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健指出,民主黨的拜登上台,對華政策在技術上及大方向都會出現轉變,讓中國有喘息機會,可以有更多時間作出調整及部署。但當民主黨修復被特朗普破壞的盟友關係時,北京拉攏一些歐洲國家站在自己一邊,難度更大。
灼見名家周年論壇暨六周年慶典──後疫情時代世界新秩序邀請中央研究院院士朱雲漢教授以視訊形式發表主題演講,題目是「展望後新冠病毒及後特朗普時代的全球秩序」。
美國新政府上台後,兩國有可能伸出雙手共同托住兩國關係的「自由落體」,並通過對話尋求擺脫困境的辦法嗎?答案是謹慎肯定。
疫情後的世界秩序將大有不同,而且中美關係的走向將決定未來的世界秩序。人們普遍認為,在世界的發展進程中,中國會繼續扮演重要角色,或者甚至是更為關鍵的角色,您該做些什麼?如何看待未來的世界發展?
如果特朗普反全球化的立場無法吸引美國的企業和製造業回流,拜登的「美國製造」計劃是否也同樣步上其失敗的後塵?
中國外交部前副部長傅瑩在《紐約時報》撰文,指中美兩國有可能通過解決彼此關切的議題來發展「競爭合作」關係。《紐時》更指傅瑩的文章是「到目前為止,中國政府關於拜登當選總統的唯一官方聲明」,因此值得刊登。
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先生、高風諮詢行政總裁謝祖墀博士、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一同討論中美熱戰。
拜登成為新一任美國總統應無懸念。中原集團創辦人施永青認為,拜登旗幟沒有特朗普那麼鮮明,而拜登正式上任後,美國應會重新加入際組織紓緩矛盾,但民主黨重理念或對中國更不利,中美貿易談判會更經濟掛帥。
中美關係能否修復?除了看拜登的對華政策外,還要看中國對外的「進取」政策會否調整?
提出中美應避免掉進「修昔底德陷阱」的哈佛大學學者艾利森近日撰文,引述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發表的《世界經濟展望》,指按購買力平價計算,中國已取代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經濟體,美國人必須醒覺,認清這「不美好事實」。
中國為免美國破壞,提出「雙循環」的對策,即在國內經濟循環,並努力維持國內外經濟運轉。前者不難,這也是中國經濟最容易奏效的自救方法;但後者卻困難重重,因為西方世界已把中國崛起視為「必須遏制的趨勢」。
如果特朗普輸了總統選舉,他在落台之前,肯定會把剩餘的權力盡量使用,製造出重大的政治障礙。
美國大選臨近,儘管大部分民調顯示拜登的支持度大幅領先特朗普,但特朗普仍不乏忠實支持者。《紐約時報》社論版成員斯托克曼撰文指出,特朗普的支持者會出於對經濟和對種族問題的憂慮而投票給他。
今年是韓戰70周年,內地近期大力宣傳當年中國抗美援朝的偉大,還製作紀錄片和電影。很明顯,今天的宣傳跟近年中美關係惡化有直接關係,甚至有極大關係。
如果依舊任由香港經濟自由地發展,效果不如以前,因為未獲其他國家支持,我們較難發展。所以未來十年的經濟走向,在中美角力大環境之下,我認為稍微要規劃一下。
現年97歲的美國前國務卿基辛格再次發出警告,指中美必須為日趨激烈的競爭訂立「交戰規則」,避免逾越雙方可容忍的界限,否則將重蹈當年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覆轍。
中國奉行「韜光養晦」多時,近年「有所作為」,抗疫成功是作為之一,但何時才「鼎定乾坤」,成為「二超之一」,這是要西方世界的優越感完全消失才成。
香港的經濟前景並不樂觀,失業率可能長期高企。讓年輕人出外闖一闖,既可以減輕香港的就業壓力,亦可以讓年輕人見一下世面,了解一下真實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
下月24日將是聯合國成立75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21日在聯合國成立75周年紀念峰會上,透過視像呼籲「聯合國要主持公道」,並表示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需要強而有力的全球性應對。
香港的經濟,之前之所以發展得這樣好,是因為香港在中國經濟外循環的過程中找到了角色:中西方要交往,香港就可以搭橋引路。
面對中美關係急劇惡化,香港過去可以發揮折衷斡旋的角色,但如今時移世易,香港已被「廢了武功」;「禮失而求諸野」,中國唯有轉向新加坡。
在美國對中國的科技冷戰勢頭不減的情況下,如果拜登當選,美國商界是否可能推動改善陷入困局的中美經濟關係,並防止出現更大的震盪,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
中國目前處於守勢的一方,當中方收斂鋒芒,無論是拜登還是特朗普入主白宮,中國面對的是一個咄咄逼人、敵視中國的白宮,但拜登和特朗普之間真的沒有任何分別嗎?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在公司2020中期報告的〈董事長致股東函〉中談及《港區國安法》和中美關係。他認為,要讓本港社會回復穩定,人身安全重新得到保障,只有兩個方法:一是出動解放軍,二是制定《港區國安法》。
在美國全面「厭惡中國」的氛圍裏,無論何人入主白宮都無關緊要,但白宮主人的換臉依舊有機會給中美和世界的新格局帶來新的可能。
在中美博弈日益激烈之時,美國國防部長埃斯珀24日在《華爾街日報》發表題為〈五角大樓已準備好對抗中國〉的署名文章,稱美國正在全面加強國防實力,以應對中國共產黨的軍事威脅。
美國總統特朗普為了尋求連任,不斷利用打壓中國來挽回自己民望。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認為,在中美博弈中國無懼經濟脫鈎,美國自身企業同樣受損,同時間接鼓勵中國企業自力更生。一起聽聽曾主席怎樣分析。
美國共和黨全國代表大會定於8月24日至27日一連四晚舉行。在大會前夕,總統特朗普競選連任陣營發表第二任期施政綱領,其中包括要中國為「傳播新冠病毒」負起全責。
在特朗普前首席戰略顧問班農被捕後,內地《環球時報》發表復旦大學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沈逸的評論,指類似班農這樣的人,通過煽動中美之間的恐慌情緒,製造緊張與摩擦,把「破壞中美關係當成生意在做」。
特區政府發表聲明,強烈譴責美國單方面暫停或終止三條雙邊協議,包括移交逃犯、移交被判刑人以及國際船運所得收入的雙重課稅寬免協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