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有限,活無限。
細節在文學作品裏,是描繪人物的重要一環,細節寫得詳盡,可以突顯人物的性格,更不要說在事件發展中和對社會環境的描述了。沒有了細節,文學作品就缺少了生動和真實的感受。
有社福界人士形容,每月1060元額外補助津貼是「跌落地揦番拃沙」,主要目的是保着政府的面子,而這批失去領取長者綜援資格的「中年人士」須積極尋求工作,並要社工證明不是故意偷懶。
所謂「道法自然」,老子便是希望社會制度也效法這種大自然運作模式,期望所建立的新制度,亦同樣好似大自然一樣,萬物平等、有一個良好營生環境讓萬民皆有所養、同時沒有人自以為主。
所謂「道法自然」,並非是指一般人平時生活上的自然,而是指以自然法則作為社會運作原則。這自然法則就是人人平等以及生存權的保障,可以稱為「基本人權」。
中國傳統的師徒關係經常因為弘揚道統的緣故,綑綁成門戶裏的親屬。在這樣的文化背景下,道統師承盤根錯節,極可能故步自封,被當權者利用作維穩的工具,甚或絞殺探求真理的學統,成為文明進步的障礙。
鄭永年認為年輕人雖然對古典愈來愈不感興趣,但多讀一些像《道德經》般的經典,得着其實很大。
梁寛雖然擊敗萬人傑,但是兩敗俱傷。梁寛之死,就此辜負了師傅的教導,亦辜負了靈鳳的愛,其實靈鳳早已批評梁寛「勇有餘,智不足」,遲早會出事。
我們怎樣才能達致內心的寧靜呢?大多數人都習慣思考,以至宣稱自己不能停止思考。
婦女節後讀到此書,值得我們深思如何好好與生命中的女性相處,正視女性值得欣賞的地方,亦令我們發現,在精采的哲學思想中,女性的身影永遠不會缺席。
「出生入死」意思是「順應天道則生,背逆天道則死」。古代政府理財哲學是「審量出入」,審量供給萬民生活的生活物資是否可以周游社會達至每一個人。可惜這種理財哲學,戰國後已難再發現。
縱使現今科學昌明科技日新月異,人的生存價值理應不變,萬民皆有所養概念,亦不應有變。
學校是培育孩童成年成長的場所,亦應該同樣營造一個學習的營生環境,在一個自由空間中,培養學童有自立的意識和能力,這才是真正的春風化雨。
老子曾說:「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外來訊息雖然無限,但我們真能取得者,局限於身體。此兩者正是老子說的「目」及「腹」:所以,夠就好,何須多?
《三字經》有謂:「昔仲尼,師項橐。」——說的是,孔子以七歲小孩項橐為師之軼事。孔子也曾向東周守藏史老子請益。
科技的發展已使人類受到自然的制約愈來愈少,政治的進步亦應該讓更多的人可以自由自主地生活。過度中央集權會妨礙歷史的發展。
聖賢老子和教育先哲蒙特梭利,不單令我反省教育之道,更令我反省香港已發展或發展之道。
「老師只限於了解及愛孩子是不足夠的,他/她定首要了解及愛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