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鄭永年

港中大(深圳)擬擴展DSE成績收生 冀吸引更多港生
作者:編輯精選2024-10-19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計劃自2024年起擴展以香港中學文憑試(DSE)成績收生,目標是吸引更多香港學生報讀,尤其是醫學院的課程。校方表示,本校畢業生的專業素質可與香港的畢業生相媲美。
鄭永年:俄烏戰爭開啟機遇 歷史天秤傾向中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2-02-28
鄭永年教授認為,美國出兵烏克蘭加入這場戰爭的可能性不大,但美國真正認識到自己的戰略判斷失誤,意識到普京和俄羅斯依然不可小看。這將大大延緩美國的戰略精力從歐洲轉移到印太地區的步伐。
鄭永年:「民主峰會」針對中俄 發動意識形態冷戰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2-07
所謂「民主峰會」,不過是美國和西方「話語霸權」的體現,美國只是按照自己的政治偏好,並非按學術界對民主的通行標準來邀請國家與會。即使是西方傳媒,也在爭論許多受邀國究竟是不是民主政體。
鄭永年認同擱置爭議 共同開發南海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11-10
鄭永年建議,中國在南海不應過度關注軍事、地緣政治等問題,而應更關切經濟問題,通過在南海、湄公河建設開放型經濟圈。中國也應與東盟建立開放包容、不針對第三方的新型多邊關係,聚焦解決區域問題。
二次回歸論:新加坡經驗的移植與套用
作者:袁彌昌2021-10-12
在「愛國者治港」的號召下,所有人只管融入大灣區,但對外方面卻是一片空白,且沒有人負責平衡兩者,這可是香港前途的一大隱憂。
習近平:世界要公道,不要霸道 鄭永年:盼中國深度開放 可改變亞洲格局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4-20
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中國將同各方繼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踐行共商共建共享原則,弘揚開放、綠色、廉潔理念,努力實現高標準、惠民生、可持續目標。
鄭永年:香港缺少有能力的愛國者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1-03-11
鄭永年日前分析「愛國者治港」的標準時指,「愛國者」的能力要求不只是表忠心,反而要在「一國」的前提下,積極解決香港社會的民生問題。
鄭永年:未來10年中國要避開陷阱,我有6點建議
作者:編輯精選2020-04-16
這次新冠疫情,我們看到了中國「舉國體制」的優勢,整個國家即刻都動起來了。如果換成其他一些國家,難以做到。
王紹光、鄭永年:西方應以開放思維重新思考中國
作者:本社編輯部2020-01-06
很多西方國家看待中國體制時猶如「盲人摸象」,大多用「威權政體」概括。康乃爾大學政治學博士王紹光建議西方應「睜開眼睛」,用開放思維重新思考中國。
鄭永年:一人一票的民主是「計劃政治」 永遠不會成熟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9-12-23
民主制度一人一票是不可避免,但要重新設計。民主應是地方性的,不應向英國公投那麼大規模。鄭永年提倡有限、有級別的民主,在影響基層民生領域實施。中國沒有民主也不行,但像西方的民主也不行。
平亂救港 人人有責
作者:陳文鴻2019-08-26
把地區的群眾組織動員起來,打擊暴民破壞行為,支援警隊止亂平暴,不能再出現群眾袖手看着暴民圍攻警署的情況。平亂救港,人人有責。
莫道明對談鄭永年:重讀《道德經》 來一場中國的文藝復興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8-07-21
鄭永年認為年輕人雖然對古典愈來愈不感興趣,但多讀一些像《道德經》般的經典,得着其實很大。
灼見名家三周年論壇圖輯──2018施政新思維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12-07
2017年10月26日,各界權威聚首本社周年論壇「2018施政新思維」,剖析香港未來發展。
灼見雲集、激盪思潮的平台
作者:文灼非2017-11-13
去年政壇變化的出人意表,當日講者的預測與展望,不少都應驗了。
鄭永年:民主需要社會經濟基礎
作者:本社編輯部2017-10-26
中國共產黨將迎來100周年黨慶,中共定下兩個目標,第一、全面小康社會;第二、減少1,000萬農村貧困人口。
在大學領域,目前還是我老子第一!
作者:關愚謙2017-09-12
我們中國的古代文明是教育人們克己覆禮,謹慎謙虛,不要張揚,故而,西方文明遠遠超過東方文明在世界上的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