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資格賣樓的人其實不多,就算暫時沒有國內需求,二手樓供應量亦未能滿足到本土需求,樓價又怎會大跌。
新冠肺炎肆虐令全球經濟受創,香港亦不能倖免,本港樓市會否因而崩潰,香港浸會大學財務及決策系副教授麥萃才博士為大家詳細分析。
有老友話香港樓價硬過條鐵,在疫情肆虐之下,竟然連升兩個星期,剛剛公布的樓價指數才勉強下跌0.03%,而香港樓價在大半年社運以及新冠疫情之下,比高峰期下跌了不足10%,所以,買樓始終好過買股。
中原集團主席施永青直言不信風水,曾用自己做實驗,將家裏貼滿風水忌諱的句子,看能否令他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生意失敗。他更挑戰風水師教他運滯之法。術數名家蔣匡文接受挑戰。
單偉彪形容,《施政報告》提出增加土地的措施,是「用完就沒有了」。「歸根究柢,要徹底解決土地供應,是要找新的土地出來。」
香港的樓市,自去年中開始,已因社會問題而轉靜,至今年初,又遇到新冠肺炎,購買意欲一再受到遏抑,所以累積的需求應有不少,現時正蓄勢待發。一旦疫情過去,小陽春一定會出現。
整體而言,業主並沒有出現非理性的恐懼。他們預期,疫情平復後,經濟應很快可以反彈,他們不想重犯SARS期間的錯誤。
老友問如果現在還不是買樓的好時機,究竟幾時才是,這個問題很容易回答,但很難解釋,因為大部分人聽到我的答案之後一定要我解釋,答案是別人不敢買樓的時候,才是買樓的好時機。
現時在香港而言,最明顯的是,市場對股市及樓市的預期,跟經濟表現預期是完全兩回事。港股的主要組成部分,與香港經濟表現關係不大。至於樓市,一句供應不足,已經由經濟因素本應造成的利淡徹底推翻。
筆者認為2020年租金將呈現相當明顯的波幅。目前租金亦隨樓價向下調整,這也許會持續到2020年伊始,估計其後將隨之回穩。
《人權法》點會令樓價大跌,反而樓價得到支持而上升,如果發生在二三十年前就難講,因為當時美國基金持有不少香港物業,有乜依郁,基金立刻會出售持有的物業,香港樓價想唔跌都唔得。
本港近期經濟持續疲弱,失業率未能如實反映就業人數下跌的事實,相信未來仍有上升的壓力。相應地樓市亦僅會略微調整。
大灣區的新措施大大加強了香港市民在大灣區的生活便利,尤其是放寬港人在大灣區買樓這一項,將有助刺激大灣區內原本有限購措施的城市的樓價。
明年樓市會不會上升12%,我不敢說沒有可能,但以每月1%速度上升,這應該很難做到。
為何面對中美冷戰與香港動亂,香港的樓價依然有這麼強的抗跌能力,跌幅至今仍未達6%。以近日香港樓市對政府放寬按揭措施的反應來看,樓市仍對好消息非常敏感。
儘管香港成人人口的平均財富較去年倒退0.6%,至382萬元,但香港仍繼續成為全球第二成人平均財富最多的經濟體,僅次於瑞士,明顯高於全球平均的55萬元。
大幅減低首期肯定會增加市民置業的誘因,然而特區政府不是希望樓價回調至健康水平嗎?但首置計劃明顯是提升房屋需求的措施,對樓價是有支持作用。究竟林鄭是希望樓價升或跌?
環顧全球各地,貧富懸殊惡化不是香港獨有,樓價高昂亦是不少大城市的寫照,我們卻不見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社會有如此嚴重的撕裂。在一國兩制下,香港的貧富懸殊和樓價高昂理應是香港政府自身的問題。
作為一個地產型經濟體,經濟要保,就要地產要好,皆因整個行業好壞牽連甚大;包括建築及投資、廣告、以至銀行資產素質等等。不過,如是者,整個香港既有問題、資產向上、財富不均現象,又會再故態復萌。
長沙人口達800萬,有足夠勞動人口;城鎮化率也接近八成,是一個發展得比較優秀的省會。
推出「只租不賣」用地不單可杜絕炒賣,還可即時、穩定地增加租住單位供應,有助緩和整體住宅租金的上升壓力。
撇除政局,後市其實仍是面對太多不確定因素;經濟向下、貿易戰、盈利預測有待進一步下調等等。
林鄭拒絕答覆民陣的五大訴求,即使最卑微的「撤回修例」四字也不肯交出,這種不認輸的態度自然會令反修例的市民更加憤慨。
一旦政府未能在預批居屋樓量交到數,市民對政府的怨憤只會不斷增加,對已聲名狼藉的特區政府來說,無疑是搵石頭揼自己隻腳。
樓價變化跟未來租金走勢無甚關係,反映的其實主要是預期回報的變化。簡單一點講,就是樓價比租金愈升得快,未來買樓回報就會下調,由去年年尾開始,租金樓價比率跌得厲害,預測的是樓價升幅將會下降。
將私營樓宇供應減低,只會令私營住宅單位的供應量更加落後於市場需求,最終驅使樓價升得更快更急。
反對派和建制派之間包括行政機關在內的和解,是我們的政治體制下的夢想,它不允許反對派成為執政黨,並要求行政長官效忠北京,反對派深感不被信任。
國際任何機構做任何樓價排名,香港長居第一已份屬必然,這變相亦是普羅百姓的痛苦指數。
選擇大灣區,那甚至能給你更好的生活保障,還有可能名留青史;但我卻選擇退讓,我的「道」是盡可能減省開支,從而帶給自己空間,同時還能享用我所認同的優質生活,並尋回我的自由,無須緊隨他人的範式。
湯文亮稱,暫時仍未見樓市有止跌的情況,現時正處於「斷崖式下跌」階段,但不會陷入崩潰狀態,估計在2019年底,樓價自高位累積跌幅將達15%,當中以細價樓跌幅最大。