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過去自身的學習經歷中,我對中國歷史這門科目可說又愛又恨,愛的是覺得自己應該要多加認識,恨的是總是治亂興衰重重複複沉悶之極,令人提不起勁去了解。
通過讓青年學生加深認識和學習中華傳統節日、習俗和服飾等內容,以加強學生對國民身份的認同是推展國民教育的一道良方嗎?一起聽聽梁恩能主任和文潔碧校長對談與分享。
「香港教師國史研修班四川行」將必有利於學員的日常教學,最大得益者就是學生。
公共圖書館近日下架大批書籍及錄影材料,當中涉及香港政制或六四等政治事件,亦有其他不涉及政治的作品,例如民主黨前立法會議員鄺俊宇的愛情小說。何漢權校長與黃靜雯校長一起探討如何更好地把關圖書館書籍篩選。一
隨着人工智能崛起,不少人正使用人工智能應用程式繪畫。這種預見逐漸常態化的藝術創意活動,除了語文、邏輯能力外,個人藝術修養和審美判斷更形重要。
夏寶龍6天的香港之行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突出了黨中央對港澳事務的集權和新一屆領導小組對香港特別行政區的工作,因此夏寶龍有必要向黨中央作匯報。
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今日(4月18日)到香港大學、科技大學校園等地考察。
在國民教育加油站內,添的是什麼?才能將國民心繫家國的情懷,能有溫度,能與民族與國家的前路,同負一軛,休戚與共,同一目標,奮發向前?
教育局於本學年為幼稚園教育計劃的學校提供津貼,舉辦校本活動,幫助兒童認識和欣賞中華藝術及文化,建立對國家的歸屬感。學校應該以什麼為切入點?
香港進入回歸第2個25年,中央政府多方保證「一國兩制沒有任何理由改變」大局下,把握機會多從教育角度認知國家,是情義是責任所在。筆者期望,和平的召喚,無理橫蠻圍堵中國的西方國家,用心用耳去聽。
回歸後的國民教育工作被部分人士批評做得不足。何漢權校長與黃靜雯校長一起分享,如何在家長層面推動國民教育,以及當中不可或缺的四大元素。一起聽聽他們的分享。
作文是思維意識的活動,作文教學在在需要點撥。合適的點撥教材,讓同學能應用所學,相信能減輕同學對「作文難」的心態,若能選用國內的資訊作為點撥教材,更有助建構同學對自己國民身份的意識。
本港中小學音樂課堂教授粵劇的現況,無論在質和量方面仍然是強差人意的。歸根究柢,我認為主要原因是教育界的持份者,包括辦學團體、校長、教師和家長等都不了解學生學習粵劇的優點。
中醫學與現今的學前教育密不可分,絕對是值得推廣。
灼見名家夥拍多家教育機構及人士,全面支援「我的行動承諾」加強版撥款計劃,協助校方推行國安、國民教育及媒體及資訊素養教育,按校情製作校本國民教育和資訊素養教育課程內容及構建學校專屬網上教學平台。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3-01-13
財政司司長將於下月發表《財政預算案》,筆者對此有點數建議,冀望政府審慎考慮,妥善調配財政資源,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
從國民教育中的國安教育角度看,有規可循,有法可依,產生一國兩制的連體良性效應,這是十分重要的人大釋法,全港學校也當重視。
文物教育可以揉合不同學科,成為一個跨學科教育平台,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深入了解文物背後的歷史文化與工藝美術,成為國民教育的創新嘗試。
近年,港府要求加強《憲法》、《基本法》及《港區國安法》教育,但年輕人不理解《基本法》內涵怎麼辦?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與兩位港大學生對談,論盡學校如何推廣《基本法》教育,以及《基本法》如何與時並進。
學生參加故宮博物館教育活動,提供一個了解故宮、走進故宮、學習歷史、感受文化的機會,讓傳統中華文化不同類型教育活動,持續傳承和弘揚。
審美教育應該成為素質教育一個重要的範疇,審美素養更應該作為國民教育一項重要的能力指標,我們下一代才成能真正提升文化水平和創意表現。要達成這個目標無論家庭、學校、社會、單位都要共同努力。
佩洛西訪台引發極大爭議。何漢權校長、鄭家寶校長認為,這次是開展國民教育的良機,老師應該與學生分析國安重要性。一起聽聽他們的分析。
何漢權校長與鄭家寶校長認為,國民教育需要從尋根開始,父母或教師可以自小灌輸孩子籍貫觀念的意義。一起聽聽他們的說法。
教師要按事實向學生解說,國際政治的風雲色變,美英列強與日本的橫蠻,挾台灣而害中國統一的劣行。佩洛西竄訪台灣,這是重要的國民教育時刻,是大是大非,價值教育的堅持。
教育評議會執委會周三(8月3日)發表聲明,嚴正譴責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教評會呼籲香港學界携手向年青一代加以說清楚美國種種行徑,讓香港年青一代深切了解國家安全的重要,國家完全統一的必須。
如今《國安法》雷厲風行,敏感的課題諸多避諱,專業發揮已受到動輒得咎的外緣侷限。留下來的教育工作者最需要的是理據分明的指引,提振士氣的支援,以及「授業」、「解惑」因材施教的發揮空間。
周永新認為,過去25年,香港與內地居民之間出現矛盾和猜疑,很多時都與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認識不足有關;因為港人對自己的國民身份認識不足,也缺乏認同感,因此往往與內地居民產生矛盾,甚至出現不必要的歧視。
教育是一們專科的項目,在往後的25年,我們需要熟悉香港教育的局長,教育是未來的基石,一點也不能含糊。現在的楊局長擔任教育舵手多年,高瞻遠足,正反映教育局長的重要。
平心而論,由於中央已經把「人心回歸」視為重要戰略任務,最近兩、三年特區政府在學校內推動中國歷史教育、憲法、《基本法》和國家安全教育方面較以往積極,但力度和成效則遠遠不足。
通識科以往爭議最大的就是考問內容,是否有同時和均衡地考問六大單元內容,或過分偏重有關香港社會的議題。今年的試卷能顧及香港、中國、全球的不同背景,算是合情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