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參加禪修之前,必先要放下一顆有所求的心,在禪期中則要身心放鬆而不放逸,不因修得好而沾沾自喜,也不因修得不好而怪責自己,這兩者都是不同形式的自我執着。
有一天壽命,就要好好過一天,那些活着的時候,天天為了怕死而拜佛燒香,希望死後能夠成佛的,絕對成不了佛。
老船工因一念之仁,冒着生命危險成就醫生救死扶傷的善行,結果卻救了自己兒子一命,成就了一段人間佳話。
中、青年時代的生活行為取向是一個重要元素,活在孤獨中、與社會和他人隔離、過分沉默寡言,甚至聽人家說話也少的人,老年時出現認知障礙症的概率是較高的。
學佛當然是想解脫人間之苦,斷離煩惱。我們要想着目標,自然地隨着佛陀的教法過活,就不會把念頭糾纏在禪坐會不會腰痠背痛,未守戒律就怕破戒。
如果說未來的AI(人工智能),能幫助人類實現轉世或永生之夢想的話,AI僧或許也會思考自己,該如何修行以證悟成AI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