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深信東方思想中的利他與和合的價值觀,能夠在經濟生活上更能實現一個富足、平等與圓滿的幸福社會。
互惠利他主義之所以如此有效,核心在於一項簡單的經濟學原理。
關志健該是十分喜歡他的工作,他傳來一張在辦公室的照片,牆上掛有冰心的話:「知足知不足,有為有不為。」那該是他的人生信念吧。明白這道理的志健,每天該會快快樂樂上班去。
在一個充滿不確定性和危險的環境中,人們面臨着生存的困境。面對食物與生命安全的威脅,如何選擇才能確保自身安全的同時,也能獲得所需資源?
素有日本經營之神之稱的稻盛和夫曾說:「只要動機『良善』,事情自然會朝順利的方向發展。」他的精神影響了無數後輩。近日,香港都會大學舉辦了一場紀念稻盛和夫老師的讀書會。
台灣大德證嚴法師教導我們「利他以求一己覺悟」,誠然,沒有他人,又怎會有自己呢!體察我之外的存在,才察覺到我之為我的存在,人與我是互為依靠的。
終歸人類才是我們重視的目標,捕殺野豬不是物種歧視,而是要對更有自我意識的物種賦予更大權重,即更重視人類的權益。
我們都會犯錯,亦容易因為自己的弱點與積習而誤入歧路。只有當別人待以慈悲與體諒的時侯,我們才能有最大的力量去摒棄不善的根器,並邁向靈性發展的又一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