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通脹

美國評分下降只是必然
作者:張建雄2023-08-04
美國通脹表面上下降至3%,但核心通脹率仍是4.8%;所以9月要再加0.25%利率,並不出奇。現在要看穆迪何時向其他兩家評級公司看齊了。
通脹目標的政治立場
作者:曾國平2023-07-29
直至今天,通脹目標仍然有「右派」色彩。堅持目標的,多被視為保守派。建議提高通脹目標,又或較溫和地回應通脹的,大多政治立場較左。吊詭的,是通脹對貧苦大眾的損害未必比對富人要小。政治這門學問真的高深莫測!
日央行釋出核彈級信息:將以更大靈活性進行孳息曲線控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7-28
一旦通脹惡化速度出乎日央行預料之外,日本祭出緊縮貨幣政策所帶來的混亂,將打亂今年下半年全球資金的動向,進而影響環球股市表現。
歐盟之劫
作者:陳文鴻2023-06-19
若俄羅斯天然氣進歐的管道全部被摧毀,重建至少多年,戰後歐洲的天然氣便完全為美國壟斷了。美國要求歐洲不要依賴俄羅斯,結果是要轉為倚賴美國。利害相比,民眾亦可看見。
習近平會與拜登通話嗎?
作者:施永青2023-05-17
美國拒絕要有先決條件才能進行中美外交接觸。其實美國何嘗不想在進行外交接觸前,就先達致一些對自己有利的先決條件?只是目前的形勢並不對美方太過有利。
調整最低工資一次 市場加價一次?
作者:楊興安2023-05-06
筆者對領取最低時薪者極表同情,不反對調整最低時薪。但政府應有更好措施,不致間接導致香港加價潮。
80歲拜登宣布角逐連任 特朗普轟令世界處大戰邊緣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4-26
美國總統拜登在個人社交平台宣布尋求連任,再次參選總統。但美國全國廣播公司公布民調,1000名受訪的美國成年人中,七成人認為拜登不應尋求連任,反對的人中有近一半認為他年紀太大。
數據的真相
作者:胡孟青2023-04-07
港股近月弱勢已成,年初入市的話,恐怕仍然要坐艇,表現多半得個桔,叫人失望。
港鐵票價該與賣樓利潤掛鈎?
作者:施永青2023-03-30
我認為票價應與車務營運的表現掛鈎,而不是單與地產營運掛鈎。否則社會的焦點會集中關注港鐵的地產業務,因而忽略了港鐵在車務營運上的表現。
市場永遠是對的?錯了!
作者:胡孟青2023-03-29
很多人相信,既然方向未明,欠缺清晰,緊跟市場資金流向做投資就可以。無奈地,市場不再是永遠都對的,從舊年開始,市場其實一錯再錯,跟中央銀行鬥錯。前路既然未明,倒不如袖手旁觀,靜待更大的機會。
40年前美國的金融危機
作者:曾國平2023-03-22
拯救矽谷銀行最值得商榷之處,是本來有上限的存款保險,好像再沒有上限,又或當銀行有一定規模,上限就不再適用。這次的因時制宜,對銀行將來的經營方式難免有影響,為下一次危機在某處埋下種子。
加息通脹仍在vs銀行執笠救唔番
作者:湯文亮2023-03-22
美國現時通脹率6%,聯儲局仍要經歷8次議息並加息,試問屆時有幾多美國銀行已經執笠,相信數都數唔晒。
摩通朱海斌:今年中國GDP增長可達5.6%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3-16
摩根大通董事總經理朱海斌博士認為,在中國經濟好轉的大前提下,站在全球的角度看,朱海斌指出,GDP增長5%的速度可算「難能可貴」。因為今年市場對歐美經濟可能衰退的擔心並未消退。
聯儲局很快就會減息
作者:湯文亮2023-03-15
當美國加息,所有美國銀行都會加息,利息比美債高很多,而且靈活度又大,試問點會有人買美債?現在機會來了,矽谷銀行出事,可能會影響不少美國中小銀行……
2%的背後
作者:張宗永2023-03-14
利率市場跟天氣般乍暖還寒,美國兩年期國庫債券息率3月初上衝5厘,債息去年9月拾級而上後,股債市場罕見同時走入熊市,令市場質疑鮑威爾這第一個非經濟學者出身的聯儲局主席的決定。
燃料價格與能源轉型
作者:余遠騁2023-03-13
隨着全球積極邁向碳中和,逐步淘汰化石能源,在轉型過程中,較少碳排放的潔淨能源──天然氣及可再生能源扮演着重要角色。但發展及營運可再生能源發電的成本不菲,屆時整體電價或再提升,香港如何應對?
