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未來幾年,政治不確定性將繼續籠罩着北京與台北的關係,9月即將來臨的國民黨黨主席選舉是首場考驗,將直接影響短期內的兩岸關係。

如何才能選「對」一位總統?二度受傷的選民不得不承認:上當一次是天真,上當兩次是笨蛋。選民也終於看清了當權者的權謀、私心、爭鬥、謊言……他們犯錯的根源就是:「貪婪」與「私慾」。

近日,美國傳媒翻炒1958年解放軍炮轟金門時,美國軍方一度提議用核武對付北京。這是否有弦外之音?

台灣疫情,沒有人監察,就是失敗的根源,什麼「3+11」、「校正回歸」,全台灣只有30萬劑疫苗,國民黨明知有漏洞,亦不敢說出來,或者專登唔講,令民進黨跌一大跤。

作者:
楊必興 P H Yang2021-05-26
袁氏大屋,又名「餘德利圍」,位於梅窩涌口橋頭村的特色古屋,外貌猶如堡壘。建於1930年,2009年評定為二級歷史建築,不過政府一直未有理會大樓日久失修,主樓頂層已塌下 。

調景嶺有說不完的故事,有關調景嶺難民的專門研究,也為數不少。

《春秋》生於憂患,誕生於數以萬計國民黨「孤臣孽子」滯留香港的年代,這批文人將士以至來自各省的平民百姓,需要一份可以慰藉心靈的刊物,《春秋》正好為他們提供適時的精神食糧。

曾任香港三聯書店高級編輯的中日關係研究學者黃天,最近出席國史教育中心(香港)主辦的名家講座系列,以「南潯古鎮人才輩出」為題,為我們講述了張靜江、劉承幹等幾位南潯著名「富二代」的故事。

如果說過去一兩年是特朗普和蔡英文頻頻出招,我的預感是今年開始可能要換大陸露兩手。

在「左處未算左」的盲動之下,不排除支聯會還會受到更大的壓力,甚至被無理取締。可是,平反「六四」的訴求會因此而消失嗎?

要美國政客糾錯,真是夢想。唯一沒有辦法,是應付病毒,而病毒洽是長存的疾病,要自由,不自律,就是自賊。

近日,趙少康和國民黨主席江啟臣一同出席記者會,在國民黨支持的2月6日罷免民進黨高雄市議員黃捷的公投中表明了他們的政治團結。台灣掀起一波報復政治浪潮,國民黨可否藉此重新獲得民眾認同?

北伐、抗戰,國軍在戰略上沒有犯大錯誤,所以贏得最後勝利,然而在國共內戰階段,蔣介石與白崇禧對剿共的戰略觀點,卻處處牴牾,最後牽動大局,致使國軍在大陸失敗。

回顧早在1993年12月8日,亦即轟動國際的命案發生前兩天,台灣的空軍反情報大隊就事前「截獲」有人要加害海總武獲室執行長尹清楓上校的情資,但當天卻因故「未下手」,之後尹清楓浮屍宜蘭外海。

當年軍閥和國民黨在大陸執政時,用盡各種方法控制議會。共產黨執政後,同樣控制議會。今天的港府也是一樣,使出各種「合法」手段,有時則用旁門左道,方法比前人「進步」了一些,但同樣掩蓋不了政治意圖。

愈大的強制性向心力,只會變成幾何級數的離心力;官方不能凝聚向心力,反而在提煉離心力。

港府官員碰着政治問題就誠惶誠恐。他們以為只要政治正確就行,但什麼才是「政治正確」?卻一頭霧水,以為事到如今,什麼都不幹就最好了,結果「完美地」演繹了始亂終棄。

美國旨在吃掉或控制TikTok,在「國家安全」的大帽子下,使出強硬手法,TikTok不能不退避三舍,尋求機會盡量減少傷害。

北京─台北─華盛頓三角關係的連鎖反應,將成為未來幾年三方互動的主軸。

如果王金平來了廈門,對緩和目前的兩岸局勢能有多少幫助?套用一句詩:你來與不來,兩岸的情形,都在這裏。

《八佰》的上映,揭示了北京處理政治內容的某些特色,以及對台灣柔和而含蓄的政治姿態。

第12屆「海峽論壇」將於9月20日在廈門舉行,台灣立法院前院長王金平將代表國民黨率團出席。正值美中尖銳對抗,台海戰雲密布之際,王金平等人赴陸更冒着可能觸犯民進黨政府《反滲透法》風險,令此行倍受矚目。

官方稱,十多名香港人在逃往台灣的海路上被大陸官員截獲。如按現時機制行事,港方須增加透明度,並從速跟進,不能像銅鑼灣書店「李波事件」那樣,跟進多時而無下文。

立法會延期選舉仍然是熱門話題,《信報》創辦人林行止在該報《林行止專欄》指出,「不少港人尤其是大部分青年人不滿建制情緒日益高漲」,因此一再談及立法會延後選期。

李登輝已放棄台灣,寧願當日本皇民,名留日本史,可能有較佳一筆,真是一生不知自己是誰,打倒昨日的我,正如秦檜,死時宋高宗未死,還可封王。

警方通緝六名身在海外的港人,指他們違反《國安法》。也有不少人感到,未知道他們日後會不會變成汪精衛,但也有機會成為孫中山。

英國人權哲學家邊沁的名言:一個有道德的領袖,只有一個標準,就是看他能不能在最長的時間裏,為最多數目的人,謀求並締造了最大的幸福。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2020年7月30日離世,終年97歲。本社精選他的照片,以作懷念。

吳耀章與吳永輝兩父子的故事從1926年的上海公共租界開始跨越到2020年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代表了95年的歷史縮影,期間經歷了時代的起落跌宕,兩代掌門人經營的公司至今依然在西藥分銷業界屹立不倒。

今天中共就要快、狠、準。不過,欺善怕惡不是謀略,只懂惡更不是良策。長此下去,只會出現大家都不想看見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