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升香港和國家的發展,教育的軟硬件措施,務必提量提質,方能為香港提供人才支撐,作出最佳保證。特首李家超先生於27周年回歸日,發表署名文章細說香港,他積極推動高等教育及職業專才教育,以培育香港人才。
國務院總理李強表示,中國第一季度開局良好,第二季度有望繼續穩中向好,有信心、有能力實現全年5%左右的經濟增長目標,中國政府在宏觀調控採取重大政策時,會更強調長短結合、標本兼治。
我不認為成為另一所中國城市是什麼問題。香港本來就是中國的城市,但香港的獨特之處在於可以擔任一種複合的角色。羅奇的一些觀點我是認同的。但他(和不少其他人)對中國前途的判斷可能並不準確。
格力日前在香港舉辦「格力創新──邁向綠色未來 成就美好生活」世界巡迴論壇香港站,於活動上除展示綠色解決方案的重要性及綠色、環保和節能產品外,更宣布推出為期5年總額100萬港元的格力大灣區香港獎學金。
中國如何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為發達經濟體?通過對發達經濟體及長期面臨發展問題的經濟體的比較分析,作者提煉了一個新的概念,即「中等技術陷阱」。
行政長官李家超為灼見名家傳媒九周年論壇錄影發言,他表示,香港會繼續鞏固優勢,積極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保持國際經貿聯通,在地緣政治的挑戰下繼續加強競爭力,實現高質量發展。一起聽聽他的想法。
灼見名家傳媒10月27日(周五)舉行周年論壇暨九周年慶典,行政長官李家超透過錄影為論壇發言,表示香港要善用一國兩制,秉持和平合作、互利共贏的絲路精神,就是面對地緣政治挑戰的應對良方。
行政長官李家超在鳳凰灣區財經論壇2023上表示,股票市場的蓬勃發展,對鞏固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地位和國際競爭力,有重要作用。他指政府已成立促進股票市場流動性專責小組,深入研究提升香港股市流動性可能。
作者:
香港專業及資深行政人員協會2023-09-25
筆者認為鼓勵市民在夜間出外活動固然重要,別忘記旅遊業是香港經濟的一大支柱,單靠「夜經濟」吸引遊客來港,並不足以推升經濟動力。
當前,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中,深圳和香港應該「強強聯合」、相互賦能,以推動深港兩地在科技、人才、資本等層面上的深度融合,共同朝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邁進。
筆者認為,如何發揮出香港獨特優勢,去配合國家戰略發展,以及如何用好國家給予香港的重新定位和政策,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兩大關鍵,同時亦必須具備六大條件。
香港在知識產權商業化的進展一直未算理想,但憑着專業服務業多年來累積的經驗和高效率,以及穩健的法制、良好的營商環境、基礎研發的實力等優勢,絕對有潛力發展成區域知識產權交易中心。
由香港政府及數碼港聯合舉辦的2023數字經濟峰會,4月13日(周四)於香港會議展覽中心揭開序幕。峰會為期兩天,以網上及實體形式同步進行,雲集全球科技、商業、學術和政府界別具影響力的領導人物。
保協大灣區委員會於3月30日至4月1日一連三日舉辦南沙及深圳訪問團,進一步推進保協大灣區委員會與大灣區(南沙)後援基地落地項目的相關事宜。
中國要走「中國式現代化」是必由之路,這條由政府領導、全民共建的大道,不能沒有「高質量」的法治。未來的中國將步向更有法度、更公義。
河套區的創科合作對國家科技發展有重要戰略意義,但仍有不少問題亟待改善,才能令跨境創科合作事半功倍。要突破河套區創科跨境要素流動的問題,需要統一規劃河套兩側園區發展。
以前製造業製造一些比較低端的產品,會比併價格,甚至拼低工資。現時國家提出高質量發展,香港有什麼特別優勢?
在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過程中,中央各項政策措施,香港到底有多大知情權、發言權和決策權?涉及香港和鄰近地區的發展計劃上,香港可以如何為自己爭取利益?這也許是新時代特區政府必須正視的新問題。
過去內地以沿海經濟特區帶動全國改革開放,今天,國際和國內環境發生重大變化,粵港澳大灣區具有獨特的優勢,可以在國家高質量發展戰略中發揮重要甚至是不可替代的作用。
現時中國形勢雖然略為佔優,仍要如履薄冰。從這個角度看,不論是抗疫防疫的長期措施或供銷系統的調整安排,筆者認為,都是為了應付灰犀牛或黑天鵝隨時有可能出現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