搵食難
作者:蔡世鴻2023-03-13
自從恢復全日制面授課堂後,大型飯商接連出現問題。到底是哪些原因,令莘莘學子飽受無飯之苦,有些更食物中毒,苦不堪言?
真假高息 你識唔識?
作者:胡孟青2023-03-08
今年出現的變數實在太多,單是一個中國復常,已沖淡原有的經濟悲觀看法。很明顯,近期不論有關利率與經濟前景的課題,最新發展都在在出乎意料之外,與市場認為牢不可破的共識幾乎是兩回事。
弱復甦和淺衰退的背後實況
作者:張建雄2023-03-02
中國遇到上海第二季封城效應,GDP大降,全年只得3.0%,GDP回到美國的70.09%。美國人額手稱慶,但分別是中國通脹率維持在2%以下,美國則由6月的9.1%降至12月6.5%,仍是高不可攀!
2024煙稅預算案
作者:徐家健2023-02-25
除非健康風險較低的新型煙草產品能夠在香港合法銷售,香港有需要重新考慮制定煙稅水平的機制。
俄烏衝突一年的感想
作者:張建雄2023-02-20
烏克蘭既不能加入北約,加入歐盟亦遙遙無期。歐盟自己亦在風雨之中,能存續多久,誰也沒有什麼信心。
最低工資水平 反映香港有多良心
作者:羅祥國2023-02-09
最低工資的客觀標準其實很簡單,就是要讓受惠者過有尊嚴的生活,現在我們做得到嗎?為什麼香港目前的最低工資,竟連通脹都追不上?
岸田內閣的國防夢能成嗎?
作者:張建雄2023-02-09
岸田文雄不知自己任期可以多久,但仍要堅持5年內的國防費用達到43萬億日圓,2027年要達到43萬億日圓的總額。反對加稅來增加國防費用的日本人達49%,岸田一去,計劃飄零,但政客總是活在夢中。
貨幣國際化
作者:陳文鴻2023-01-27
面對美元霸權在全球肆虐,去美元化顯然成為不少國家的希望。但良好願望變為現實,並不容易,且在現時的國際體系裏,過早追求用某些貨幣來促成去美元化,並不現實。
債務危機由非洲看到美國
作者:張建雄2023-01-26
美國國債是GDP的125%,非洲只是54.8%,一年利率2023年大概要5%,即1.58萬億美元,是美國國防費用8800億美元的1.8倍,哪裏問題比較大?美國評分機構敢將美國評分降級嗎?
2023年全球政經新格局:完美風暴vs崎嶇復甦
作者:劉寧榮2023-01-22
2023年是一個完美的風暴還是會出現緩慢的復甦呢?從宏觀經濟的角度來看,去年的不利因素依然會在2023年影響大家對經濟前景的信心,但正因為太多壞消息,只有零星的好消息都有可能刺激市場上行。
專訪雷賢達:全球正歷經範式轉移 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不再返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1-22
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接受灼見名家專訪時稱,全球正經歷範式轉移,以往成功的經濟模式未必適合當下,而低通脹及平錢時代亦不再返。
專訪雷賢達:2022年全球罕現「股債雙殺」  對今年市況有何啟示?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1-20
2022年環球金融市場罕有出現「股債雙殺」,即同一年股市及債市都錄得明顯跌幅。有「基金教父」之稱的雷賢達接受灼見名家專訪,細說今輪股債暴跌的來龍去脈,對今年市況又有何啟示?
通脹中的政治立場
作者:曾國平2023-01-17
政治真的無處不在,連計算通脹都可以滲入偏見!無奈的是只看新聞標題的人居多,能察覺這種小手腳的絕無僅有,輿論民情就是這樣被暗中推動了。
陳啟宗:中美博弈沒有贏家 也可能沒有輸家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3-01-14
恒隆地產董事長陳啟宗表示,百多年來,香港都是一個外向型的城市經濟體,不是大陸型經濟體,如果香港人不知道全球大變局會往哪個方向走,可能有什麼後果,就可能將自己錯誤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