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香港這個人均GDP 4萬多美元、政府財政儲備高達9000多億的富裕社會,這些孩子連基本生活都缺乏保障,居住環境惡劣,正常學習受影響,他們與其他同齡人相比,很難不會輸在起跑線上。

峰會前的小動作雖然可以吸引傳媒,但無法掩飾這次G7峰會對俄烏衝突局勢的無能為力。就在約翰遜們群起嘲笑普京的時候,俄軍在俄烏戰場取得重大進展。

作為一個普通市民,筆者最喜歡聽李家超說的一句話,就是「解決問題」,他在上京領取委任狀和接受領導人接見之後,曾經對傳媒說過:「問題很多,但每天解決一個,一年就有360個,積累下來就應該有成績了」。

香港故宮文物藏品較少,一張普通門票50元,全價票120元,直逼羅浮宮門票價錢,但只是比普通門票多看兩個館,是否值得多花70元,要等開幕之後進去看看才能下結論,我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筆者相信,社會上有不少像百仁基金這樣的慈善機構和有心人士,願意出錢出力,配合政府為解決跨代貧窮問題、為建設公平繁榮社會而共同努力。

如果民主黨輸掉中期選舉,拜登將提前成為「跛腳鴨」總統,兩年後爭取連任將變得渺茫。循此路徑,觀察未來一段日子拜登和白宮,以及美國國會種種涉華言論和舉措,便不難明白真假虛實。

李家超的意願能否變成現實,關鍵不在架構如何調整,不在增加多少部門和高官人手,而是在他能否充分把握天時地利人和的難得機遇,特別是善用人和,做到吸引優秀人才加入,組建一支3A管治團隊。

雖然亞青運取消,但汕頭已被證實有條件有能力舉辦大型國際性運動會,這是一項權威的國際認證,是汕頭重要的無形資產。汕頭市應該趁熱打鐵,充分發揮這項無形資產的優勢,為汕頭發展開創新的局面。

俄烏爆發衝突,中國的利益無可避免遭受損失,但中國秉承「以和為貴」的傳統,積極勸和促談,保留較大的政治迴旋空間。相比之下,美國和北約的種種作為,企圖利用這場戰爭謀取地緣政治利益,顯得非常自私和短視。

假若真的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核戰爭,中國作為核大國之一,能否獨善其身?香港又會怎麼樣?地球村還有安全之處嗎?這個話題很沉重,也很難找到答案,作為普通老百姓,最重要是珍惜當下、珍惜和平的日子。

如果說,俄羅斯是戰鬥民族,理所當然也包括烏克蘭。衛國戰爭勝利本應是俄、烏兩國共同的榮耀,可惜今日兄弟反目成仇,甚至兵戎相見,令人扼腕嘆息。

所謂「青瓦台魔咒」,是韓國政治文化一大污點,包括朴槿惠在內的11位卸任總統都沒有好下場,這是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現象,究竟是韓國政治太黑暗?政黨派系鬥爭太殘酷?還是其他原因?

當中國故事漸入佳境,香港的故事該怎麼講?今時今日,香港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講好香港的故事,講給香港人特別是年輕人聽,講給全世界聽:香港正在重新出發,明天會更好。

58集電視劇《人世間》是根據梁曉聲2017年底出版的100多萬字同名長篇小說改編,梁曉聲對東北的官場文化、社會風氣和民眾觀念中的種種問題,洞若觀火,愛深責切,絕對是一部寫當代題材的不可多得的佳作。

日本當局最近在南千島群島(日本稱為「北方四島」)問題上頻頻出言挑釁。岸田當局此時在主權上發難,顯然是以為有機可趁,企圖逼俄羅斯做出讓步。如果俄烏戰爭進展不利俄羅斯,日本會不會趁虛而入奪取「北方四島」?

俄烏之戰已對由二戰後和冷戰後形成的國際秩序與世界格局造成極大衝擊,美國及其盟友與俄羅斯的關係已陷入新冷戰。遙望戰火中的烏克蘭,我們普通老百姓除了祈禱和平,還要更加珍惜和平。

連同中央援建的方艙醫院在內等設施,總共只有7萬張床位,根本不可能將所有強檢發現的病人安排隔離。換言之,大部分確診者可能與現在一樣回家隔離,政府總不能由得他們自求多福吧?

50年前中美能夠破冰,端賴兩國領導人的遠見卓識,務實處理各種分歧。今天俄羅斯與北約關係處於戰爭邊緣,布林肯卻只憑一個電話就想拉攏中國,這未免太不切實際。

中國與世界,處在一個命運共體中,我們需要歷史的溝通、文化的溝通,需要消除偏見、需要相互尊重。這也是這樣一部史料著作在今天出版的另一種價值和意義所在。

特區政府左右搖擺的心態和唔湯唔水的做法,這是導致香港疫情停不了的根源。要走出疫境,特區政府必須丟掉幻想,借鏡內地成功經驗,堅持以動態清零為目標

《從哥倫布到彭定康》最大的特色,是把香港回歸後殖民主義陰魂不散種種事實的來龍去脈,放在全球殖民主義的大歷史背景中加以分析和思考,從而跳出就事論事、只見樹木不見森林的狹隘思路,獲得一種寬廣縱深的視野。

北約自1999年開始先後5波東擴,將多個東歐國家及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納入版圖,直至俄羅斯連接歐洲大陸的「通道」烏克蘭宣布放棄不結盟立場申請加入北約,令俄羅斯安全環境變得嚴峻。

多年來,國民黨內不乏有識之士,在兩岸問題上有比較清醒的認識,堅持「九二共識」,這是國共合作、維護兩岸和平的政治基礎。而柯文哲主張「兩岸一家親」,帶領民眾黨崛起漸成第三勢力。

立法和行政兩個新起點的結合融合,是香港「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重要條件,下一步如何帶領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如何落實「十四五」規劃中對香港的八個中心和兩個樞紐的定位,才是見真章。

不論如何解讀五大核強國聯合聲明,有一點是顯而易見,即使中美關係陷入冷戰2.0邊緣,即使美俄關係空前緊張,但大國有大國的全球利益,5個核大國之間避免熱戰、反對核戰,這是大國之間的共識。

如果將2021年拍一部電影,我給這部關於過去一年的影片的命名是《再出發》,這個名字很老土,更談不上半點想像力,但卻是由衷而發。

作者希望工展會這個實體購物的故事,和香港購物天堂的故事,可以不斷延續下去。

本次立法會換屆選舉,特區政府文宣工程有啟動較遲之嫌,但近日開始發力推動,在全港主要媒體,包括電視台和所有報紙頭版賣廣告,有助提升選舉氣氛。

國務院文件明確提出要「提高港澳地區普通話應用水平」,並且提出具體落實的方向和方法,這是十分罕見,顯示中央已將學習和應用普通話,視作香港教育改革和社會改革應有的一項重要內容。

劏房現象是香港的悲哀,是一種不道德。告別劏房時不我待,但告別劏房不僅基於道德層面,更需要政治智慧和擔當。告別劏房關鍵問題不是沒有土地,而是要用哪些土地建房,以及如何將這些土地變成房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