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 Apr 27 2025 00:18:59 GMT+0000 (Coordinated Universal Time)

Tag: 中日關係

日本人為何不喜歡中國
作者:張建雄2021-01-25
日本的黃金十年是1985至1995年,也是泡沫時代,這個時期的日本年輕人,如今55至65歲,他們以自己自己是最厲害的一代,服了美國,但卻認為不可能被中國超過。
菅義偉將出任日揆 強調重視對華溝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9-14
日本《讀賣新聞》報道,周一(14日)下午,日本執政自民黨總裁選舉結束, 71歲的內閣官房長官菅義偉勝出。他將接替以健康理由辭職的安倍晉三,任期將至明年9月底。
傅高義:中國擴軍威脅美日 宜韜光養晦減少樹敵(字幕版)《大師訪談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14
中日關係如履薄冰,二戰以來日本依賴美國,令亞洲局勢更加複雜。美國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認為中國近年不斷擴充軍備,借一帶一路駐紥外地,引起周邊國家及美國疑心。
傅高義:中日非天生為敵 兩國可互相取長補短 《大師訪談錄》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8-05
中日關係如履薄冰,長年受困於主權爭議等問題。美國著名亞洲問題專家、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教授(Ezra Vogel)帶我們回顧歷史,指出中日兩國非天生為敵,自隋唐時代已經開始互相交流。
毛多次謝皇軍 幫大忙奪政權
作者:丁望2020-06-26
文憑試歷史科一試題引起的爭議,至今仍未了結。有資深教師認為,出題是考核學生的思辨能力,無意美化日本侵華。
趙雨樂:認清史實 深度解讀1894-1945日本侵華戰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5-25
日本侵華無疑是中國慘痛的一段歷史,DSE試題引起的風波令不少國人感到心痛。中日史學專家趙雨樂教授為我們深度解讀1894-1945年間,到底日本侵華的戰爭對中國產生什麼影響,學生們又應該如何看待這段歷史
傅高義:中日關係發展仍可擴大 但不會取代日美關係
作者:編輯精選2020-01-11
日本人在各個領域已經跟中國建立了密集的人脈網絡,在未來幾十年這一網絡似乎還會擴大。
傅高義、金耀基對談:中日應走向和平合作新起點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29
兩位相識半個世紀的學者難得聚首,暢論中日關係。他們均認為兩國的經濟實力近年雖出現逆轉,但日本的社會發展進程仍值得中國學習。
日本在中美貿易摩擦中選邊站隊的影響因素
作者:東方財經雜誌2019-07-15
日本國民既是消費者,也是投票人,他們對中美的親近感變化將會直接影響政黨、政策。
中日關係進入新常態
作者:王永平2018-11-01
與其說今次中日關係恢復正常,不如說是進入新常態。在新常態下,日本終止對華援助的意義,不僅是因為中國已不是發展中國家,更是回應日本民間的訴求,就是認為對中國的隱性侵華補償已經足夠。
專訪傅高義(三):中日關係沒有外界想像般差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5-03-15
去年11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於北京召開會議,當日國家主席習近平和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的合照上,習近平板起臉孔,安倍亦顯得相當尷尬,這意味着什麼?「他們都要注意自己國家的民眾反應,因為中國人對日本有相當大的成見……即使他們身在同一場合、同一張照片中,始終仍是分別面對自己的國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