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華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閻學通教授表示,目前逆全球化風潮或將延續10至20年,國際秩序大致呈去中心化狀態,西方社會將被自由主義和民粹主義之爭所困。

美國財長耶倫指中國一些行業產能過剩。著名經濟學家劉遵義教授指長期產能過剩是不可能持續的,短期的產能過剩則是創新或新市場帶動的市場自由競爭的必然結果,問題會自動解決。一起來聽聽他的分享。

疫情後,美國採取貿易戰等非常規政策進行宏觀刺激,中國為什麼不採用?如果通縮、人幣貶值繼續,內房、股票市場將救不起來?一起聽聽蕭耿教授的分享。

亞洲金融中心第一的位置屬於香港還是新加坡,幾十年來爭論不斷。而近兩年討論格外激烈,稱兩地競爭已見分曉?港經濟表現不佳與國家安全法有關?新加坡人是如何看待競爭的呢?讓我們一起聽聽新加坡前外長楊榮文的分析

《論語》和詩格律是腹有詩書問答比賽兩大主題,何文匯教授表示,前者代表修身之道,後者則代表為學之道。通過比賽學生可以學習到孔門四科其中兩大範疇,獲益良多。

新自由主義的失敗、新冠大流行和戰爭使全球進入了一個動盪的時代,與大穩定時代截然不同,這個時代沒有什麼是理所當然的──新的地緣經濟和新的地緣政治。香港與其他地方也一樣,在渡過洶湧的波濤時,將面臨新挑戰。

史丹福大學電腦科學教授李飛飛博士指出,當工具變得愈來愈強時,它對人類的影響就愈大。所以,這一代和下一代有責任,自主意識到怎樣好好應用和管理這個工具。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何文匯博士首次公開多年作詩之心得,舉辦自選詩分享會。同場加映名動粵港的粵劇花旦林穎施演繹何教授的作品,一起聽聽!

新加坡前外交部長楊榮文表示,當前擾亂世界的緊張局勢並不是衰退的跡象,而是從美國主導的秩序過渡到多極秩序的一部分。針對香港與新加坡之間的競爭,他則認為港人的困擾比新加坡人要多。

仝小林認為,中醫長於「調態」,西醫強於「打靶」,二者各有利弊,可取長補短、互為補充。

現今,中國不斷面臨被卡脖子的風險,故發展對於中國至關重要。但是,中國還能不能繼續高速發展?中國已經利用「後來者優勢」40多年,這個優勢還有多久?一起聽聽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的分析。

香港中文大學中文系榮休教授何文匯博士首次公開多年作詩之心得,舉辦自選詩分享會。一起聽聽他的分享。

美國總統特朗普時期開始增加的對華關稅不僅沒有下降,還不斷圍堵中國科技發展。美國卡中國脖子,卡得住嗎?中國科技自主創新,能走出重圍嗎?一起聽聽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的分析。

中國在現今世界形勢的處境如何?有什麼機遇和挑戰?自百年前八國聯軍到近年八大工業國組織冒起,世界經濟總量一直集中於八國之手,整個20世紀的世界格局變化不大。但如今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該如何做?

拜登除了拉攏日本、澳洲和印度,還想把北約也東擴。美國「卡脖子」策略能成功嗎?中國如何駕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一起聽聽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的分析。

丁肇中教授的演說題為「尋找自然界的基本元素」,重點談到目前唯一在太空長期運作的粒子物理精密磁譜儀。他指出,一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對於他不懂的事情,他都說不知道,因為不懂還裝懂的話,做實驗會出很大問題。

日本經濟學家辜朝明預言,中國房地產泡沫破滅,會像日本一樣經歷30年的經濟衰退。中國會陷入辜朝明所講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嗎?一起聽聽國際知名經濟學家林毅夫教授的分析。

律政司司長林定國在灼見名家九周年論壇上表示,我們有必要抱有憂患意識,以底線思維採取有效措施,確保香港有一個安定的環境。一個安定的環境,是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向前發展的先決條件。

林毅夫教授相信到2049年的時候,中國的人均GDP可以到達美國一半,能夠駕馭「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到時,中美關係相信就會和好。

中國會陷入辜朝明所講的資產負債表衰退嗎?林毅夫認為不會,因為中國仍然有技術繼續創新、產業不斷升級的空間,也有「引進、消化、吸收」,並以此作為技術創新依據的「後來者優勢」。

如果我們能將推陳出新的精髓,融入在我們的施政DNA裏面,不讓行政主導變成行政壟斷,那確實能夠透過治理,回饋我們的國家,進一步地開放。

如果我們能將推陳出新的精髓,融入在我們的施政DNA裏面,不讓行政主導變成行政壟斷,那確實能夠透過治理,回饋我們的國家,進一步地開放。

未來10年不僅是中美關係歷程中,也將會是人類歷史上一個關鍵的危險期,各種存在性危險將會在這段時間當中浮現,足以左右我們的長遠軌跡。

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成認為,美國等地麥卡錫主義上升令理性話語退場,政治觀點一邊倒,有學術、政治和新冠造成的原因,有代際的變化和缺乏文化溝通,這是一個非常遺憾的局面。

陳劍光牧師指出,今天,宗教和諧的香港模式更加多樣化,例如有中國傳統宗教人士參與的「世界宗教日」、立法會有神職人員參政議政等,但也引起對宗教自由前景的不同反應。陳牧師強調,宗教管理制度會否出現仍未可知。

范鴻齡再度獲任為醫管局主席。他在一場演講中表示,香港公共醫療系統做得好,但也面臨供不應求的情況,出現了「可持續性」的問題。他列舉了多項措施緩解公立醫院面對的問題。

大眾對伊斯蘭的看法,大抵不離神秘、保守、女性地位低,要佩戴頭巾、穆斯林不吃豬肉、戰亂頻仍……但實情如何?

在「現代社會」,人們相信科學與專家,相信有客觀真理和真相。在「後現代社會」,科學和專家備受質疑,權威地位一去不復返。電視行業最有效是節目能吸引「新一代」,收看方式可以各適其式,但知易行難。

資深傳媒人張圭陽先生近期走訪叙利亞及阿富汗,近距離觀察這兩個飽受戰火蹂躪的西亞國家今天的面貌,他深入各地,了解人民的生活實況,足跡遍及多個城市和鄉郊。一起聽聽張圭陽先生踏足西亞大地的所見所聞。

此唐詩課程為「傳承・詩詞伴我行」計劃,首個結合唐詩課程、航天科技、朗誦比賽和詩詞之旅的文化傳承項目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