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浸大

記者應為自己爭取權益
作者:湯文亮2020-12-07
記者這一職業雖然光榮、使命感強,但月薪卻可以低至萬三元。他們往往為社會的不公發聲,但卻很少為自己爭取權益。其實,記者沒有必要犧牲自己收入來成全那些搞傳媒的人。
浸大研發新冠病毒風險警示系統 以二維碼技術追蹤確診用戶行蹤
作者:編輯精選2020-08-31
浸大科研團隊,成功研發了一套新冠病毒風險警示系統,使用者若曾經身處確診者到訪過的同一地點,且而兩者到訪相隔的時差屬於構成風險的範圍,系統便會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發出警示。
衞炳江獲任命浸大新校長 2021年2月生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7-22
香港浸會大學校董會今天(7月22日)宣布任命衞炳江教授為新任校長,任期五年,由2021年2月1日生效。
浸大推出SEED計劃 助應屆畢業生求職 克服困境
作者:編輯精選2020-06-24
雖然政府以及個別社會團體都推出了一些計劃幫助就業,但因應應屆畢業生的特殊情況,浸大決定有需要提供更有針對性的支援,故此於4月份構思並推出了「SEED計劃」。
教練工作屬食物鏈的低層?
作者:鍾伯光2020-05-17
長跑健將紀嘉文因新冠肺炎的影響而被迫停止他的教練工作,但為了生計,要去揸的士搵錢。感到無奈的紀嘉文接受訪問時,感慨教練工作屬於食物鏈的低層,經常都不受重視。
浸大團隊分析新冠病毒傳播模式 指引安全復工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28
香港浸會大學研究團隊根據傳播模型,預測新冠病毒疫情的發展,並以復工計劃為重點。
六大校長捐薪酬支援學生 港大成立抗疫援助基金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4-18
香港大學宣布將成立「抗疫援助基金」,協助有需要的學生及社會人士,初步目標籌集1000萬港元。
浸大中醫開放網上「大夫信箱」 加強防疫健康諮詢服務
作者:編輯精選2020-02-19
巿民由即日起至今年8月31日,只要在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網站登記為會員,便可透過「大夫信箱」網上平台,向香港浸會大學(浸大)中醫藥學院的指定專家諮詢各種健康問題,費用全免。
浸大與慧科訊業簽署協議 進行大數據、人工智能和數碼媒體研究
作者:編輯精選2020-02-13
浸大與慧科建立夥伴關係,將有助以數據主導的方式開展深入研究計劃,並推動利用創新意念和方法,培育新世代所需要的新聞工作者及人工智能數據分析師,長遠有利整個媒體業界的發展。
中大理大撤出香港 到大灣區成立聯大
作者:阮紀宏2019-11-20
既然這些大學隨時面臨不知道一個學期什麼時候結束的局面,現在最需要的是一個能夠放下一張安靜書桌的地方,環顧香港九龍新界,確實沒有淨土,倒不如北上,在大灣區覓一塊地建新校園。
大學校長應減薪 西隧應減價
作者:湯文亮2019-11-19
今次社運,大學的損失是最大。既然大學已經結束今個學期,大學校長應該以身作則,不收取餘下的薪酬,這當對香港人些少補償,未知有沒有大學校長接受我這個建議。
解放軍清理路障 理大戰火重燃 紅隧短期未能開通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1-16
由於現時在多區馬路仍有路障,因此交通仍未完全恢復。有市民下午自發清理路障,解放軍駐港部隊多名軍人亦有到場。
大炮猛轟小鳥 浸大生太冤了?
作者:丁望2019-08-09
浸會大學的學生方仲賢,購入雷射筆被警方截查,指他「藏有攻擊性武器」,「有機會干犯有關罪行」。許多市民認為,這是荒謬之舉,使人有「白色恐怖」的恐懼;有人質問,購入雞蛋、雨傘,是否也是「藏有攻擊性武器」?
