月20日宣誓就職,專注研究收入與貧富不均的法國經濟學家皮克提撰文指出,美國的共和體制從一開始就很脆弱,拜登政府當務之急是要在社會平等和再分配方面做更多的工作。

特朗普在講話中重提1月6日發生的衝擊國會山莊事件,表示政治暴力是攻擊美國人所珍惜的一切,絕對無法容忍。現在美國更需要團結在共同價值觀之下,「超越黨派仇恨,創造共同命運」。

美國外交關係協會公布《預防優先次序調查》」2021年報告,將美中兩國因台灣問題爆發衝突列為「第一級風險」,而提出「修昔底德陷阱」觀點的哈佛學者艾利森也撰文指出,拜登上任後的挑戰是避免中美戰爭。

美國眾議院當地時間13日以232票對197票通過總統特朗普彈劾案,使特朗普成為史上首位任內被二度彈劾的美國總統。與此同時,為確保拜登20日的就職禮安全舉行,已動員2萬名國民警衛軍進駐華府協助保安。

著名美國政治學者、「軟實力之父」約瑟夫‧奈伊撰文指出,美國總統特朗普任內沒有善用美國的軟實力,但1月6日的衝擊國會事件,可能成為「特朗普主義」由盛轉衰的轉捩點,一些政客開始要為他們的言論負責。

美國總統特朗普被指煽動支持者衝擊國會山莊後,除了面臨第二次彈劾,還遭到多個社交媒體封殺。保守派網站指大科技公司窒息言論自由,更有評論將美國現況與小說《一九八四》的情節相提並論,令這本書躍登暢銷書榜首。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在《紐約時報》撰文,直斥美國總統特朗普是「不折不扣的法西斯主義者」,並指在衝擊國會山莊事件前,激進言行已數度被姑息。他斷言,安撫「法西斯主義者」的企圖,最終只會再次鼓勵他們。

美國司法官員當地時間周四宣布,美國執法當局對特朗普支持者攻擊國會山莊一事展開刑事調查,徵用數以百計的調查人員辨識並拘捕肇事者。美國總統特朗普在遭受各方抨擊下,態度軟化,承諾將權力和平移交給拜登新政府。

美國總統特朗普的大批支持者疑受煽動,闖入國會山莊與警方發生衝突,釀成最少4人死亡。暢銷書《世界是平的》作者、《紐約時報》專欄作者弗里德曼撰文,痛斥「共和黨造反派」賠上了美國人自由公平選舉的傳統。

政治風險顧問公司歐亞集團發表《2021年全球十大風險報告》,指今年全球面臨的最大風險,不是新冠病毒疫情的持續影響,而是美國第46任總統拜登在爭議聲中就職後,難以化解國內兩極分化的趨勢。

12月30日(周三)是武漢市中心醫院已故眼科醫生李文亮對不明冠狀病毒「吹哨」示警一周年的日子,不少內地網民來到李文亮的微博,悼念這位新冠病毒疫情的「吹哨人」,一日內留言逾百萬則。

著名鋼琴家傅聰因感染新冠病毒,於28日(周一)在倫敦逝世,享年86歲。傅聰1955年贏得「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瑪祖卡獎」,成為首位在國際鋼琴比賽中獲獎的中國音樂家。詎料傳奇的一生,卻因新冠肺炎畫下句號。

在英國發現的變種新冠病毒傳入亞洲,繼本港發現兩宗變種病毒確診後,新加坡也發現首宗受B1.1.7病毒株感染的病例,患者是一名於近期從英國返新加坡的17歲少女。英國則再發現來自南非變種病毒,傳播力更強。

美國商務部21日把100多家中國和俄羅斯公司列入新的制裁清單,香港政府飛行服務隊赫然榜上有名。清單列出的實體將被限制購買美國商品和技術,飛行服務隊總監胡偉雄對此表示遺憾,但表示零部件存貨供應充足穩定。

英國、丹麥、澳洲、意大利、南非等國相繼發現變種病毒個案,引起各國憂慮。香港大學醫學院內科學系臨床教授孔繁毅教授表示,除非歐洲爆發的疫情全由變異病毒株N501Y造成,且出現死亡個案,否則不必過分擔心。

據新加坡《聯合早報》報道,小販文化是新加坡首個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名錄的項目。反觀我們居住的香港,只有拉小販「走鬼」長留記憶。

英國《衛報》報道,聯合國兒童基金會(UNICEF)在英國啟動了「國內應急反應」機制,援助受新冠病毒疫情影響而陷入食物缺乏困境的英國兒童。這是逾70年來,UNICEF首次在英國援助陷入饑謹的兒童。

台灣代工蘋果手機大廠緯創在印度廠房因「勞資糾紛」遭遇打砸搶,再度引發各界關注蘋果全球代工廠的勞資爭議,作為蘋果代工大廠的台商又將何去何從?

法國總統馬克龍新冠病毒檢測呈陽性,將接受隔離,但仍會遙距辦,以視像方式開會。

美國候任總統拜登準內閣名單陸續出爐,其中父母來自台灣的戴琦可望成為首任華裔美國貿易代表,中美貿易大戰會否因此趨緩?台美關係是否產生變化?看看澳門大學政治學與公共政策特聘教授胡偉星的精闢分析。

美國各州選舉人周一投票,確認民主黨的拜登獲得306張選舉人票,多於總統特朗普的232張,正式成為美國候任總統。但特朗普陣營仍不認輸,策劃一組「另類選舉人」投票呈交國會,以保留法律挑戰大選結果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