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有人打算窮一生精力去找出答案,除了永遠無法成功之外,還會浪費整個人生,去做一件對生命沒什麼意義的事。
國際大都會和國際金融中心都是一些只能由自然秩序力量成就的東西,不能靠打造而來的。不過,話得説回來,不能靠打造而來,也並不表示香港要做真正的國際大都會和國際金融中心,我們是沒有什麼可以做。
世事無常,變幻才是永恆。因此,我們要懂得,來日不一定方長。我們要知道,說再見不一定會再見。我們要明白,時間不會永遠有時間……我們要珍惜所有的相遇。我們要看淡所有的離別。
愛因斯坦在他的自述中曾這樣說:「當我還是一個相當早熟的少年的時候,我就已經深切意識到,大多數人終生無休止地追逐的那些希望和努力是毫無價值的。」
伊隆‧馬斯克(TESLA的老闆)想利用太空科技,把人類帶去其他星球生活,真是談何容易!太陽系內的其他行星,環境大都不適合人類生活。地球即使嚴重暖化,環境仍會比火星或金星更適合人類生活。
英國哲學家羅素就曾在這個問題上開玩笑。對普通人來說,“What is matter? Never mind. What is mind ? It doesn’t matter?”
宇宙的一切都是相互依存的,世間上的所有人、事、物,都沒可能獨自存在;因此當我們一方面要追求自由時,另一方面便不可能只顧自我的感受,而不管別人的需要。
對稱性是近代物理的核心概念,而楊振寧1954年提出的規範性理論架構,使他成為一代大師。1956年,楊振寧與李政道提出宇稱不守恆理論,獲頒諾貝爾物理學獎。
蒙特梭利教育本質是生命教育的方法。對我們來說,教育的目的為協助人類從嬰兒期開始,以生活行為教育方式建構其精神生命,使之進入人格(實體化)的過程。蒙氏謂:「教育的基石在於人格的發展。」
令人感慨的是,那些不信戰爭會出現的觀點竟是如斯的情理兼備振振有詞……。人類真的要見到一排一排的棺材才懂得流淚?真的要見到屍橫遍野才懂得逃命?
上帝,就是創造這些能量與空間的造物主;大霹靂,就是創世紀的時刻。然而,科學卻有另外一個版本的故事。
讀《時間簡史》,對「我們是怎樣來的?」及「為什麼宇宙是這個樣子?」這些問題未必找到答案,但對霍金願意窮一生的精力去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應該頗有體會。
粒子前身的弦絲,同質相聚,異性相吸,同性相斥,而這些弦絲有極性,在宇宙間震蕩如電波,也可以和人的腦電波共諧或干擾,最後改變人的性格和行為,出現生命中的吉凶。
子宮是孩子的宮殿,有着胚胎需要的一切,絶少缺少任何一環,其完美性難以人為複製。
宇宙或許讓許多人大感振奮,但是同時也讓人深覺渺小。
上回我們談到了光、聲音、愛的粒子這些東西,楊博士的說法令我不期然聯想到,中國自古以來有性善、性惡之說,他相信人生來就有愛,是不是可以理解為人類是傾向善的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