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花》是一部融合了高質量電視劇作品。劇中人物性格鮮明,反映了90年代上海城市發展的縮影。導演王家衛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手法,細膩呈現了這個動盪而富饒的年代,從而引發觀眾的共鳴。

「站見」,即是「車站見面」的意思,這個名字非常貼地。展館入口設計以兩條路軌營造時光隧道的視覺效果,雖然展館地方不算大,但內容相當豐富。

600年北京天壇見證了明清兩代以及抗戰勝利之後中央政權收復台灣、治理台灣的統一偉業,相信一定會再次見證中華民族實現祖國統一的夢想。

當年國共合作,中華民族抗擊外敵入侵取得偉大勝利,改變了民族的命運,亦為人類正義事業寫下光輝一頁,這段歷史值得銘記,啟迪後人。

香港人無論男女老幼,很難找到幾個沒有讀過金庸武俠小說,或者沒有看過金庸小說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縱觀香港文學界,金庸的影響力無人能及,他筆下的人物山河故事及其家國情懷,對幾代讀者觀眾影響深遠。

中山大學將於今年來港設立香港高等研究院,邁出跨境辦學第一步,努力爭取在國際化辦學方面取得突破。換言之,中山大學第4個校區已經選定在香港。

在人人擁有社交媒體,網絡資訊傳播無孔不入的今天,讀書風氣漸失,再如此下去,恐怕連「讀書人」這個稱謂也可能成為歷史。特區政府響應世界閱讀日而設立全民閱讀日,初心可嘉。

回港的高鐵上我在思考一個問題,村超現象是怎樣煉成的?村超沒有獎金,因此沒有黑哨,沒有踢假波,球員只是因為喜歡踢球才加入球隊,沒有誰比誰身價更高,上場比賽盡情享受過程,真正的快樂足球。

近幾年香港吃喝玩樂沒有太多變化,來來去去就這些,消費者的選擇遠不如大灣區內地城市多姿多彩。據我所知,每逢周末和假期到潮汕的高鐵都爆滿,不少人是專程去潮汕吃美食。

最近幾年,香港科技大學、城市大學、理工大學等多間大學紛紛到大灣區內地城市辦學或設立機構,毫無疑問,到目前為止,採用香港辦學模式的港中大(深圳)是當中的佼佼者。

走出東堂子胡同,有一種走出時光隧道、回首已是百年身的感覺。後來上網一查,才知道一條東堂子胡同,竟是半部中國近現代史。北京大學新聞網介紹:從蔡元培故居到伍連德故居,一西一東兩座老宅恰是兩位先賢的故居。

香港不少人捐助內地教育、醫療、扶貧等領域,但資助文化研究,特別是搶救和研究少數民族文化,確實不多,其實,除了眼光和情懷,也許還有緣分。

英國通過如此嚴厲的《國家安全法案》,卻竟然對香港23條立法說三道四,這是赤裸裸的雙重標準。鄧炳強公開反駁外國媒體不實之詞,鄧局長反應快,講話接地氣,連消帶打反守為攻,三言兩語揭露真相,實在大快人心。

玩摜蛋是兩人為一方搭檔,既考驗互相之間的默契,亦可以透過出牌看一個人的性格,是保守、穩健,抑或進取、敢於冒險,據說摜蛋是尋找金融投資合作夥伴的最佳途徑之一。所謂牌風即性格,這點和打麻將是相通的。

我冒昧問馮教授:自古至今中醫師看病都是望聞問切,中醫學的進步體現在哪方面?我以為這個問題很無知很naive,沒想到馮教授卻說這是一個核心問題。

香港正在千方百計吸引更多遊客,特區政府計劃與內地有關部門商討恢復一簽多行措施,以及爭取更多內地城市開放來港自由行。其實,吸引遊客不一定靠向上面要政策,哈爾濱和淄博的經驗,也許可以給香港提供另類啟發。

特區政府想吸引更多內地遊客,爭取內地開放更多自由行城市、恢復一簽多行措施,無疑是一條捷徑。但推動旅遊業全面復甦,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做好配套措施,否則人來了卻失望,甚至感到不滿。

李鐵花1400萬(人民幣)誘使對手打假波,製造所謂執教「八連勝」的神話,年薪800萬的國家男足主教練的位子則是花300萬買來,當中200萬由他執教的武漢卓爾支付,他本人出資100萬送給足協秘書長劉奕。

如果說博物館是一座城市文化底蘊的鏡子,鐘樓文化館則是中電這家百年老店企業文化的一面鏡子。香港的百年老店本就不多,百年老店而願意設立公益性質的文化館博物館的,更是少見。

展望2024年的世界,似乎沒有高興起來的理由,但也不盡然,所謂西方不亮東方亮,「踏遍青山人未老,風景這邊獨好」。中國人熱愛和平,中國是世界上最和平、最安全的國家,這是最值得每一個國人引以為自豪的事情。

香港愛到日本旅遊不是新聞,本地電視台旅遊節目推介最多的海外國家,就是日本。至於日人拋棄香港,雖有標題黨之嫌,但反映出問題的嚴重性。

中央明確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譚盾認為,香港是一個世界文化融合的都市,完全有條件在這方面做更多事情,發揮更大作用。似乎,他已有新的大計?

科學無國界,但科學家有國家,有國家就有政治和政治博弈。所以,應對下一次疫症大流行,不僅要靠各國科學家的合作,更需要世界各國政治家,特別是大國領袖拿出政治智慧,超越政治對立,攜手合作。

大眾傳播學學者麥克盧漢(McLuhan)說,媒介是身體的延伸,他還說,媒介即信息。對於媒體人來說,手機已經成為身體的一部分,永遠保持手機在線,既是工作需要,亦是生活狀態。

如何在保育和安全、發展之間取得平衡,從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政府固然首要考慮保障公眾和遊客安全,但採取一刀切清拆的做法,肯定不會符合社會期望,亦不符合香港的整體和長遠利益。

可以肯定的是,「三會」間選的投票率一定很高,這是新規則的一個重要觀察點。歸根究底,這是一次既有競爭、又注重各方平衡的區議會選舉,關乎一國兩制行穩致遠,意義重大,每一個市民都應該積極支持、踴躍投票。

沒有紀曉嵐,照樣會有《四庫全書》,但沒有乾隆,便沒有紀曉嵐。所以,魯迅稱紀曉嵐為「前清的世故老人」。

北部都會區劃分為四大區域,建設工程計劃以20年為期,藍圖令人欣喜,但這種速度是否可以進一步加快呢?香港要融入國家發展大局,要在國家「雙循環」發展戰略中發揮獨特作用,很有必要提升效率。

突襲事件發生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帖文呼籲巴以停火,要求哈馬斯立即釋放人質,立即惹來美國右派群起抨擊,指摘布林肯脫離現實,同情哈馬斯,嚇得布林肯立即刪掉帖文。美國,就是唯恐天下不亂。

放眼當今世界,天下並不太平。俄烏衝突進一步升級的危險,比任何時候更令人擔憂。「如果俄羅斯真的和北約打起來,究竟有多少北約國家會出兵或出力?」一個網友在自媒體平台上提問。這絕對不是一個杞人憂天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