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俄國是出現了不少人類歷史上很優秀的藝術家、文學家、科學家。這會否是意味着,俄羅斯人的心靈世界,是比一般外人所理解能的來得深奧和複雜?
在怎樣面對現代化這問題上,俄國人可以稱得上是走了一段很先驅和大膽的路。
葉利欽雖然為了維護權力,炮打議會大樓,釀成流血事件,但對政敵個人,也只是驅趕和命令他辭職,沒有傷及人身。而普京上任24年以來,不斷有反對派人士蹊蹺地死去,俄羅斯整體的政治文化在不斷地倒退。
列寧相信要盡快革命,而且一旦革命成功,必須推行專政。
孫中山起草《國際共同發展中國實業計劃》有多重目的,其一是為了吸引外資,振興中國實業,同時也受了美國威爾遜主義的影響,企圖為人類找到一條消除商業戰爭,從而消除武力戰爭的道路。
在毛澤東看來,若是缺少了中國文革那樣的革命運動,即便俄國有了十月革命的勝利,成果也是保不住的,廢於半途,一整套正宗社會主義制度都變色變質、徹底潰爛。
一些來自東南亞和南太平洋島國的學生,最關切的問題不在於中國文革的國內層面,而是它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和更大範圍內國際政治的影響。
蘇共模式其中一個政治弊端,是個人崇拜的造神,使領袖成為無所不能、權力不受制約的神。造神和愚民政策,大大壓縮言論空間,亦使社會缺乏獨立思考的空間。
列寧的十月革命,走了暴力革命和專制統治之路,黨內政治鬥爭殘酷,清算事件頻仍,民眾付出的代價非常沉重。
2017年11月7日是俄國十月革命一百周年。一百年前,列寧推翻臨時政府,建立蘇維埃政權。但為什麼蘇維埃政權成立不足一百年,在歷史上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