趁香港還有我們——填詞人周耀輝鼓勵大學生憑歌寄意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5-01
《趁香港還有我們》演唱會是34位學生親自連結社會上不同職業、背景人士,深入了解他們的生活及情感世界,為各受訪者作上一首屬於他們的歌曲。
陳日君論中梵臨時協議:犠牲地下教會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4-18
天主教香港教區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早前在浸會大學舉行的「中梵協議下的中國天主教會」研討會上,表達對臨時協議的不滿。他擔心梵蒂岡為了建交的目的,會犠牲更多。
大學中醫藥學院合作升格 給財政司司長的信
作者:編輯精選2019-02-19
現在3所大學總中醫本科生FYFD數量少於90個,每所中醫藥學院的總教授編制較內地的中醫藥大學是少於十分一,沒有經濟規模,根本無法在每個專科領域聘請高端老師。
朱鶴亭:中華醫學 有容乃大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01-18
朱鶴亭先生認為中華醫學包含了多民族的智慧,「中國的醫學是民族性的,中華民族融合了56個民族,中華文化是包容的文化,包容大了以後,研究中華文化必須從民族的角度去考慮。」
中國研究30年:我在浸大的歷程
作者:周佳榮2019-01-17
浸會大學於2008年創辦當代中國研究所,進一步推動校內外的中國研究,從教學到研究一應俱備,足見浸會大學在這方面的工作,向來持之以恆,而且成果豐碩,今後尤望有此心志的年輕學子,加入中國研究的行列。
浸大全球大學電影獎頒獎禮 維也納大學奪年度金獎
作者:編輯精選2018-11-09
全球大學電影獎9日在香港浸會大學舉行,維也納音樂與表演藝術大學的參賽者奪得年度金獎,印度電影電視學院奪得最佳紀錄片。
浸大辦全球大學電影獎 發掘年輕人才 推動電影業發展
作者:編輯精選2018-11-07
全球大學生電影獎獎共設有五個組別:劇情片、華語劇情片、紀錄片、動畫及實驗片,並會頒發11個獎項,頒獎禮定於11月9日晚上於浸大大學會堂舉行。
浸大首任校長林子豐的訓勉
作者:周佳榮2018-09-18
浸會學院首任校長林子豐博士強調,香港的教育應該是文化教育,不是語言教育;而是人材教育,不是職業教育。
浸大成立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 推廣「治未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13
香港浸會大學──賽馬會中醫疾病預防與健康管理中心是本港首間以「未病防病,已病防變,病癒防復」為目標的健康服務機構。中心設有多元化中醫診療服務,部分先進儀器屬醫療市場罕見。
自信人生120年?
作者:編輯精選2018-06-02
近年各界鼓勵結合中西醫療法,取長補短。要推動這方面的工作,首先要加強中醫現代化及國際化。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在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亦攜手與國內及海外學府在這領域上共同研究。
浸大冀締造國際化創意校園 新課程提升學習體驗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3-07
浸大校長錢大康教授和副校長周偉立博士介紹浸大課程如何回應環球新趨勢、提升學生學習體驗,文樹森先生、潘明倫教授、趙麗如小姐則介紹浸大電影學院、音樂學系和數據與媒體專業的最新動態。
改革者的理智和希望
作者:張翠容2018-02-17
語言沙文主義不能存在在校園;老師有身教責任,其身不正何以令學生信服?
這回是違規稱義
作者:何漢權2018-02-02
這回的浸會大學學生擅闖語文中心事件,肇事學生所持的是「違規稱義」。老師身教言教十分重要,老師怎樣,學生就會怎樣。
懲治學生 改善風氣
作者:陳文鴻2018-01-29
香港社會與大學當局應好好懲治這些不良學生,公帑不應浪費在他們身上。
浸大十年計劃:回應時代的教學策略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12-04
浸大校長錢大康指出,聚焦三大研究領域和透過「人才100」計劃增聘人手,重點在於聘請全球最好的教授,來幫助浸大開拓跨學科領域的教學。
邂逅華夏文明 見證中國教育發展——專訪賈南溪博士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9-13
賈南溪在湖南當英語老師,剛好碰上中國文革後第一屆復辦高考的學生。
博雅教育:跨學科學習 開拓新思維領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03-02
現時香港教育制度中,最大的問題是學用錯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